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用中藥,看看中醫治糖尿病有一手

阅读(366)

中醫在的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作用,對於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中藥的用藥配伍是有一定的精妙之處,對於治療糖尿病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糖尿病也是成為了很多人的困擾,甚至是讓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大大下降。

在一類的訪談節目中,了解到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在中醫中也是叫做消渴症。糖尿病上消主要是指肺熱傷津,糖尿病中消就是指脾虛胃熱,脾胃的關係失調。糖尿病下消即腎陰虧虛,主要是腎的癥狀表現。

一、麥冬和玄參

用於糖尿病上消的葯對就是麥冬和玄參,分別針對肺和腎。麥冬甘寒,清心潤肺,養胃生津,解煩止渴。色白,側重入肺,又兼走胃。玄參咸寒,滋陰降火,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清利咽喉;色黑,偏於入腎。


根據病人的、不同的癥狀,要按照正確的比例來進行搭配,分別是:

1、口乾口渴重的,麥冬:玄參=2:1

2、腰酸盜汗重的,麥冬:玄參=1:2

【正確的用量】如果沒有出現特別怕冷、怕涼、腹瀉的情況,麥冬和玄參的用量一天一般不超過15克。

【中醫提醒】麥冬並不一定要煮,可以用熱水泡;但玄參較硬,不容易泡開,所以建議煮5分鐘左右。

二、白朮和蒼朮

糖尿病中消的治療中,在中醫上來看,脾主運化,如果脾的運化不好,代謝就會不好,糖代謝有問題就會出現糖尿病。經典藥物是一補一瀉,分別是白朮和蒼朮。

對於病人所引起的癥狀,按照一定的比例來進行搭配治療:

1、白朮和蒼朮這對葯對有不同的配比,一份是5克的用量較為安全。

2、舌苔厚、齒痕輕的,蒼朮:白朮=2:1

3、舌苔薄、齒痕重的,蒼朮:白朮=1:2

【正確的用量】如果癥狀都差不多,可以以1:1的比例配比,一般用到15克就可以。

【中醫提醒】兩種藥材煮水喝,一般煮15分鐘即可。蒼朮中含有一些與維生素A相關的物質,對眼睛也有好處,古代會用蒼朮來治療夜盲症等問題。現代的人常常用眼過度,蒼朮對於提高視力保護眼睛也有好處。

三、知母、黃柏、肉桂

對於糖尿病下消,知母、黃柏都是苦寒清熱的,它們的功效直達我們人體的根本——腎;肉桂屬大熱,它能夠幫助知母、黃柏更好的發揮功效。

【正確的用量】知母、黃柏各用10克,肉桂作為輔助藥用0.1克即可。

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也是需要有耐心,同時要了解相關飲食上的注意事項:

1、糖尿病稱重飲食要求對各種食物,其中包括主食、副食、蔬菜和烹調油,均應在烹調前將皮、根、骨等不能食用部分去除后稱重、加工,然後進行烹調。

2、不得隨意加量:糖尿病患者應按規定數量攝入食物,如感覺飢餓,可適當增加一些體積大但能量低的蔬菜類食物。

3、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含脂肪和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魚籽、肥肉、牛油、羊油、豬油等應限制食用,少吃油炸食物。

4、水果的選用:血糖控制較好時,可適當選用能量較低、甜度不高的水果如蘋果、梨等。食用水果時間宜安排在兩餐之間,不要在餐后馬上食用水果。

5、每日攝取脂肪50~60克為宜,膽固醇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

6、減少高油脂食物。許多糖尿病人以為高油脂食物只是指肥肉、五花肉、肉燥等食物,其實牛奶、雞蛋中也含有50%~55%的脂肪,乳酪中75%的熱量來自於脂肪。此外,香腸、核果類、油酥類點心也是高油脂食物,糖尿病合併高血脂的病人要盡量減少食用。

7、菜肴中的油鹽控制。由於糖尿病人的體質問題,清淡才是糖尿病人應該選擇的,也是比較適宜的菜肴類型。平時吃的菜不要放太多的鹽,烹煮方式最好也不好是炸、炒、烤等方式,最好選擇比較清淡的蒸煮方式。

腫瘤防控60年60人 | 一家四口查出甲狀腺癌,跟愛吃腌肉有關嗎?

