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打開我的電腦時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硬碟的第一個分區是C:,朝後一次類推的D、E、F…
有C肯定就有B,有B肯定就會有A,但是這哥倆在哪裡呢?
這個還要從遙遠的上年紀說起,八零後的同學們應該還這樣的電腦有印象,當時的主機箱還蹲在方方正正的顯示器下面:
箱子的正面就有一個扁扁的插口,用來插入這個傢伙:
當然,用軟盤存文件已經是硬碟出現之後的事情了,更早一點的電腦是沒有硬碟和光碟機的,也就是說電腦本身只負責運算,是存不住東西的。
那麼我們的文件和程序都在哪呢,那就得靠這個軟盤了。
當時的軟盤分為3.5寸和5.25寸兩種,因為大小不一樣,所以電腦也會配套有兩個軟碟機。他們就是傳說中的A盤和B盤。
A盤和B盤就像是最早直立行走的人類先驅一樣,他們存儲量很小,卻意義重大。A盤的容量是1.44MB,現在隨便一張照片都裝不下,在當時卻是負責存儲操作系統的。
B盤容量更小,360K,用來裝一些文檔——當然也是裝不了幾個文檔的。
隨著技術的革新,軟盤的容量也出現過變化,由低密盤升級為高密盤,容量也就隨之上升,於是我們才有了當年的遊戲,比如這個:
再後來技術的不斷發展,軟盤終於無法再適應時代的需要,才把位置讓給了我們現在用的硬碟,A和B兩位大哥,也就相忘於江湖了。
這裡還要說一下,A盤B盤跑丟,主要還要怪比爾蓋茨,因為只有Windows操作系統,才用字母標註盤符。
如果有強迫症的小夥伴,非要把第一個硬碟分區標為A,那也不是沒有辦法。
科技的發展讓很多東西不知不覺得離我們而去,比如家裡老舊的液晶顯示器、帶著球球的小滑鼠,不再用到卻存著珍貴簡訊的直板NOKIA。
但硬碟里空著的A和B,總能在不經意間,提醒人們曾經那個時代有過A盤和B盤這兩位老前輩的傳說。
※猴子、宋江、劉備、寶玉,一生的故事都繞不開「體制」這兩個字
※林沖與張飛都是身高八尺豹頭環眼,長得簡直一模一樣,為何兩人命運會如此不同?
TAG:烏果寫字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