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江蘇和山東,誰被黃河禍害得最慘?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385-兇猛的母親河

作者:貓斯圖

 製圖:孫綠 / 編輯:白鷗


黃河經過黃土高原之後,

裹挾著泥沙

奔流向大海。可是這些泥沙很快就會堵塞河道,讓黃河難以穩定地在一條河道上流淌,往往

溢流改道

,四處蔓延。

出三門峽以後的黃河,在下游左右橫掃,製造出了中國人曾經唯恐避之不及的

黃泛區

,令人聞之色變。

1938年黃泛區示意圖

好在近代以來,黃河雖然還偶有泛濫,大規模的改道卻已經很少見了。現代黃河

穩定地向著山東東營的出海口進發

,每年為東營貢獻著全國最大的城市面積增長量。

但這個現狀,其實並非必然如此。當黃河最後一次大規模改道時,晚清政府有過機會讓黃河從

蘇北

入海,卻最終沒有實施。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看

山東和蘇北在近代史上互相「謙讓」黃河入海口

的往事。

 

黃河直北千餘里

寃氣蒼茫成黒雲

黃河泛濫是中國北方自宋元以後的一場噩夢。不斷泛濫改道的黃河讓定都於

北方的歷代王朝焦頭爛額

,成為了皇帝們的一塊心病。清初,康熙把三藩、河務、漕運作為治國的三件大事,黃河在清政府眼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馬遠《水圖》-黃河逆流

出於對黃河的高度重視,清政府把河務作為中央專管的領域,設置了

河道總督

,專門治理黃河。

由於黃河沿途牽扯的河道眾多,泛濫時影響的地區既多且廣,到了清代中後期,河道總督一分為三:南河總督專管

蘇北淮河流域

;東河總督負責

山東境內的黃河

;北河總督則由直隸總督兼領,防備

河北水患。

三大河道總督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在清代前期國庫充盈、資源豐沛時,河道總督能起到的作用很大。他們能夠繞開封疆大吏的控制,以皇帝的名義治理水患。由於治理河務的高度技術性和複雜性,這類官員一般任期還比較長,在某種意義上類似於今天人們所說的

技術官僚

。在他們的治理下,黃河雖然時不時耍耍脾氣,倒還

在控制之中。

然而河道總督的作用到了

晚清

卻很難再體現出來。

這一方面是由於黃河突然

在晚清反覆泛濫

。十九世紀以後,由於奪淮河入海的黃河下遊河道淤廢不堪,水流日漸高懸,決口自然連年發生。決口河段從黃河入海口開始向上游追溯,以

淮安至河口段

河患最為頻繁。

黃河故道沿線諸城在今天看來

似乎都已不是繁榮富庶之地

他們都曾飽受黃河水災之苦

到了咸豐年間,黃河在1841年至1843年

連續3年

大決口,1851年又在豐縣北岸潰決。搶修

耗盡了河工預算

。在水災的連番衝擊下,河道總督對堤壩溝渠的修復作用也難以體現。

清代黃河圖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晚清政府面臨

內憂外患

,海陸軍建設的燒錢運動讓中央國庫空虛,拿不出錢給河道總督調配。面對揭竿而起的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清政府只能四面出擊,這也就意味著

河工預算不斷被剋扣。

太平天國對長江流域的破壞

極大削弱了清廷的經濟資源

等到了1855年黃河在

河南銅瓦廂

改道,從奪淮河而來的故道向北改道,

橫穿山東西北部入海

,告別了蘇北和魯南。

原本鎮守入海口的南河總督連黃河都見不到,河工部門的存在感也算是到頭了。

清政府為了籌措軍費,裁撤了這些河政機構,

標誌著中央正式撤出了河務管理。

再次決口之後

黃河一頭扎進山東

代表中央意志的河道總督一旦難以發揮作用,也就意味著

黃河的治理成為了地方官的職責。

儘管以山東巡撫為首的各地父母官對治河毫無興趣,卻也只能無奈地接收治河變成自己分內事的現實。圍繞著黃河河道問題的

無盡扯皮

,也就開始了。

山東人從此可就算攤上黃河了

尤其是魯西北和魯西南

 

一方黑照三方紫

黃河冰合魚龍死

其實一開始接替了中央河務部門,勇敢承擔治水大任的,是

基層官紳

。他們對水患的體會遠比坐鎮省城的巡撫們深切,無論是出於道義還是切身利益,都有很強的動力維護黃河河道的穩定。

這黃河要是一擺動

兩岸的鄉紳就只能看海了

(下圖為黃河梁山-平陰之間河段)