阅读(278)

作者 | 干玎竹

來源 | 搜狐健康

近日《長沙晚報》報道,年僅30歲的武漢市民於女士查出了甲狀腺癌,而家中親戚三人也先後確診為甲狀腺癌。經過交流,醫生髮現這一家四口都有同樣的飲食習慣——愛吃腌魚腌肉,而這或許與患病有一定關係。這條新聞混雜在腌魚熏肉忙的年底一起出來,著實嚇壞了不少人。但是也有不少心大的吃貨並無所謂,「我爺爺吃了一輩子腌菜,還是活了90多歲,好吃就行,怕啥。」那麼,加工肉製品究竟有多毒?怎麼吃才能減少致癌性?搜狐健康採訪了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室主任劉金英副主任營養師,為各位網友支招。


加工肉類屬於一類致癌物,危害多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義:加工肉製品包括通過煙熏、鹽腌、風乾或加入防腐劑而保存的肉製品(通常指紅肉),比如熏肉、熱狗、火腿、香腸、培根和熏牛肉等。IARC把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一類」,與煙草、石棉、酒精等同類。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專刊組副組長達娜·盧米斯表示,IARC的致癌物分級強調的是某一物質是否致癌的科學證據力度,而不是這個物質的具體致癌風險。因此,加工肉製品雖然與酒精、煙草被歸為同一類,並不代表它們具有同樣的致癌風險。與加工肉製品處在同一分類的煙草和酒精飲料,危害大得多。

因食用加工肉製品而得結腸癌的風險較小,但這種風險會隨著食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根據全球疾病負擔項目的最新估計,如果每天食用50克(1兩),加工肉製品,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會提高18%。全世界每年大約有3.4萬例癌症死亡病例可能與大量食用加工肉製品有關。每年全球因吸煙造成大約100萬癌症患者死亡,每年因飲酒造成60萬癌症患者死亡,每年因空氣污染造成超過20萬癌症患者死亡。

那是腌肉臘腸都不能吃了嗎?

劉金英說,需要指出的是,不是加工肉類有毒,而是火腿、培根等的加工方式會產生致癌物質。但公眾也不必恐慌,這僅僅是一個食品安全的風險警告或提示。告訴你吃這種食物的致癌風險比較高,但要達到一定攝入量后才會產生反應。

歐美國家加工肉類工藝和我們國家也不太一樣,他們的火腿、培根多採用鹽漬、煙熏工藝,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亞硝酸鹽。他們平常吃肉的方式有燒烤、油炸,肉在燒烤時可達200多度,油炸可達180-200度,都會產生較多的致癌物質雜環胺。

傳統的加工肉和西方的製作工藝不盡相同。我們的製作流程中直接使用亞硝酸鹽較少,而較多使用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八角、桂皮等豐富的香辛料來達到保鮮提色的作用,而這調味品中,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用這些辛香料和調味料去腌制,再風乾,再腌制,還是比較健康。而且很多區域的加工肉製品是集中在臘月製作,氣溫較低,因此肉製品不容易變質,加入的亞硝酸鹽也相應減少。我們觀察到喜歡吃腊味的地域,比如湖南、四川等省份,並沒有出現某種癌症或消化道疾病集中高發的現象。

怎麼吃臘肉香腸,危害更少一些?

劉金英建議,首先要控制加工肉類的攝入量,不要每天都吃,每次少吃點。肉類除了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致癌作用,本身還是較高能量密度的膳食,增加更多能量攝入而導致肥胖,肉中所含的遊離鐵離子可以產生自由基,造成機體的氧化損傷,增加患癌風險,因此,食用加工肉類是要適量,每天不超過50克為宜。

此外,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和白肉(魚、蝦、雞、鴨等)可以隔天換著吃,每次紅肉不超過50克,白肉不超過120克。其他餐次可以用雞蛋、豆腐、低脂優格牛奶等優質蛋白來替代補充。

此外,在食用加工肉類的同時,搭配一些蔬菜,捲心菜、彩椒、蒜苗、莧菜、芹菜等都是不錯的配菜,且配菜顏色越深越好。蔬菜富含大量膳食纖維,有促進排便的功效,可以加速有害物質的排出,減少對腸道的毒害。蔬菜中還含有植物化學物,是植物性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是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免疫調節和殺菌作用。吃完臘肉香腸后,也可多吃水果。水果中含有水溶性抗氧化劑,能分解亞硝酸鹽,飯後建議多吃蘋果、橘子、橙子、奇異果等水果。

科學研究證明,癌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不是由單一食物引發的。劉金英說,所以預防癌症,也需要全面綜合的生活方式干預:飲食均衡,吃動結合,心態平衡。

為什麼用婦科的「滅滴靈」來治我的牙,醫生是不是開錯葯了?

