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作為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經過數十億年的相互作用後,目前月球的結構非常穩定,而且現在幾個大國都制定了登月計劃,可想而見月球的重要性。
以人類目前的航天技術,載人登月是很容易實現的,不過受於技術的限制,登月的成本非常高,傳統火箭推進方式每進行一次載人登月,攜帶的燃料都佔了飛船重量的90%以上。
在將來,等離子推進器結合核能,有可能成為未來星際航行的主要方式;而且隨著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開採,地球資源也將逐漸枯竭,那麼離開地球尋找新家園就是唯一出路。
未來的人類可以移居月球嗎?
月球現在對於人類來說,是不適宜移居的,因為月球表面沒有淡水資源,沒有人類呼吸的空氣,沒有動植物。
如果說地球遭受毀滅打擊,那麼對於月球來說,同樣也是毀滅打擊,甚至月球可能會脫離地球軌道甚至被地球吸入。那樣也沒必要移居了。
再者月球無法營造出像地球一樣能適宜生命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的生態環境。月球處於這樣的環境狀態下,每天的溫差變化較大,通常會在80~180攝氏度之間,這樣的溫度與溫差的變化,月球上不會有生物在生存,不會有穩定的液態水體形成,不會有食物的供給來源。
相對於人類高要求的生存/生活條件,月球作為一個小小的行星實在難以滿足。而且由於其引力小,無大氣層,表面溫差過大,不利於有機物生長,且極難改造,所以整體改造為人類宜居行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你說建立封閉式人造循環,那麼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進行的「生物球」系列實驗的失敗應該給所有人一個提示:我們對大自然了解的還遠遠不夠,一個複雜的生態循環結構絕不是一個個能在實驗室起效的基本因素的簡單組合。要做到全面模擬自然,人類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文章來源:菜葉網
※如果在珠穆朗瑪峰用火箭發射衛星,是不是所用燃料要少點?
※旅行者一號飛了40多年為什麼沒有被其他天體捕獲或者撞上小行星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