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AI)無疑是市場最為火熱的詞彙之一。 在百度、google中搜索關鍵詞“人工智能”,結果分別超過2660萬、878萬個。 根據PitchBook統計的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2017年獲得的風險投資金額超過108億美元,比2016年的57億美元增長了近一倍。 在2017年融資額最高的5起投資事件中,有4起是中國企業,排名第一的融資案例是蔚來汽車獲得16億美元的融資。 國內外科技巨頭無一不是重點佈局人工智能,包括蘋果、Facebook、谷歌、亞馬遜、微軟、IBM、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 另外,國家密集出台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如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12月工信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 幾乎在所有行業都能看到AI的應用,而應用相對較深入的領域是汽車、醫療、安防、金融、教育等。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另一個非常顯著的發展趨勢:個人理財規模快速增長,理財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通過互聯網理財。 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截至2017年底,銀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為29.54萬億元,同比增長1.69%。 其中,一般個人類、高資產淨值類、私人銀行類、機構專屬類、金融同業類理財產品存續餘額分別為14.60、2.91、2.28、6.50、3.25萬億元。 在“降槓桿、控風險”的強監管環境下,銀行同業理財規模及佔比都大幅下降,而個人理財逆勢增長,一般個人類、私人銀行類、高資產淨值類理財餘額2017年底合計值 同比增長27.4%,足以說明居民個人理財需求的旺盛。 又依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國內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高達1.29億,同比增長30.2%。
鑑於此,本文主要分析人工智能在個人理財行業的應用和帶來的影響。 從已有的研究來看,人工智能在國內金融機構的應用基本上分為三大類:智能投顧、智能客服、智能量化交易。 儘管國內許多金融機構都貼上了人工智能或智能金融標籤,實際上人工智能有較高的技術、數據、人才門檻,國有大型銀行及互聯網巨頭在這些方面具有相對優勢。 因而,我們來了解一下國內大型知名銀行、互聯網巨頭BATJ的人工智能應用於個人理財的情況。
表 國內大型銀行及互聯網巨頭人工智能應用於理財的概況
客觀而言,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目前在國內還存在一些爭議。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主流的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巨頭都已經開始佈局人工智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搶占人工智能市場,如技術、數據、場景、用戶規模等優勢。 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人類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嘉銀新金融研究院認為,人工智能廣泛應用於理財行業是大勢所趨,帶來的好處遠多於風險。 從投資人的角度具體看,主要的好處包括:
1)降低投資理財門檻,滿足個性化的投資需求。 各種金融機構都偏愛高淨值客戶,不太願意服務普通投資者,主要原因是面臨獲客、徵信、投資策略制定、溝通維護等較高的成本,隨著互聯網理財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張, 人工智能理財逐漸將高品質服務延伸至普通大眾。 從近幾年餘額寶的火熱可見,低淨值客戶的投資熱情不斷高漲。 不同投資者在風險偏好、收益目標、資產規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有所差異,金融市場產品種類繁多,每天產生海量的數據,人工智能藉助於數據、算法、模型、互聯網技術對用戶基本 信息和理財認知進行測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投資組合建議和服務,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2)降低投資理財成本,簡化投資理財流程,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 傳統的基金、銀行理財、保險、債券等都需要投資人承擔較高的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前者如管理費、手續費、收益分成,後者包括比較篩選金融產品以及投後管理維護 的時間、精力,人工智能理財使用機器,能極大地降低用戶的成本,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如美國的多數智能投顧平台收取的管理費用大多在0.5%以內。 另外,人工智能理財平台成本的下降,有助於投資者分擔更少的費用。 看似簡單的投資,其實都不簡單,特別是為了獲取持續穩定回報的投資。 人工智能理財能簡化用戶的流程,實現“一鍵投資”、7×24小時理財,非常方便快捷,給用戶良好的體驗。 以智能投顧為例,美國金融監管局(FINRA)指出,理想的智能投顧包括7個步驟:客戶分析、大類資產配置、投資組合選擇、交易執行、投資組合再平衡、稅收規劃、投資 組合分析,對用戶來說需要參與的主要是客戶分析和交易執行,其餘步驟都可以交給人工智能來完成。
3)控制投資風險,避免非理性行為,普及健康的投資理財理念。 投資理財不僅面臨系統性風險,更要應對種類繁多的非系統性風險,實際上就是各種不確定性,而人工智能運用先進的技術並結合大數據,解決一些不確定性的問題。 國內理財市場目前還是以散戶為主,投資水平參差不齊,追漲殺跌、偏好短期投資、容易跟風、投機性強,人工智能對大量數據的跟踪分析能有效地避免許多非理性行為。 互聯網理財對銀行存款帶來了衝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資理財,固定收益市場異常火爆,但是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理財騙局,這說明了在我國散戶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結構下 ,那種追求固定的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性的投資理念還有市場。 人工智能理財實質上權衡風險、收益,做出最優的投資組合,如智能投顧的理論基礎是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Black-Litterman模型,市場基礎是成熟的ETF基金,風險 偏好是穩健投資、長期持有。
至於人工智能理財的風險,如下三點值得注意:
1)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不完善,面臨著監管合規風險。 發達國家人工智能理財發展歷史更長,法律法規較為完善,如美國的《1940年投資顧問法》對智能投顧就有明確的監管規定。 雖然已經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規,如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7年11月一行三會發布的《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但是在分業監管的環境下,哪些機構有資質從事人工智能理財目前處於監管模糊狀態。 正是因為如此,少數不法機構打著“人工智能理財”“智能投顧”等旗號行騙,導致一些投資者損失慘重。
2)人工智能理財平台信息不透明的風險。 由於人工智能本身技術的複雜性,一般人也難以理解生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並且平台從保護商業秘密出發,可能披露信息不完善、不及時。 國內投資者風險教育、風險意識不足,容易忽視人工智能理財平台的信息透明度低的問題。
3)道德風險。 易觀的報告認為2014年至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理財市場處於探索期,過去對人工智能理財更多是片面理解為智能投顧或數字化資產配置,現在理解為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人工 智能決策系統在行業的應用,未來則是人工智能理財廣泛應用於線上線下且完善成熟。 現階段人工智能軟硬件開發者有可能出現道德風險,未來如果出現在所有認知功能上超過人類的人工智能(即所謂的強AI),也有可能帶來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