阅读(334)

值班的時候來了一個小夥子,很年輕,大約二十齣頭的樣子。他站在窗口半天沒說話,一副猶猶豫豫,欲言又止的樣子。趁著空閑的時候,我招呼他過來,問他是不是有什麼事?

他有點不好意思的問:「我在外面診所看病開的葯,也可以在醫院諮詢么?」

我點點頭說:「當然可以了,我們公立醫院的藥劑師為大眾普及用藥知識,不分院內院外的患者,都一視同仁。」


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他神情安定了不少,說道:「我因為牙疼找了個牙科診所看牙,一個年紀很大的老醫生說我是牙周炎,給我開個藥方,但那個葯我感覺不太對。」

我問:「開了什麼葯啊,拿出來給我看看。」

這時他突然又不好意思起來,猶豫著拿出一張處方說:「那個我還沒有買,只帶了處方過來。」

我拿過來一看,上面寫著「滅滴靈」三個字。小夥子接著說,他帶著處方到了藥店,結果店員問他是不是要治婦科陰道滴蟲感染,結果把他嚇跑了。說到那個病名的時候,他臉紅得像塊紅布,聲音和蚊子一樣。

真是一個純真的孩子!我忍著笑問他,「怎麼沒有回去問問開藥的那個醫生呢?」

小夥子說:「等那個醫生看牙的人很多,那個老醫生太忙了,而且藥店離醫院更近一些。」

我點點頭對小夥子解釋說:「其實『滅滴靈』是甲硝唑的別名,它是硝基咪唑類衍生物,除具有抗滴蟲、抗阿米巴原蟲作用外,還具有很強的抗厭氧菌活性。甲硝唑可用於治療厭氧菌所致的牙周感染。」

小夥子驚奇的問:「為什麼那個醫生不在處方上直接寫甲硝唑呢,非得寫這個容易讓人誤解的名字?」

我回答說:「正如你所說那個醫生歲數很大了,在以前我們國家沒有統一藥品通用名的時候,甲硝唑屬實被叫做『滅滴靈』,所以那個醫生一直就記得是這個藥名,成為了習慣。但現在所有藥品都使用通用名,而且在藥名中也不允許出現讓人對藥效產生誤解的字詞了。」

小夥子聞言點點說:「那我就明白了,我現在就回藥店去買葯。」

我說:「告訴藥店你要買的是『甲硝唑』,可別再讓人誤會了啊。」

小夥子臉又紅了,低聲道了謝,跑了出去。

甲硝唑成人常用量(1)腸道阿米巴病,一次0.4~0.6g,一日3次,療程7日;腸道外阿米巴病,一次0.6~0.8g,一日3次,療程20日。(2)賈第蟲病,一次0.4g,一日3次,療程5~10日。(3)麥地那龍線蟲病,一次0.2g,療程7日。(4)小袋蟲病,一次0.2g,一日2次,療程5日。(5)皮膚利什曼病,一次0.2g,一日4次,療程10日。間隔10日後重複一療程。(6)滴蟲病,一次0.2g,一日4次,療程7日;可同時用栓劑,每晚0.5g置入陰道內,連用7~10日。(7)厭氧菌感染,口服每日0.6~1.2g,分3次服,7~10日為一療程。

健康熱帖:扎心!華人每天都在吃的食物竟是致癌物

阅读(289)

不錯過任何華人信息★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上方的藍色字體「洛杉磯華人信息站」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90后大軍已紛紛邁入「養生」陣營,

什麼啤酒裡面加枸杞、可樂裡面放党參

閑來無事蹦個「養生迪」

然而,這種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的奇葩生活方式(俗稱「養生朋克」),跟「養生」有半毛錢關係?

