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封神榜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裡面昏君商紂王寵愛美女妲己和寵臣惡來,殘害百姓,把歷史上的商紂王表現的淋淋盡致。 周武王討伐昏君商紂王而發起的牧野之戰,戰爭中死亡幾十萬人,血流成河。 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牧野之戰。
周武王戰勝昏君商紂
牧野之戰是上古時期,週舉兵滅商的一次決戰。 武王在姜太公等人的輔佐下勵精圖治,使得國富民強。 之後,他率領軍隊討伐無道的昏君商紂,在牧野大敗商軍。 商紂王寵愛美女妲己和寵臣惡來、費仲,殘害百姓。 為了讓妲己開心,他大興土木,擴建宮殿苑囿,以酒為池、懸肉為林,通宵達旦地宴樂。
對於牧野之戰的詳情,《尚書·武成》詳細記錄了一段周武王的自敘:“王若曰:’……既戊午,師逾孟津。癸亥,陳於商郊, 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途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有關周朝建立的決定性戰役,也就是“牧野之戰”,大多被描述為一次商紂的軍隊在牧野之中倒戈相向,因此周武王能輕而易舉,一戰功成。 似乎這場戰爭並不慘烈,因而也被賦予了一種順天應人的喜劇性效果。
這段自敘的今譯為:“到了戊午,我們的軍隊渡過了孟津。癸亥日,在商郊布好陣形,等待著上天的命令。甲子日黎明時,商紂王率領他那有如 密林般的軍隊,來到牧野與我軍會戰。他的士卒抵不過我們的軍隊,很多人前途倒戈攻擊其後面的士卒,商紂的軍隊大敗,死去士卒的鮮血流得可以漂起武器杵 棒。”
牧野大戰死傷慘重
武王的這段自敘,生動的再現了牧野之戰的慘烈和可怖,以至於死去士卒的鮮血足以“血流漂杵(意為鮮血流得可以漂起武器杵棒)”。 而要達到“血流漂杵”程度,得要死去多少士卒流盡多少鮮血,戰爭之慘烈可想而知。
在這次牧野之戰中,雙方的首腦都親自參與了戰爭。 西周一方為“王”,即武王。 商湯一方為“受”,即紂王。 武王一方為這次戰爭作了相當周密的部署和等待;甚至,連會戰的日期都被精心的進行了計算和控制。 他們在“戊午”日過孟津,“癸亥”日部署完陣列,“甲子”日黎明雙方會戰。 從“戊午”到“癸亥”,武王一方用了至少六天排列軍陣(從午至亥有六天間隔)。 “癸亥”的第二天正好是“甲子”,也就是六十輪花甲的又一個起始。
雙方在“甲子”這一天會戰,是完全由西周武王一方計算和控制著的。 這個“甲子”,意味著一個新的王朝一輪新的“六十花甲”的開始,一輪舊的“花甲”的結束。 可以說,武王一方完全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和控制權。 但這並不意味著商紂一方是完全沒有抵抗力的。 恰恰相反,正因為商湯一方同樣有著無數堅定的死士死卒,才能使得戰爭最終達到了“血流漂杵”的地步。 臨陣倒戈者,也只是商紂軍隊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牧野之戰結束後,武王即“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止干戈而養生息。 經歷了多年的戰爭,人們都厭倦了征戰,厭倦了武力,渴望著自由和生活。
但武王的“歸馬”“放牛”,也終究只能是一部分的實現而已。 西周王朝囤駐軍隊,嚴密的監視殷商舊國。 事實上,不少殷人並不完全低頭服輸,認可西周的統治。 武王之後,周公召公,都曾親治商地,歷時三年,才終於感化商民,使他們偃旗息鼓,最終服從了西周的統治。
牧野之戰是我國古代運用戰車作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推翻了殷商六百年的統治,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為西周禮樂文明開始提供了條件。 而此次戰爭所呈現出了謀略和作戰藝術,對後世軍事思想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