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穿過「事件視界」落入黑洞,便會聚集在一個密度趨於無限的中心點上——物理學家把它叫做奇點。然而量子引力理論的看法與愛因斯坦的觀點有所不同。原因是,能量的離散性必將最終阻止物質無限地被壓縮 。那麼,如果不是奇點,不是爆炸,黑洞將如何演化下去?
量子引力理論認為,達到某個臨界點時,這些被黑洞引力吸入的物質,便會帶著它原有的信息,就像彈球一樣,再次反方向彈出,並且也會形成一個反「事件視界」,從而保證物質只會彈出而外面的物質不能進入。當黑洞發生這種基於量子引力的臨界值時所發生的反方向彈跳,就是黑洞演化成白洞的開始。問題是,科學家至今也沒有人宣稱已經看到了白洞。這其實很可能是以下三個原因造成的。
首先,黑洞的壽命造成的。如果黑洞的壽命很長的話,也就是說,量子引力集聚的抗過密的力量達到足以促使黑洞反轉為白洞所需要的時間足夠漫長的話,那麼,宇宙中很多有恆星坍縮而形成的黑洞還沒有形成白洞,因此,我們現在還無法看到白洞。
第二個原因,很可能被動已經出現,我們還不知道它已經出現。這些年來,世界射電天文望遠鏡,尤其是最近包括我國的天眼所觀測到的神秘的快速射電暴,距離非常遙遠,人類還不知道它是什麼發射出來的。這有可能就是白洞的隧穿現象。也就是說,宇宙周已經存在了白洞,我們受觀測的局限性,科學家們還沒有確認已經觀測到了白洞。
第三個原因,宇宙中早期或者說現有宇宙形成之前就已經出現的黑洞,已經開始變成了白洞。但是由於它們的尺寸都很小,一般是大約1微克或者約1.27厘米,僅有人類頭髮那樣的質量,因此人類很難在宇宙尺度內直接觀看到它們。而此時量子學家有一個美妙的想法。即這樣的白洞很可能就是科學家所孜孜以求的「暗物質」。如果這樣的假說是對的,那麼,當下物理界除了已經確立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外,不再需要任何新的理論。這不像其他大多數暗物質理論都需要修改現有的物理學定律,比如預測有一類新粒子——但至今物理學卻從來也沒有發現這種新的粒子。
至此,我們可以作出一個大致的總結,即人類可能已經觀察到了白洞,而白洞有可能就是暗物質!而這一觀點的提出,除了闡述白洞存在並可以被觀測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物理學意義,那就是,我們現有的宇宙並非來自於什麼大爆炸,而是像圈量子理論解說的那樣,現有的宇宙其實是來源於類似黑洞的「反彈」!
※奧陌陌闖進太陽系解開科學家一大疑惑,創造人類工程師正現出原形
TAG:尖端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