聽專家一句勸吧兄dei們,如果你真想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就別再作死。先從最基本的「健康飲食」做起,比如:

「用爆米花代替高油高熱量的洋芋片啦…

用健康的三文魚代替熱狗啦…」

如果你相信上面這兩句話!那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可能已經接觸到與癌症有關的化學物質了。

事實上,一些食品只是看上去很健康,實則不然。


近日,Global News的一篇報道,揭露了一些「健康內幕」。報道稱,一些食物「看似很健康」,但由於養殖、製作、烹飪方式等讓其變成了有害物質。然而這些,大多數人並不知情。

報道中,加拿大科學家Sarah Goldstein強調了5種人們經常食用的有害致癌物,但同時他也說道,無需把這些食物全部戒掉,但要注意使用的頻率一定不能過高。

這5種致癌物分別是:

微波爐爆米花

養殖魚

加工肉類

罐頭食品

蔬菜油

前4個都還好說,但蔬菜油華人們應該家家戶戶都有吧,經常在家做飯的說不定頓頓都是蔬菜油。蔬菜油聽上去十分「小清新」,它竟然也是致癌物?來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據「毒理學報」(Toxicology Reports)的一份最新研究指出,蔬菜油經高溫烹制后非常不安全!鼠類試驗結果表明:用反覆加熱的食用油(RHCO)餵養的老鼠,其結腸和肝臟有明顯的損傷!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蔬菜油還會釋放導致氧化應激的自由基,以及對細胞和分子有損傷。

其實早在2015年,英國德蒙特福大學生物分析化學和化學病理學教授古特維德與研究團隊,以不同的食用油做英國人熱愛的炸魚與薯條,發現以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油品高溫煎炸后,炸魚和薯條含有100到200多倍的有毒醛類,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每日標準。

相對之下,橄欖油、奶油及豬油產生的有毒醛類較少,椰子油是釋放有毒醛類最低的食用油。

Goldstein也建議大家,如果要用油高溫烹飪,最好選擇橄欖油或椰子油,這兩種油都被證實可以承受高烹飪溫度。

雖然橄欖油、椰子油等價格相對較高,但為了身體健康,大家千萬別在這方面省錢啦~

再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其他4種食物的不健康之處。

微波爐爆米花

爆米花熱量低口感好,可謂是「看電影必備零食」。如果你在家裡看電影,使用微波爐做爆米花,僅30卡路里就能製造出完美的電影院般儀式感~

但是,在2013年「環境健康展望雜誌」(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製造微波爐爆米花袋的全氟辛酸(PFOA)與人體腎臟和睾丸癌存在關聯。

最近,研究人員又發現,微波爆米花使用的一種合成的化學物質丁二酮(diacetyl)被列為「人造香料」,長期使用會對肺部造成損傷,被稱之為「爆米花肺」,在爆米花工廠員工頻發的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已經足夠證實這點。

專家提醒大家,應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爆米花,不然會導致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的發病率增高。

養殖魚

魚類被大家廣泛認為是一種健康肉食,其中含有健康的omega-3 和 -6脂肪酸。但如果你喜歡吃魚,買魚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水域」來選擇養殖魚不如野生魚大家都知道,但到底為什麼?

養殖魚的漁場水域經常含有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POP),比如多氯聯苯等多種致癌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人體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以及升值功能都有損害,甚至有可能致癌。

Goldstein表示,養殖魚的脂肪比例也是有問題的。健康魚類的體內omega-3 和 -6的比例通常是1:1,但養殖魚體內則有更多的omega-6化合物,這有致炎作用。

每周吃個一兩次養殖魚並沒有不利影響,但如果你長期吃魚,那一定要選擇野生魚。

加工肉類

漢堡、三明治是最受歡迎的快食品。但如果你每天都在吃,需要注意一下了。

其中含有的加工肉類,如冷切肉,肉乾和培根等都和大腸癌和胃癌息息相關,這個問題主要是源於肉類加工的過程,比如煙熏和加工的過程,以及化學物質(如硝酸鹽)。

不過專家們指出:這類最日常的食品也許無法避免,那麼適度食用就是關鍵。

日前,美國癌症協會總監Colleen Doyle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因應當限制加工肉和紅肉,以幫助減少人們患結腸癌的風險,並降低其他癌症風險。」「但偶爾使用熱狗和漢堡等是可以的。」

