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單田芳:評書時代因他而起,也由他而終

01

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11日下午3點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逝,享年84歲。

單田芳原名單傳忠,生於評書世家,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他出生於評書世家,從小耳濡目染評書和西河大鼓,但年輕時並不喜歡評書。

他曾經說過:

在台上指手畫腳,搖頭晃腦,讓人家品頭論足,我覺得不自在。尤其自家三親六故全都是說書的、唱大鼓的,所以我想改換門庭,學工學醫。

18歲我如願考上東北工學院,又因病中途輟學,賦閑在家。為謀生計,我考慮再三,最終聽從曲藝界的老前輩李慶海的勸告,棄文從藝,開始說評書——滔滔幾十年,嗓音都說得嘶啞了,也不捨得丟開。

1954年 ,他首次登台表演,說的第一部書是《大明英烈》 。在以後的 40 多年時間裡 , 他播講的傳統和現代評書包括《隋唐演義》、《白眉大俠》 、《童林傳》 、《亂世梟雄》 、《千古功臣張學良》 、《平原槍聲》等 70 余部。

在眾多評書表演藝術家裡,單田芳的特色鮮明,他有學問,卻偏不用文人腔;在大眾的語言里浸泡,以靈活的詞語指點江山,功底深厚。

他在《隋唐演義》《大明演義》《封神演義》《太平天國》諸書里,評點歷史,無史家的正襟危坐氣,亦別於小說家的刻意雕琢。

他從百姓立場,說出世間隱秘,愛恨之間,淚里含思,笑中帶怨。不僅有縷縷古風,亦帶謠俗之味,以及歷代的經驗之趣。

單田芳懂得舊藝人的技法,又受過新學的教育。他能夠把大眾趣味和正史、野史里的東西雜糅起來,形成故事的套路。

我覺得他最為迷人的是對日常生活的描繪,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將神態、性格、內心直觀地勾勒出來。

他對百姓的思維很了解,日常衣食住行的片段能立體地呈現出來。以現代人的思維揣摩古人,現場感十足。

他的評書風格與眾不同,獨一無二,很接地氣。這大概也是深受普遍大眾喜聞樂見的緣故吧。

02

文革時期,先生遭受迫害,但仍未忘記評書事業,在改革開放後,他的藝術重煥新生。1995年,單田芳先生成立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開評書藝術走向市場的先河。

2000年,單田芳先生罹患胃癌,抗癌多年不言歇。

手術後不到三個月,單老師就跑到北京電視台錄製節目了。術後單老師的生活幾乎沒發生什麼變化,累了就歇,有精神就干,合理地調理自己。

他說:

其實治病就要先治心,心寬了,病自然就好了,心寬不怕房屋窄嘛。

人老了自然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老年朋友們一定不能被疾病嚇倒,更不能自己把自己嚇倒,正確看待疾病才有可能戰勝它,得病的人也能成為健康人。

先生幾十年都是這樣,早晨5點就起床,開始靜思一天要做的事,然後讀書、吃早點,接著要錄兩段40分鐘的評書,而整個下午幾乎都是外出參加活動。

緊張忙碌的生活,讓他也無暇思考該怎樣安排鍛煉,一切聽從身體的自然召喚就形成了習慣。

單先生曾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說道:

在吃的方面也是這樣,一切由感覺安排,蘿蔔、白菜、土豆是我最愛吃的,炒、煮、拌、燉怎麼吃都吃不膩,但我幾乎隔幾個月會犯次饞,就去吃一頓汆白肉,嘴上感覺沒味了,就到外面吃一頓火鍋。

可見,先生是一個隨遇而安,心性非常隨和豁達的老頭兒。

03

2004年,單田芳先生被北京曲藝家協會特聘為名譽主席;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繼承人;2012年,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單田芳先生博採眾長,勇於創新,探索前人不敢涉足的評書題材,形成了獨特的「單式風格」。

從藝六十餘年來,單田芳先生共錄製了廣播和電視評書110部,共計12000餘集,節目時間約6000餘小時,演播內容包羅萬象,縱橫古今。

既有膾炙人口的傳統評書《隋唐演義》、《大明英烈》、《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等等,又有根據研究創作的歷史演義評書《百年風雲》、《亂世梟雄》等。

單田芳先生錄製的評書,藝術水平高超,題材廣泛,數量很多,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

他的評書作品不僅在國內,在海外華人中也有一定的影響,甚至被書迷形容為「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每7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聽他的評書,他的聽眾將近2億人。

人們熟悉他那略帶沙啞的嗓音:「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說就是幾十年。驚堂木一拍,白紙扇一抖:「咱們言歸正傳!」

有人說單田芳的評書跟毒品一樣,千萬別沾,沾上就上癮。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單老師還是個時尚迷,他喜歡看年輕人喜歡的電影、電視劇,而且看得比年輕人更認真。他要求自己對這些新鮮事物不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還要想想其中流行的道理。

在他看來,接觸新鮮事物是保持頭腦活躍的工具,「因為人的腦子只有思考才能保持清醒和靈敏,老年人更應該勤用腦,多思考。」

他喜歡唱臧天朔的《朋友》;沉迷於寫博客,在博客中與網友交流感受,分享快樂;經常關注韓劇和港台劇,這讓他感覺耳目一新,還特別喜歡韓國演員張東健。

「多感受新鮮事物,不僅能很好地保持大腦活躍的狀態,我還可以將這些流行的元素借鑒到我的評書藝術中來,了解大家現在都喜歡什麼,我要怎麼說大家才會更喜歡。」單先生曾如此說道。

這是一個評書家對藝術無止境地追求和探索,與時俱進,始終以一顆好奇心面對這個世界,活到老,學到老,幹勁十足。這也是單老師不服老的藝術人生。

9月7日,單田芳發布生前最後一條微博,向評書愛好者們介紹一個線上評書公開課。四天後,單田芳與世長辭,這條微博的評論區里燃起一片紅燭。有網友留言:

評書對我而言由老先生而起,自老先生而終。

從此,世間再無單田芳,下回何人來分解。

一種聲音,一種時代的符號,承載著我們的記憶。

洗馬君說

重溫單田芳評書記憶,追憶一代大師經典。2018年9月11日下午3點30分,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因病去逝,享年84歲。

喜馬拉雅評書頻道收錄了人民藝術家單田芳69部經典評書。回憶單田芳評書藝術,傾聽一個時代的經典絕響!一代評書大師隕落,預知後事如何,再無下回分解,單老一路走好!

*作者:麗麗赫本,財務領域一枚文藝神經,在讀MBA,整日與數字打交道,卻獨愛文字,熱愛閱讀,家庭教育及心理學資深愛好者;兼職寫作,喜歡寫走心的文字,專註分享生活認知,職場及婚姻育兒。

*本文圖片來源於人民網微博,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芝士書局 的精彩文章: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單田芳:評書時代因他而起,也由他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