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希帕圖片社在世界各地擁有12000名簽約攝影師並請它們的拍攝者、希帕現在和曾經的攝影師們以及新聞攝影
希帕圖片社有著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它幾乎參與了所有全球大事件的報道與記錄,是與馬格南、西格瑪、伽馬圖片社並列的世界四大圖片社之一。《四十年新聞攝影:希帕時代》回顧了這個曾經輝煌的世界頂級圖片社的歷史與故事,講述了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自由時代中,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業餘愛好者們,曾經如何使巴黎一度成為新聞攝影之都。希帕圖片社是四大圖片社中唯一一家大膽啟用大量業餘攝影師的圖片社,這都歸功於創始人希帕尤魯格的魄力。
本書作者米歇爾•賽邦彙集了希帕近110幅著名新聞攝影作品,並請它們的拍攝者、希帕現在和曾經的攝影師們以及新聞攝影「黃金時代」的見證者們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以此向創始人戈爾申·希帕尤魯格致以深深的敬意。
戈爾申·希帕尤魯格(Gökşin Sipahioğlu)於2011年10月5日去世,原書的誕生正是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先驅。今年是希帕先生逝世七週年,本書希望將「新聞攝影」重新帶回讀者的視野,向那個業已消逝的新聞攝影黃金年代獻上一曲輓歌。
[法] 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boun)[法] 茜爾維·多維利耶(Sylvie Dauvillier)著 後浪丨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8年10月出版
▌編輯推薦
比肩馬格南的希帕圖片社
建立於1969年的希帕圖片社曾與12000名攝影師有過合作,培養了無數攝影大師。40年來,這些攝影師深入到世界各地記錄那些影響歷史程序的重大事件,踐行新聞攝影師的理想,展現人類世界真實的一面。
80位赴湯蹈火甚至獻出生命的攝影師
本書從希帕圖片社合作過的攝影師中選出80位,請他們講述標誌其職業生涯的一幅圖片和創造了大事件的小故事。重現那個如今已結束的「黃金時代」,解釋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業餘愛好者們如何一度使巴黎成為新聞攝影之都。
110幅定義歷史的新聞攝影作品
古巴導彈危機、柬埔寨紅色高棉奪權、西貢淪陷、石油輸出國組織維也納總部人質劫持事件、駐留在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南非、薩爾瓦多內戰、勃列日涅夫的葬禮、舊金山地震、柏林牆的倒塌、納爾遜·曼德拉獲釋、伊朗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見證世界歷史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有希帕攝影師的存在。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世界四大圖片社之一、建立於1969年的希帕(SIPA)圖片社的故事。40年來,幾乎所有全球大事件發生時,都能看到希帕圖片社記者的身影。希帕圖片社在世界各地擁有12000名簽約攝影師,其中曾經有一大批獲得過全球新聞攝影的各種獎項。希帕圖片社非常重視培養和支援新秀,被認為是著名攝影記者的搖籃,在世界攝影與圖片史上有著輝煌的歷史。
作者米歇爾•賽邦彙集了近110幅著名新聞攝影作品,並請它們的拍攝者、希帕現在和曾經的攝影師們以及新聞攝影「黃金時代」的見證者們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以此向創始人戈爾申·希帕尤魯格致以深深的敬意。
▌著者簡介
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boun),法國著名戰地攝影師。1978年開始攝影生涯。他因拍攝 1979年伊朗革命而一炮走紅,之後又對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等進行了報道。曾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米歇爾·賽邦,至今體內還留著一顆子彈。20世紀90年代起,米歇爾·賽邦就開始著手一項更巨集大的計劃——拍攝城市。到1991年,他脫離圖片社成為獨立攝影師之後,城市題材就成為他的首選目標。米歇爾·賽邦是一個極其勤奮的攝影師,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拍照,因此也相當高產。2000年以後,他出版的各類城市主題的攝影集不下六部,包括《蒙古,無垠的夢境》《紐約眩暈》《開羅的復興》,以及三部巴黎作品(《巴黎—夜光盒》《從鐘樓上看巴黎》《漫步巴黎》)等。
茜爾維·多維利耶(Sylvie Dauvillier),法國知名記者,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和里爾高等新聞學校。她在法國國家電臺嶄露頭角,之後周遊世界各地,為《費加羅雜誌》(Le Figaro Magazine)和《觀點》(Point de Vue)等雜誌撰寫報道。她經常和攝影師一起工作,熟悉攝影記者的專長。目前她主要關注文化新聞,併爲法國《藝術雜誌》(ARTE Magazine)撰寫專欄。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