如果你是一個無肉不歡的食肉族,那麼可以選擇使用有機肉類或不經化學加工的肉類。市面上均有售,但價格相對普通肉類偏貴。

罐頭食品

罐頭食品在華人普遍認知里,都覺得這種食品不新鮮,且加有大量的防腐劑。其實,它最不健康的地方是罐子內側的雙酚A

雙酚A是一種工業化合物,它與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生殖發育等問題密不可分,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物」。

英國乳腺癌協會首席執行Lynn Ladbrook表示:「有很多證據證明,雙酚A對人體的影響甚微,甚至在很低的水平上。但我們認為,市面上並沒有安全劑量的雙酚A。」

不過,如果你實在熱衷於罐裝食品,也可以發現,現在超市裡罐頭包裝瓶不含雙酚A的也有很多,可以自由選擇啦~

最後,希望大家健康飲食,注意「垃圾食品」的食用頻次。

長按識別加關注

減肥成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阅读(360)

馬上就要過年了,而對於許多人來說,每逢佳節胖3斤,「錢包減肥,你增膘」的結局似乎早已註定!

節前浪得划船不用槳,節后減肥不要太痛苦。為了能在節后快速減肥,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走過很多彎路。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一下,那些年坑過我們的我們減肥誤區,為大家在減肥道路上排雷!

誤區1 每天稱體重

每一個女生在開始減肥之前,必定是去買一個體重秤,每天量體重。但事實上,體重是不準的,不能夠代表減肥效果。

每天量體重不好的地方在於,容易因為數值的正常浮動,引起狂喜或者無力感。於是,減肥計劃很容易在大起大落的心情下放棄了。


根據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發表的文章《減肥需要加營養》,「每個月只稱一次體重,在經期結束之後第二天,清晨排便之後穿內衣稱重,這才是你的真正重量。

誤區2 很多人減肥不成功,只因為相信偏方

關於減肥、減脂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說法,什麼用瘦身帶、吃水果糖減肥、按摩減肥都是大忽悠。減肥瘦身方法看起來越奇怪越暗黑,就越容易被別人相信。

事實上,沒有找對方法,不僅僅耗費金錢,還耽誤了個人的減肥計劃。一次又一次的挫敗讓很多有減肥想法的妹紙徹底放棄了減肥,把減肥想成是終生不可做成的事情。

誤區3 減肥就是減肉,所以不能吃肉?

很多人處於減肥懵懂期時,會覺得吃肉長肉,所以減肥就是不吃肉。這是完全錯誤的。

肉類食品除了含有脂肪之外,其實還提供了人體需要的蛋白質,是構建身體機器的磚頭,缺少不得。

另外,就是要學會選擇熱量低的肉類食品,像牛肉雞胸肉魚蝦的熱量其實不高,而且蛋白質含量高,飽腹感也很強!多看熱量數據還可以恐嚇自己少吃點熱量!

誤區4 節食減肥是不可持續的減肥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單靠節食達到的減肥效果,是非常不牢靠的。當你吃得少,並且沒有均衡攝入各種營養,譬如蛋白質,譬如維生素礦物質。基礎代謝會變慢,能量始終處於吸收大於消耗,喝水都變胖。剛開始體重掉得快,但反彈也會來得很迅猛。

減肥是一件長久且需要堅持的事,

如何減肥才能避開這些誤區,

又瘦又健康呢?

健生丨常喝牛奶的女人和常喝豆漿的女人,真的差很多!

阅读(355)

很多人認為豆漿和牛奶不能一起喝,從補鈣層面上講,牛奶中有大量的鈣、維生素D和乳糖,豆漿中含有維生素K、鉀和鎂,兩者中和,不僅味道好,更能提高鈣的利用率。

但是豆漿和牛奶不宜共煮喲~

日常生活中,常喝牛奶和豆漿的女人,她們一般都容顏常駐、青春不老,內心更是充滿活力與激情。

今天,就來聽小編為大家講述常喝牛奶和豆漿的女人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1

常喝牛奶的女人

皮膚光滑,不易長斑

牛奶中的純蛋白含量高,常喝可美容。

大量的維生素A可以防止皮膚乾燥及暗沉,使皮膚白皙,有光澤。而乳清不僅可消除黑色素,還可減緩黑色素的沉積。

所以,大多常喝牛奶的女人,必定是膚白貌美,光滑無色斑。

身材苗條,凹凸有致

為何歐美人相比亞洲人身材更為健美?一是基因差異,二是她們從小就大量飲用牛奶。牛奶中含有優質的動物蛋白與脂肪,而這正是塑造優美體型不可或缺的營養。

頭髮有光澤,秀髮更出眾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2,它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多喝不但皮膚光滑無瑕疵,頭髮也會越來越柔順,如絲般柔滑。