現有史料可查的治河士紳為數眾多。山東濟寧直隸州知州

宗稷辰

「勸民築埝」;平陰縣知縣

張鷺立

「率民築沿河堤捻」;菏澤士紳

谷韞琢

「率眾堵防,又會集各村沿河築堤」;東明縣士紳

李恆

「督修堤堰城賴以亡恙者數年」。

他們不光組織民眾治河,還

自己籌措經費

修築堤壩,可謂不問國家要一分錢。比如惠民「知縣凌壽柏

出銀四百兩

倡捐修築」,長清縣「集災區丁壯興築,

不必籌款

,即碾動該縣倉谷

以工代賑

」。

在這個南北變動的過程中

南北之間的三角地帶是受災最嚴重的

在地方士紳的努力下,銅瓦廂決口之後數年「張秋以東,自魚山至利津海口,地方官勸築民埝逐年補救,

民地可耕,漸能復業。

」(《再續行水金鑒·黃河卷》)

但是水務治理畢竟是系統工程,尤其是黃河這樣脾氣暴烈的河流,並非單點修築堤壩就能解決問題的。即使某縣的堤壩修得再好,臨縣一旦決堤,水流還是會讓該縣遭殃。

銅瓦廂決口處

若要徹底解決黃河問題,還是要權力更大的地方官出手。

可是沒有了中央的統一調度,哪個地方官還願意攤上這檔子爛事呢。以後來的記載看,為了治理山東境內的黃河水,

山東政府

不得已在一年之內調用了疏浚其他河道、購置機械、修築防護堤、添置閘門甚至修建炮台的銀兩。

挪用銀兩勉強治河,嚴重影響了治理當地的民生狀況,眼看著黃河改道進入山東的山東官員當然不願意。思前想後,山東官員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讓黃河復歸故道,仍然從蘇北淮徐入海,減輕山東的治水壓力。

相互謙讓

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底,山東巡撫丁寶楨會同漕運總督文彬聯合上書,

力主黃河復歸故道從淮河入海。

他提出了四條理由,每一條看上去都很有道理:

第一,讓黃河重歸故道,可以

不用另外遷移民眾

;第二,黃河故道本就有沿岸堤防,

不用另起爐灶

;第三,南河總督手下的

人都還在

,隨時可以調用;第四,復歸故道的黃河可以

不影響大運河的漕運。

丁寶楨同志(左)

和之後即將出場的潘季馴同志(右)

但其實當時距離黃河改道已經過去了17年,丁寶楨給出的前三個理由早就不成其為理由了。真正讓同治皇帝眼前一亮的,

是最後一個理由。

黃河銅瓦廂決堤之前,運河是由長江過淮河經黃河至京師;決堤之後,運河則需經山東黃河段向北進發,

山東中西部地區

成為黃運交匯處。

然而,此地地勢低洼,黃河一旦泛濫就會連累周圍所有的河道一起遭殃,原本就有高度相關性的黃河和運河水災於是被進一步加強。而

漕運直接關係著北京的穩定

,自然是一等一的大事。

犧牲淮河流域保北京安危

,歷史上就不乏例子。明嘉靖年間,治河官員潘季馴就遵照聖意,把黃河北岸的長堤「著實用功」地修築一遍。

從此,黃河下游只要泛濫,倒霉的就是淮河流域。

從緊挨著淮河的鹽城、淮安等地,到位於淮南的鳳陽、泗州,都在皇帝一聲令下變成水鄉,有時連泰州南通等地也不能倖免。黃泛區真是名副其實。

這南北待遇不一樣啊

在丁寶楨的建議下,好不容易擺脫黃河支配恐懼的黃河兩岸民眾,眼看著就又要回到過去的噩夢中了。

 

已孤蒼生望

空見黃河流

拯救了淮河沿岸人民的是

李鴻章和翁同龢。

儘管這兩位素來不和,儘管他們被人編排了「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的對聯,但這兩位南方官員在保護家鄉民眾方面還是聯手挺身而出,

反駁了山東地方官的建議。

李鴻章同志(左)與

翁同龢同志(右)

丁寶楨的建議提出次年,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就指出三條理由反對黃河歸故道:第一,淮徐舊道在黃河改道之後成為了山東難民的聚居地,

