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短視頻APP的對戰,到最後總有一輸一贏。 到現在,抖音在興起,而快手卻逐漸在走下坡路。
“南抖音,北快手” 是大家對這兩款短視頻APP的基礎認知,但二者的產品理念不同,流量的天平逐漸傾斜。
先來看一組 抖音 的數據:吳佳煜550多萬粉絲,費啟鳴1335萬粉絲,外國小哥itzGennyB 389萬粉絲,技術流黑臉V 830多萬粉絲,張欣堯870多萬粉絲等。
500萬粉絲以上的紅人,廣告費可達百萬,生活比明星還滋潤。
一、快手
而快手更偏向於草根文化,沒有針對頭部大V的扶持政策,而是每個人都有平等的露面機會。
快手合夥人程一笑曾說過:
堅決不做轉發,轉發很容易火,只要發一個內容,一定能展示出來,這是個平等的邏輯,一旦轉發,頭部效應就會很明顯,沒辦法讓每個人公平地被看到。
所以,快手沒有明星導向,不捧紅人,只做一隻“隱形”的手。
恰恰是這種不刻意扶持頭部紅人的產品原則,導致快手上大部分大V開始落戶抖音。
在一些曾經的快手紅人看來,以前的快手和現在的抖音差別不大,雖然沒有這麼潮,但一點也不low,包括快手上的 “社會搖” 也不是現在這樣的。
事實上,快手的分發機制使得用戶內容質量變得權重極高,而用戶本身粉絲數量的權重則相對較低。 快手官方認為:當流量與內容嚴格掛鉤,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也能促進平台活躍度和創造力。
長期得不到推薦,大V就開始慢慢離開快手。 後來就興起了一批唱MC的,以及覺得生吃***就能獲得關注的視頻, 內容環境在變化,紅人們開始尋找新的平台了。
二、抖 音
如果說2017年的春節屬於快手, “老鐵雙擊666” 變成刷屏金句,那麼2018的春節可以說是屬於抖音的: 海草舞、C哩C哩、手勢舞等, 讓抖音在今年春節期間迎來新的數據高峰。
2017年3月,“抖音”這個名字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靠的是相聲演員岳雲鵬在個人微博上的曝光,隨後幾個月抖音聯合鹿晗等明星進行推廣,獲得了第一 批種子用戶。
我們可以將明星的行為看做是單純的商業行為,抖音上更大的流量應該來自於紅人。
2017年年中, 吳佳煜 還是北京某醫院的口腔臨床醫生,最初在朋友圈看到抖音,覺得是一個很有意思的APP,而當自己發完第一條抖音視頻後,被吳克群在微博上轉發了!
此後花在抖音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兩個月之後粉絲達150多萬,於是她辭去了牙醫的工作,專心創作短視頻。
模特 郭芯榕 玩抖音四五個月了,收穫了48萬粉絲。 她沒有經紀公司,全憑自己摸索,慢慢發現只有精心製作的視頻才能在抖音上獲得更大傳播。 好的光源、角度和背景,一個15秒的視頻有時需要拍一個多小時,反复拍十幾二十遍。
有一個視頻獲得了千萬的播放量,一天漲了10萬粉絲,一些護膚品牌找她在抖音投放廣告。 同時,她發現小有名氣之後,微博的粉絲也從2萬漲到了7萬。
隨著平台的紅人越來越多,抖音已經開始配備專門的小編管理,頭部的紅人已經有類似於“ 經紀人 ”的角色幫助他們接商業合作。
在商業變現之外,給到足夠的曝光量,也是紅人看中這個平台的原因。 誕生於頭條體系內的抖音擁有的第一件秘密武器就是“ 智能分發 ”。
業內大部分人的感受是:相比其他平台,抖音在採取強運營的措施,並有 流量池 概念。
這是一個 層層疊加 的機制,如果視頻夠優秀,平台就會自動給到10萬播放量級,100萬播放量級,依次上升的流量池,每上一層都是根據視頻在原有流量池中的表現決定的, 包括:點贊、關注、評論、轉發等。
從素人到紅人,然後再到演員或者明星,流量是變現之外的另一關鍵工具。
例如: 費啟鳴 簽約了導演貓的樹的公司,未來可能會拍一些影視作品。
由此,我們也越發能夠看到這些從抖音發蹟的紅人們,並不甘於混跡抖音,他們身上往往具備成為偶像的:顏值、氣質、撩粉技能,同時更接地氣、有親和力, 他們能否激發出更大的發展潛力、商業價值,有專業團隊、強勢資源的加持,一切皆有可能。
其實,抖音也在改變,逐漸弱化短視頻中的音樂元素,更加適用於大眾創作,吃雞的賬號也能在抖音上積累百萬粉絲。
抖音嘗試過與MCN機構簽獨家協議,只要粉絲在 100萬 以上,除了提供資源曝光的指環以外,抖音保證每個月接 3單 以上廣告,並給 保底費5000 但在獨家這個層面上,5000元保底顯然比較低。
希望抖音平台能夠繼續壯大,在未來搭建一種網絡生態,讓大家都能賺到錢!
作者:Nice晴之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cfb42da87e14
本文由 @Nice晴之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