不易缺鈣,骨骼好

牛奶中的鈣能增強骨骼和牙齒,減少骨骼萎縮病的發生。並且牛奶中的鈣最容易被吸收,而且磷、鉀、鎂等多種礦物搭配也十分合理。

孕婦應多喝牛奶,絕經期前後的中年婦女常喝可減緩骨質流失。

不易長痘痘

很多青春期的女孩經常會被痘痘問題困擾,其原因就是體內水油不平衡,每天喝牛奶可以很好的調節痘痘肌。

因為牛奶能為皮膚提供封閉性油脂,形成薄膜以防皮膚水分蒸發,還能暫時提供水分,可保證皮膚的光滑潤澤。

2

常喝豆漿的女人

身材更苗條,且不易得糖尿病

女性大多偏愛甜食,日常飲食中往往過量地攝入糖分,不僅容易發胖,還可能引發糖尿病。

豆漿是由五穀雜糧製作而成,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常喝豆漿可有效減少對糖分的吸收,保持苗條的身材,從而減少疾病隱患。

不易水腫,臉部線條更精緻,不患高血壓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女性,經常會約上三五好友,出門聚會、聚餐。

外面餐館食物中的鹽分含量會相對較高,攝入過多往往導致臉部及四肢水腫,看起來胖胖的。

鈉還是高血壓發生和複發的主要根源之一,而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是有力的抗鹽鈉物質,多喝不僅能有效去除水腫,還能預防高血壓。

腦子更靈活,更聰明

豆漿富含硒、維生素E、C,具有較好的抗氧化功能,能促使細胞「返老還童」,尤其對腦部細胞的作用最大,所以愛喝豆漿的女人大腦不易老化,更靈活、更聰明。

排泄通暢,不易便秘

由於生理特徵的差異,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有便秘的困擾。

豆漿中豐富的植物纖維可以很好的促進腸道的蠕動,帶出腸道里的廢物。常喝豆漿的女人不容易便秘,不用擔心會有小肚腩。

不易變老

豆漿中含有類似於對女性至關重要的雌激素的一種物質——異黃酮。它們具有若雌激素的活性。

尤其對更年期女人來說,多喝豆漿可以:部分彌補雌激素水平下降帶來的種種問題,如皮膚彈性減弱、骨鈣流失加快、心跳潮紅、情緒煩躁等。

現在,大家都知道常喝牛奶和豆漿有這麼多好處了吧,趕快行動起來,和Bella醬一起每天為自己泡上一杯牛奶、打上一杯豆漿,讓我們容光煥發、永葆青春,天天十八歲!

「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腦血栓,怎樣服藥更安全有效

阅读(324)

大家都知道,阿司匹林作為一種百年老葯,已經漸漸退出了它原先用於解熱、鎮痛、抗炎的領域,而在抗擊血栓性疾病方面大放異彩!

阿司匹林正式的學名叫做乙醯水楊酸,屬於水楊酸類藥物。隨著大量臨床應用的數據積累,阿司匹林已成為腦血栓患者二級預防的主角!所謂二級預防,指的就是那些已經發生過腦血栓的患者,為了防止腦血栓或者其他心腦血管病的複發,所採取的預防措施。

既然有二級預防,就會有一級預防。所謂一級預防,就是針對那些還沒有發生腦血栓,但已經有很大的危險會發生腦血栓的人,所採取的預防措施。目前來看,阿司匹林是否用於一級預防,專家們的意見還不統一。

所以,對於已經發生過腦血栓的患者,通過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腦血栓的複發,怎麼強調其重要性也不為過!那麼,這些患者應該怎麼服用阿司匹林呢?