已經不具備容納河流的空間

;第二,即使修復舊道,

漕運也很難快速恢復到原樣

;第三,是捻軍騷擾江北多年,黃河還能作為

京師和捻軍之間的天險

其實捻軍也時常跨過黃河

騷擾直隸

(縱橫肆虐的捻軍真是厲害了)

李鴻章的建議,既有保護江南家鄉的考慮,也有防止捻軍進入直隸地面的考慮。這一點沒有瞞過皇室的眼睛,因此他的建議

一開始就被擱置了。

這一仗,捻軍把疲憊的敵人

殺得人仰馬翻,抱頭鼠竄

(新時代敘述)

不過清政府忙於內外軍政,也沒有財力實施丁寶楨的復道計劃,這一拖就又拖了十幾年。

真正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是帝師

翁同龢

。他和來自蘇州的高官

潘祖蔭

聯合擬就《請籌堵鄭州決口並設法補救疏》,曆數黃河復歸故道的缺點,其實和當年李鴻章說得沒有太大區別。

憑藉和光緒皇帝的過硬交情,翁同龢成功讓皇室下了保留現有黃河水道的決心,黃河由此確定在山東入海

,一場持續30年的爭論就此平息。

山東的黃河入海口

可以放心得持續生長了….

可是由於雙方在河道問題上互不相讓,治河方案也就在修築堤壩穩固現有河道和疏通故道兩邊猶豫不決。京城朝廷上的爭論沒有結果不要緊,

山東黃河新河道附近的遭災百姓可吃盡了苦頭。

在這30年的爭論里,山東百姓無人關照,

獨自面對著洶湧的黃河水。

治河是個系統活兒

(圖為系統工程的一個角落)

這其中,甚至還出現了兩地官員為了挽回局勢,而以百姓身家性命做籌碼的行為。例如山東巡撫

文彬

為了驅河南流,只在北側修堤以防漫水,

結果南側決口形成一片澤國

繼任山東巡撫的

張曜

南河舊道規復無望,要求將曹州所屬濮州、荷澤起至運河口的二百里泛濫最嚴重的河道,拔歸東河總督管理,以減輕自己的負擔。

雙方又是一陣扯皮,

這段泛濫河道的工事當然也就無人主持修建。

孤單的張曜同志

終於,在中央政府的躲閃和當地百姓的哭訴中,

山東地方官

擔起了責任。未能把河工推掉的

張曜

,組織安排了由省府指揮的搶險隊伍,劃分片區責任到人,很快完成了堤壩的修建。

清廷對此當然樂見其效,還成功地把治河負擔徹底甩給了地方,鼓勵地方性的治河機構與規章形成。晚清的陳朽衰敗,由此亦可見一斑。

黃河泛濫,固然是一場天災。可清朝官員的

地域之見和推諉責任

,卻在天災之外橫添一道人禍,讓晚清的山東充滿血淚。河道治理也由此從清朝初年的

立國之本

,成為了晚清邊緣化的

地方事務

。這樣的糟糕局面,已經預示著這個風雨飄搖的老王朝走上了窮途末路。

處在危難關頭,究竟是先黨爭出高下,還是先著手解決老百姓的困難,顯然也正是一個政權長久與否的差異所在。

哪個朝代沒被黃河考驗過…

參考文獻:

王林, 萬金鳳. 黃河銅瓦廂決口與清政府內部的復道與改道之爭[J].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 (4): 88-93.

張小雲. 利益集團視角下清代治理黃河三角洲地區水患思想的分析[J].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 2015, 29(4): 71-74.

高中華. 山東巡撫與黃河治理——兼論晚清時期河政體制的變化[J]. 江蘇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2, 14(1): 35-40.

方建春. 銅瓦廂改道後的河政之爭[J].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1996 (4): 45-49.

夏明方. 銅瓦廂改道後清政府對黃河的治理[J]. 清史研究, 1995, 4: 40-51.

席會東. 晚清黃河改道與河政變革——以 「黃河改道圖」 的繪製運用為中心[J].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13 (2013 年 03): 142-150.

賈國靜, 王鳳青. 選擇的無奈: 晚清黃河治理地方化探析[J]. 西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2, 38(5): 146-150.

馬俊亞. 集團利益與國運衰變——明清漕糧河運及其社會生態後果[J]. 南京大學學報: 哲學. 人文科學. 社會科學, 2008, 45(2): 114-126.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江蘇和山東,誰被黃河禍害得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