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新功能賦予普通用戶以更多的新技能,大大拓展了創作內容的題材與方向,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UGC題材的重複性。 這正是LIKE短視頻等這些出海APP值得學習和點讚之處。
互聯網發展一直依靠著強大的創新能力來驅動著不斷前進的腳步,在這一次的信息化革命裡,中國和美國無疑走在了前列。 有人說,美國的互聯網創新依靠的是科技進步,中國的互聯網創新依靠的是商業模式更迭。
不管如何,這兩個國家的互聯網行業正在相互學習,相互模仿,進而影響全球的互聯網生態。 年初的撒幣運動,正是美國HQ模式對中國的一次強而有力的輸出,同樣,直播打賞功能,美國也照搬了過去。 如今,在互相影響的APP裡,尤以短視頻和直播類最普遍。 比如最近就有媒體關注到,以魔法剪輯見長的LIKE,憑藉獨特玩法,成為進擊海外的短視頻黑馬。
1
過去,互聯網創業總是看國外流行什麼,國內就抄襲什麼。 也許是國內互聯網發展速度太快,不知什麼時候,我們似乎已經可以與美國站在同一水平線,兩國的互聯網創業者們開始並軌走同樣的路,一起探索互聯網的下個路口,按圖索驥的走。
2017年,中美兩國同時把新的風口和賽道都押寶在了短視頻上,美國有Instagram和Snapchat,中國有抖音和快手。 這兩個互聯網的大亨聯手,全球範圍內也正在開始蔓延著觀看短視頻的風潮之中。
據統計,Google旗下視頻網站YouTube在今年擁有15億月活躍用戶,人均每天觀看時長達到1小時。 而依靠強大社交基因的Facebook也在今年獲得了20.7億月活躍用戶數,日活躍用戶數更是達到了13.7億。
前段時間,國內《2017年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出爐,值得關注的是,報告中提到在去年9月,短視頻用戶使用總時長同比增速達311.3%,滲透率為4.1%,領跑其他 所有細分行業。
看到這樣可喜的數據,簡直讓短視頻賽道上的玩家想相擁而泣,真的太不容易了。 國內市場上的玩家已經廝殺到了下半場,各自使出了看家本領,快手、抖音、西瓜、秒拍、美拍殺的是昏天暗地,一片紅海。 國外玩家似乎被Instagram和Snapchat兩家吃掉了半壁江山,但是各個app下載榜單裡卻不乏一些國內廠商的影子,他們的出海,不再有背井離鄉的淒美感,反而多了歲月靜好的清新感 。
2
逃脫了國內互聯網大廠的絞殺戰,短視頻創業公司出海發展的戰略,一直都以先驅者的姿態搶占國外市場。 源於上海的創業團隊,打造出了圈粉2億海外年輕用戶的 Musical.ly。
這一次的成功出海,讓不少玩家看到了希望。 原來海外市場,沒我們想像中的的那麼堅不可摧。 於是乎,大量APP開始出海開疆闢土。 近日各大應用市場的排行榜揭曉,一些科技感和創意感十足的產品紛紛上榜,體現出了不俗的實力。
近日,一家專門做短視頻工具的app就引起了國內不少注意,這家名叫LIKE短視頻的APP竟然霸榜全美APP Store總榜第一、全美APP store熱搜top1、Free apps top1。
無獨有偶,在前段時間公佈的2017年Google Play全球最佳應用榜單中:LIKE短視頻斬獲最佳娛樂、最佳社交、最受歡迎三項大獎。 具體分地區為:印度、印尼最受歡迎APP,墨西哥、巴西、拉丁美洲最佳社交APP,印度、印尼最佳娛樂APP。
要知道,這是一款2017年8月才上線的全新產品,截至目前,LIKE已經覆蓋到全球202個國家和地區,聚集了2500多萬註冊用戶,可以說成績斐然。
3
取得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後,讓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其走紅的產品邏輯在哪?