1、終身服用

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或者發生了阿司匹林嚴重不良反應,或者存在阿司匹林的禁忌證,就要堅持服用阿司匹林。即使腦血栓的癥狀消失,身體完全康復,也要終身服用。

2、天天服用

每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腸溶片,劑量要足夠:75-100mg/次;劑量不足,抗血栓作用就不充分。有專家提出,每天小於75mg的阿司匹林,防血栓的效果不佳。

3、整片吞服

提倡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這樣就會將阿司匹林本身對胃黏膜的刺激減少到最小。同時要注意的是腸溶片就要整片吞服,不要破壞藥片最外層的腸溶薄膜;還要飯前30分鐘服用,以加快藥片通過胃部的速度。飯後服用,藥片在胃部停留的時間會延長,藥效會受到食物影響。

特別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作為水楊酸類藥物,對胃部的刺激是其主要的不良反應。所以在服用過程中,要留意觀察是否出現消化不良癥狀,有沒有胃痛、胃脹、反酸、噯氣等現象的發生,有沒有流鼻血、眼球血絲增加、黑便、皮膚瘀斑等情況出現。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要暫時停葯,立即就醫複診;在因其他疾患就醫時,也要告訴醫生您正在服用阿司匹林,以便醫生做出最適宜的治療方案。

最後,以下人群請「遠離」阿司匹林:

1、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患者;

2、對阿司匹林或者水楊酸過敏的患者;

3、因服用解熱、鎮痛、抗炎藥引起哮喘的患者;

4、有出血傾向的患者;

5、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6、肝、腎功能嚴重不足,心功能嚴重衰竭的患者;

7、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

家裡有寶寶的請注意,這物使用不當會導致6個月內的嬰兒脊椎變形

阅读(237)

寶寶出生后,家裡的大人都會在家中配備一台嬰兒推車,方便帶小孩子出去玩。但是有的寶寶卻被嬰兒車「坑」了。

近日,一個剛滿6個月的寶寶就被嬰兒推車「坑了」,由於經常窩在車背的軟兜里,寶寶出現一坐推車就哭鬧的奇怪現象,直到麻麻帶TA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脊椎出現變形!


6月內的寶寶為什麼會出現脊椎變形?

葆脊堂黃氏脊椎養生專家告訴您嬰兒的骨骼柔軟,還不具備成人特有的4個彎曲,幾乎是直的。尤其背部肌肉也缺乏力量,支持能力不足。

出生6個月以內的孩子,如果坐的時間過長,有可能導致駝背或脊柱側彎,因此而影響內臟器官發育。

嬰幼兒脊柱的發育特點

▶寶寶出生時脊柱沒有彎曲,僅僅呈現輕微的后凸而已;

▶當寶寶3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抬頭的動作時,這是勁椎前凸開始逐漸出現和形成的標誌;

▶當寶寶6到9個月能夠獨立坐時,就是胸椎后凸的發育和形成的標誌;

▶當寶寶1歲左右開始行走,出現腰椎前凸出。

寶寶的4個脊柱生理彎曲的發育和形成,一直要到6-7歲才為韌帶所固定。

所以各位家裡要是新添了寶寶一定要注意在寶寶坐小推車的時間哦,脊椎是人體的支柱,如果從小開始就脊椎發育不良,會對孩子一生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關注葆脊堂黃氏脊椎養生專家,了解更多脊椎養生保健知識!

兒推專訪建文新世界店:入行小兒推拿,是我的圓夢之旅。

阅读(331)

採訪對象:建文新世界店

大家好,我叫李紀紅,是兒推世家·黃河路建文新世界店的店長。之所以選擇小兒推拿行業,是因為我自小對中醫醫學的痴迷和熱愛。隨著近兩年的開店經營,我得到的不止是來自很多家庭的認可,以及我所在的商廈管理方也建議我擴大店面,以便能幫助到更多的孩子。


Q:對於開店這件事,您的家人支持嗎?

A:非常支持,特別是我的女兒。在得知我要開店的時候,說:「媽媽,這次不止是我,有更多的小朋友能享受到你給他們帶來的健康啦!」 對我來說,能夠入行小兒推拿,也是我的圓夢之旅。

Q:在您調理過的寶寶里,有沒有讓您很難忘的呢?

