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這麼多寫美團滴滴打車之戰的文章,一篇寫到點上的都沒有

零基礎學產品,BAT產品總監帶,2天線下集訓+1年在線課程,全面掌握優秀產品經理必備技能。 了解詳情

滴滴月活9900萬,美團+點評1.5億,新美大多50%,然而新美大的流量是要分發給平台上的幾百萬商戶的,能分流到打車上的流量跟滴滴比 並無半點優勢。

二戰初期,德國和日本,憑藉充分的準備,優良的武器,高專業素質的軍隊,分別在歐洲和亞洲勢如破竹,在戰場上成功樹立了不可戰勝的人設,說讓敵人聞風喪膽一點也不為過 ,可是為什麼最後勝利的是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

你可以說丘吉爾、斯大林、羅斯福比希特勒更英明神武;也可以說巴頓、蒙哥馬利、麥克阿瑟、朱可夫比隆美爾和馮·曼斯泰因更能打。 不過事實是在歷史大勢面前,個體只能影響事件的快慢,而無法改變其走勢。

現代戰爭的本質就是:“打後勤”,大砲一響,黃金萬兩。

奈你德國日本士兵戰力再強悍,武器再先進,家底總是沒法跟美蘇中英比。 美蘇自不必說,英中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幾百上千年的積累。 德日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德國搞“閃擊戰”,日本搞“以戰養戰”,其實目地都一樣。

然而閃擊戰對付歐洲小國還行,一旦遇到有海峽保護的英國和戰略縱深無比巨大且有嚴寒護體的蘇聯,速度起不來,自然就會被慢慢拖死。 東亞這邊毛主席也參悟到了日軍的弱點,拋出《論持久戰》。

在戰爭狀態下,國家機器以平時無法想像的速度高速運轉,武器研發水平、產能都會快速提升,二戰初期德日武器的明顯技術優勢在二戰末期幾乎被反超,產量更不必說。 所以到後期,拼的就是後勤,拼的是綜合國力。 後勤強,綜合國力強的,必然會戰勝本身國力就不足而且戰線還拉得特別長的,就這麼簡單。

回過頭來看,美團當然很強,一路打過來的,看起來每一仗都贏。 即使這樣,同時打酒旅、外賣、出行三場大仗仍然是有點危險。 就以打車市場來看,這個領域的產品幾乎很難做出差異化,就是有,另外一方也可以快速跟進。

在服務上,滴滴數万人的團隊和數年積累的司機運營經驗不會是毫無價值。 有人說美團有流量,但是滴滴更先一步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了“出行”的認知。 而且即使拼流量,滴滴月活9900萬,美團+點評1.5億,新美大多50%,然而新美大的流量是要分發給平台上的幾百萬商戶的,能分流到打車上的 流量跟滴滴比並無半點優勢。

那麼這場打車之戰到底拼什麼呢?

毫無疑問,初期還是要拼補貼。 什麼人心向背、司機起義,都是扯淡,吃瓜群眾無非想看看熱鬧,佔佔便宜,司機也無非看自己的收入。 拼補貼的話,我看不出美團有任何優勢,一家市值300億美金並且戰線很長的公司的現金儲備,會比一家市值500億美金並有可能是中國創業公司融資金額之最且專注在 一個領域的公司更多麼? 我不知道。

後期拼什麼? 今天一個滴滴的人出來說拼服務和效率,其實也不是核心。 這方面,如果滴滴不犯大錯誤,至少不會比美團打車差,why?

打車的核心體驗是叫車速度,但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供求關係,能決定供求關係的是政策,政策不變,一個城市裡能提供的運力相對是固定的。

美團通過一些高額補貼吸引司機過去註冊並不難,滴滴同樣可以跟進,最後的結果就是司機雙開App,所以兩個平台上最後能提供的司機數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乘客在高峰期、熱門地段使用這兩款App中的任何一款打車,其實叫車速度都會差不多。

有一篇文章說:美團打車可以跟平台上的吃喝玩樂相結合,包辦了一個人走出家門後的所有生活,他認為滴滴必敗的理由是:“沒有人是為了打車才出門的”。

呃,怎麼說呢,這句看似正確的話其實就跟“沒有人是為了呼吸才活著的”是一樣的正確的廢話,如果這種場景結合是殺手鐧的話,百度早就統治世界了。

打車大戰到後期真正拼的是什麼?

我認為是從根本上解決運力不足的能力。

就現有的出行供需雙方做流量匹配這件事,幾年前打車大戰時就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這不是什麼核心能力,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本質。 為什麼這幾年大家覺得滴滴的服務質量沒有提升,就是因為這個問題還沒有突破,而因為一些政策監管的趨嚴,部分城市的運力有所下降導致的。

所以你看到滴滴在做順風車,做共享汽車,做無人駕駛,投資車和家,都是試圖從根本上去解決運力不足的問題。 而美團打車目前還是在做流量匹配的生意,如果大家都往解決運力這個方向撲的話,我至少認為滴滴是更有優勢的,畢竟做產業鏈的深度除了大量資金投入之外,還需要 時間的積累。

總結一下:雖然從開局來看,滴滴在聲勢上已經輸了,滴滴感覺明顯一段時間沒有打仗了,什麼動作都慢了好幾拍,但是這樣就斷言美團必勝還為時過早。 至少你看到了這一次美團動用了大量PR資源,這在美團過去幾場大戰時是不多的,說明美團其實也是外松內緊。

既然大家都是吃瓜群眾,就搬個小板凳好好看熱鬧唄,希望美團和滴滴給我們貢獻一場足以載入商學院案例庫的經典商戰。

p.s.: 我在新美大有不少熟人,這一篇文章只是個人對戰局的評論,並無褒貶任何一方之意。

利益相關: 我們跟新美大在醫美領域有一些競爭關係,不敢說自己完全客觀。

 

作者:金星

來源:https://m.iyiou.com/p/68989

本文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億歐網,作者@金星

題圖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這麼多寫美團滴滴打車之戰的文章,一篇寫到點上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