Like在軟件市場上以Magic Special Effect Video Editor(魔法特效視頻編輯工具)來行走江湖,是一款定義為短視頻工具+社交的產品。 所以在打磨產品技術上,一直以來都是其核心。 各種炫酷的視頻特技,以及逗趣的貼紙玩法,成為海外年輕人喜愛的潮流方式。 當然,依靠新鮮的玩法,也吸引的一大票明星用戶自發使用。
據顯示,LIKE最新的一次產品迭代上線了4D魔法功能,對外發布的說明中提到,這項新特技採用LIKE短視頻全球首創的智能人體切割技術,能夠實現移動狀態下實時扣圖更換背景, 時空切換、微觀世界、消失出現等20多種4D特效玩法,一次性打包20多種玩法,極大程度上的kill time,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演講中反復強調,搶用戶時間跟搶流量同等 重要,所以Like增強用戶使用沉浸感無疑是一招高明的打法。
筆者在親自上手體驗了這款軟件後,才知道原來打開腦洞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應用市場搜索like的產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logo,一個非常簡單得彩虹色斜杠愛心,昭告用戶這是一款潮流軟件。 打開以後,簡單的註冊流程,可以說非常友好,註冊成本極低。
用戶發布短視頻,可以自行選擇各種科幻大片版刺激好玩的魔法特效,結合自己的手部動作和空間位移,一則15秒的魔幻逗趣大片就能夠輕鬆一鍵生成。 繽紛彩虹的UI設計,讓整個APP充滿了歡脫的氣質。 與其他短視頻首頁一眾帥哥美女打頭陣不同,like的視頻畫面分佈呈列,你總能看到各種影視劇才有的魔法特效。 比如星光、火焰、閃電,黑洞等等,有牢牢吸引著用戶的眼球。
隨機播放一則視頻,就能聽到動感十足的音樂和酷炫無比的表情動作,搭配魔法特效。 用戶也自發主動的研究出一些可供參考的標準動作,方便其他錄製者模仿。 短短的時間內,你能看到放大縮小,星光閃耀,電閃雷鳴……
仔細體驗後,主打工具型的like還突破了同類型產品的幾個痛點,獨一無二的混合特效,將Mirror、Dazzled、Spotlights等28種混合剪輯特效讓用戶隨心所欲玩出花樣。 筆者作為一個專業電視台出身的編導,看到這樣的視頻特技,都不由得為自己捏一把冷汗,雖然在精細程度上有待加強,但是從創意到整體呈現效果,都已經遠遠超過ugc平台過去的 製作水準。
此外,既然立足於社交平台,社交鍊是其能夠快速裂變的關鍵點。 視頻製作完成後,除了會在軟件廣場呈現之外,LIKE 還提供方便的分享工具,讓你創作完成,輕鬆分享到你的 Instagram、Facebook、Twitter、VK 等社交平台。
4
看到出海APP令人艷羨的成績,相信國內短視頻賽道的各種玩家應該不僅是眼紅,更有很多的思考。 國內互聯網創業,一旦新的賽道開啟,各路玩家蜂擁而至,大家在獨木橋上廝殺,掉落入水的玩家猶如泥牛入海。
從共享單車那些鎩羽而歸的小玩家,浪費的不僅僅是資金,還有更可怕的資源浪費。 各個城市堆積如山的單車,不僅擠占城市公共空間,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有人曾提出,如何能夠減少創業的盲目跟風,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才是重中之重。
LIKE魔法短視頻在產品規劃之初就前瞻性地佈局海外,跳出國內流量拼殺戰,瞄準海外29.7億移動用戶的巨大流量紅利,而面對國外在政策、商業法規、用戶偏好、文化背景等 多種因素的差異性,適時佈局了全球範圍內的精細化運營,在美國、印度、印尼、俄羅斯等地上線大量本土化音樂和貼紙素材,並結合當地熱點實時持續推出新功能和玩法。
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各國用戶雖有差異,然而面對新科技大家都會抱有熱情與新鮮感。 出海戰略中,除了前瞻性的佈局當然也離不開國際範的玩法。 LIKE短視頻上線之初,就依靠各種電影級的演出特效迅速樹立市場口碑。 像是好萊塢大片裡的BOOM特效、哈利波特專屬的華麗魔法、撲屏欲來的槍林彈雨、跳出視頻畫面的3D Magic、Mirror等特效,把單純的視頻處理得精彩萬分,不知道的人還 以為是在演電影。
這樣的視頻製作出來之後,一旦po到社交網絡,往往收穫點贊無數,能夠滿足用戶的成就感和激發參與感。 對於ugc平台來說,沒有什麼比這兩者更能收穫用戶了,這樣獲客成本也是最划算的。
當然,戰略上的正確也需要具體的玩法做配合。 LIKE在海外推廣中,以明星用戶為抓手,聚合粉絲用戶,成功實現了在用戶量方面一波又一波的爆發。 據公開報導顯示,除了積極主動邀請國際三大社交獨角獸平台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成長起來的網紅們入駐LIKE平台之外,還重金邀約到如Mackenzie Ziegler,Tessa Brooks,Johonny orlando和Lauren orlando 等95後國際音樂潮流風向標,以及《河古鎮》女主LilyReinhart、《怪奇物語》主演Noah Schnapp、《午夜太陽》女主Bella Thorne等國際各大熱播影視IP陣容入駐平台。 這些極具號召力的明星、網紅,加上美國明星大咖在全球範圍內的輻射影響,吸引了大批粉絲和用戶流入端內並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病毒式傳播。
依靠著獨特的“音樂+魔法特技”的潮流風格,LIKE站上了短視頻一個另闢蹊徑的賽道上。 或許2017年,對於LIKE來說,才是出海長征的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立足於創新這條路,似乎是行得通辦法,因為海外市場的成績,也已經證明了其可行性。 LIKE負責人Aaron在採訪中也表示:“LIKE短視頻將持續增強在短視頻領域內的科技創新,推出更多革新性玩法和更豐富的觀賞性內容,一站式滿足全球用戶對於自我表達和 社交的需求”。
5
據第11次年度Visual Networking IndexTM(VNI)全球移動數據流量預測,到2021年,移動視頻將較2016年增長8.7倍,短平快的短視頻已成用戶最易接受的內容模式。 顯然短視頻創業的可以講的故事還有很多,能夠承載的商業模式也還有很多。
短視頻新功能賦予普通用戶以更多的新技能,大大拓展了創作內容的題材與方向,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UGC題材的重複性。 這正是LIKE短視頻等這些出海APP值得學習和點讚之處。 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新的玩法,新的主張,為短視頻帶來新的想像空間。
或許眼前的一小步,是為了將來到達遠方。 總之,出海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專欄作家#
吳懟懟,微信公眾號:吳懟懟(esnql52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資深媒體人,專注互聯網內容、品牌與公關領域個性解讀。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