A:我店裡有一個哮喘寶寶,呼吸道著涼就發作,在兒童醫院治療后,發現還是會反覆複發,癥狀並沒有好轉,和同事聊起來后推薦到我這裡進行推拿調理,加上家長的飲食調控,一周后就有明顯的效果了,然後寶寶媽媽就每周都會抽空來店裡推拿,增強寶寶的自身免疫力,哮喘也控制住了。

小兒推拿的效果和家長的緊密配合分不開。我的店裡有好多客戶都是口耳相傳的慕名而來。起初有些家長對小兒推拿不了解,嫌貴嫌麻煩的都有,但最後堅持下來,會發現寶寶的身體有明顯變化,其實時間會證明一切。

Q:您怎麼看待自己的職業?

A:這是一個利己又利民的朝陽行業,特別是在抗生素濫用的當下,我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運用綠色養生的小兒推拿手法,以氣血為總綱,以經絡為基礎;調和氣血,疏通經絡。讓寶寶遠離藥物,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作為一名小兒推拿師,我很驕傲!

Q:採訪途中不能看出您店裡確實很忙,在這種情況下,您還會抽時間提升自己的中醫知識嗎?

A:這個是必須的。從小我就對中醫醫學特別熱愛,也收藏拜讀了很多醫學書籍。我會定期學習一些相關課程,也會和店裡的同事針對孩子的病症一起商討學習。對我來說,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更是學無止境,我會一直研習下去。

Q:您有什麼建議要送給新入行的小兒推拿師嗎?

A:既然選擇了「小兒推拿」的行業,那我們就有了使命感。首先你要在前期認真的學習打好紮實的理論基礎,然後用絕對嚴謹額態度對待每一個寶寶,因為寶寶的健康,才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這個職業賦予了我們使命感

都說癌症患者要增強免疫力,卻不知道運動鍛煉是最好的方式

阅读(273)

免疫力的降低是癌症產生因素之一,癌症患者在治療和康復期間,進行適度的運動鍛煉,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好方式,但對於體質虛弱的癌症患者來說,許多家屬認為不宜鍛煉,應該靜養。癌症患者一旦確診,其家人往往異常緊張,樣樣代勞,大小事包辦,將病人照顧的細緻入微,其實這樣的照料會讓患者的體質越來越弱。

醫生一般都會勸病人應該適當鍛煉,大量研究已經證明,在癌症診斷後,進行身體活動可以降低癌症複發的風險,合理體育運動不僅可增強體質,而且有助於癌症患者早日康復以及延長生存期。在眾多的方法中,哪種運動更適合癌症患者呢?

提到運動首先要說到運動的分類,運動可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兩種,有氧運動是指輕鬆的運動,肌肉不缺氧;而無氧運動則是指劇烈運動達到肌肉缺氧的狀態。二者的區別在於運動時肌肉的含氧狀態。


癌症患者診斷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積極治療和恢復期;

2)恢復后的無疾病或疾病穩定期;

3)晚期與臨終關懷。

在不同階段,癌症患者的運動需求各不相同,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的選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治療后的恢復期,定期的身體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以幫助恢復和提高健身的過程。

在恢復后的無疾病或疾病穩定期,保持適當體重,積極的身體活動和健康的飲食對於促進整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患有晚期癌症的人,營養和身體活動的建議最好基於個體營養需要和身體能力而定。

適合癌症患者的生存方式有:

1. 低強度的運動:走步、慢跑、健身操、游泳

2. 中強度的運動:一些娛樂鍛煉方法,如羽毛球、乒乓球、門球等似乎是寓樂於鍛煉之中,使患者身心輕鬆。

3. 輕鬆類運動:太極拳、瑜伽

癌症患者運動時要注意的問題:

1. 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應避免公共場所的活動,直到其白細胞計數回到安全水平。

2. 留置導管或營養管的患者應避免導管接觸游泳池。

3. 癌症病人手術后適當的全身活動是必要的,但要以身體狀況允許為前提,因人而異。

4. 有嚴重貧血的患者應該延遲運動(除了日常生活活動),直到貧血得到糾正。

希望癌症病友們能主動起來,運動起來,家屬們也要鼓勵患者去做一些適度的運動。

學習癌症知識,與10萬病友交流,免費檢測營養風險狀況,可以使用抗癌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