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乘地鐵外出,無意間聽到旁邊坐的一位小姑娘滿通電話的抱怨聲:
沒錯,這又是一做產品的妹子,就是大家公認的“專門找茬,其實沒什麼本事”的那種。
現實狀況真是這樣的嗎?
看看我們身邊,做產品做運營的朋友大有人在。好的產品,大家都承認,產品經理很重要,無數人都承認,張小龍對微信很重要;差的產品,認為“產品經理不給力”的意見也不在少數。
那麼,差距到底來自哪裡?
出於好奇,我們找了身邊幾位產品經理聊了聊,梳理了最重要的三點差異。
一、瞭解使用者
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大的專案目標確定後,產品崗就開始 high 了,做設計、畫原型、定節點、給開發設計提需求,每天忙得四腳朝天。
你要問他產品目標使用者是哪些人?當然是18-30歲的年輕人啊。但18歲的年輕人和30歲的年輕人,他們需求真是一樣的嗎?中間還有20、21、22、23……一直到29歲的呢。
你要問他目標使用者聚焦的渠道呢?前期肯定走線上呀。那請問,線上主要渠道是微博、微信還是知乎、頭條呢?前期有做過渠道A/B測試嗎?
你要問他產品差異性在哪裡?真正解決了使用者哪些需求?巴拉巴拉保準給你一大堆,結果就是毫無亮點,你有的人家都有。
所以你的產品為了誰?解決了什麼問題?你提前去了解嗎?關鍵是:真正的使用者不是NPC,不會按照你的設想去做事:看得懂說明,調得動興趣,有眼力找到按鈕,有耐心等待一直點,有靈性知道該輸入什麼…… 這些問題沒搞清楚,一上來就讓大家埋頭苦幹,你不該死,誰該死?
真正優秀的產品經理是怎麼做的呢?
他們會提前做同行產品的競品分析,找到自己產品的優勢和差異性;在工作初期,他們也會花大量的精力做使用者調查,找到目標使用者的真正需求點。
你大概會說:所有的產品經理都得做這些工作呀。這裡我們不妨借用一句廣告語:不看廣告看療效。即便你做了競品分析、使用者調研,最終產品做出來發現根本和想象的不一樣,之前的競品分析和使用者調研基本就等於白做。充其量是做了套廣播體操——至於身體好不好,那是另一回事。
優秀的產品經理,不是一開始就要馬上動手做產品,而是要虛心、耐心瞭解使用者。
二、理解資料
理解資料、尊重資料,這是很多產品崗天天掛在嘴邊的話,但現實中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大部分人還是為了資料而做資料。
很多很“水”的產品經理,特別崇拜“喬布斯”、“張小龍”。注意這裡打了引號,因為他們崇拜的,是媒體塑造的,憑直覺就能作出優秀產品的產品經理。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大部分產品經理其實沒有那種天賦,只能靠詳細的資料分析來加深對使用者的瞭解。然而,不會設定正確的資料指標,不懂分辨真假資料,不會根據資料分析使用者行為,是現在大多數產品崗所面對的兩大關鍵問題。
K是某公司的產品經理,新開發了一款跑步記錄APP 。為了達成“註冊量”的資料,他靈機一動,在超市門口“練攤”,“掃碼下載APP,就送食用油”。結果註冊數量一飛沖天,日活慘不忍睹。
這些“偽資料”毫無參考價值,因為根本不是真正的目標使用者產生的自發行為,和淘寶刷單一樣,又怎麼會對產品反饋有意義呢?
五個月後K帶著團隊重新梳理產品框架,重視資料有效性,終於擺脫了“偽資料”的泥潭。
結果產品註冊量是上去了,但分享率卻依舊很低,這使得產品沒法在使用者之間形成二次傳播,產品無法突破現有的使用者圈層,這一點讓他們很是困惑。
是產品使用者體驗不好,還是產品使用者引導不明顯呢?這一次他們沒有自己想當然,而是拉出全部可能關聯的產品資料並逐一分析。
結果在一堆資料中,他們發現產品分享介面的使用者跳轉率高達87%左右,使用者停留時長僅僅在1-2秒之間,低於平均一般水平。
那麼到底是使用者對分享介面不感冒還是對分享獎勵機制不滿意呢?或許這個只有使用者最清楚。接下來,他們又用了一週時間,做了2000多位的使用者問卷調查+1v1調查,發現有80%左右的使用者並不知道有分享有獎的功能,很明顯,就是分享頁面不明顯。
針對這一資料反饋,他們立即在使用者跑步結束後,增加了語音提示+彈屏提示,“炫出你的成績,讓更多好友看到”,利用使用者攀比成績的心理,增加使用者分享樂趣。
這個故事最終有個好的結果。但是,有多少產品經理能像K他們一樣,找到資料背後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呢?或許只做一步小小的改變,結果就會有大大不同。
三、全棧思維
所謂的全棧思維,指的是對上下游業務環節的多面瞭解,產品除了本職崗位的瞭解,對技術、設計、運營、市場等相關業務範疇也需要有一定認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運營的瞭解。
“你們產品做這麼糟糕,我怎麼運營?”
“你不是運營嗎?你就負責把資料拉上去呀。”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產品是做菜的,運營是賣菜的。做菜的不管顧客喜不喜歡,只管做;賣菜的不管做得如何,只管賣。坑了使用者也可以大賣,最終受損的是公司的口碑。
為什麼兩者之間的矛盾會如此大呢?我們先來看看兩者工作的差異性:產品以使用者體驗為最終目標,工作比較難量化,運營揹負運營資料KPI,工作可以量化;產品主要溝通物件是開發和設計,對內溝通較多,運營基本都是面對使用者,直接對外溝通。
所以不難發現問題所在了:對使用者負責的產品,每天卻在做大量的對內溝通,基本上沒多少‘直面’使用者的機會。
但一個優秀的產品不是把自己框在產品這個狹小的業務模組裡,必須得了解業務上下游的工作流程和需求,懂框架,明流程,會溝通,只有具備的全棧的工作思維,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順利。
我認為,優秀的產品經理在處理這件事上,有以幾點可以借鑑和參考:
第一,產品有義務對運營進行產品相關培訓,也必須瞭解運營的工作流程,具備一定運營思維;運營除了要主動對產品有所認知,也需要理解產品的工作模式和難點。
第二,到底產品說了算還是運營說了算,這個必須搞清楚。通常認為,最終決策權是在產品手中的,因為產品最終是對使用者體驗負責的,這一點在上下游工作中必須明確。
第三,產品和運營必須密切溝通,避免形成絕對的“上下游”關係,良好的配合,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當然,如果你還有其他方面的困惑,可以有針對性地參加一些課程。
如今大家只記得BAT,大概沒有多少人記得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它們只是像活化石一樣存在著。網易算其中的異數,無論網易嚴選,還是網易雲音樂,都實現了“後來者居上”,不靠緋聞、不靠炒作,逐漸贏得了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它們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如果有多個產品持續成功,那多半不是靠運氣好,而是找到了某種普適的方法。那麼,這些方法是什麼呢?
網易雲課堂獨家邀請了網易旗下三款明星突圍產品網易雲音樂、網易嚴選、網易蝸牛讀書的幕後操盤手,自我剖析“超車”的過程,捧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論。
9節課內部經驗分享+3場直播答疑【原價129元,本月24日之前購買,優惠價69元】,分享內容包含網易內部整套可複製的產品和運營實操方法論,尤其適合產品以及運營從業者,或是當下希望從紅海中突圍的創業者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