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日本海底打撈出3艘沉船,揭秘了當年蒙古東征日本失敗的真正原因

南宋時期,北方草原上出現了一位軍事奇才,這個人就是鐵木真,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后對外發動戰爭,數幾年來南征北戰消滅了許多政權,例如西夏、金國,大半個亞洲版圖都被他收入囊中。

30多年后,他的子孫忽必烈前赴后繼,率軍入主了中原王朝,開辟了蒙古人的統治時代。元朝建立初期,強大的蒙古帝國決定對日本發動征戰,雖然小小的島國不敵強大的蒙古軍隊,但忽必烈卻始終未能征服日本。

對于蒙古大軍東征日本失敗的因素一直都是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就在上世紀末,日本打撈了3艘當年蒙古軍隊的船只殘骸,經過對戰船的探究后發現,終于揭開了當年蒙古軍隊東征日本失敗的原因。

當時蒙古人已經征服了朝鮮,他們在朝鮮當地強征了許多民力用于打造戰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打造了近1000艘戰船。忻都被任命為當時東征日本的主帥,他率領3萬精銳部隊從朝鮮半島出發,大軍坐船一直來到了日本。

雖然蒙古大軍的騎兵很強悍,可是水軍力量同樣不容小覷,蒙古大軍僅僅用了幾天時間就已經先后占領了日本的壹岐島、陸福岡等地,當時距離日本大宰相府很近了。對于蒙古大軍而言,勝利近在咫尺。

雖然蒙古大軍節節勝利,可是由于對日本本土環境很陌生,他們并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先行退回船上養精蓄銳。次日,日本集結10萬大軍對蒙古軍隊發起攻擊,可是即便數量占優的日本軍隊卻也全軍覆滅。

后來,蒙古人為了避免日本人再次發動偷襲,他們將船駛離海岸。就在這一天夜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天有不測風云,當天晚上暴風驟雨,許多船只都被掀翻,3萬軍隊損失慘重,死亡人數近達一半,整個海面上都是蒙古戰船的殘骸,史稱“文永之役”。

當時忽必烈始終認為蒙古軍隊之所以會失敗完全是受制于臺風的影響,所以他決定重振旗鼓,數年后再次東征日本。第二次東征日本是在6年后,忽必烈派遣4萬精銳部隊以及10萬雜牌軍向日本征戰。

不過這一次日本人早已有所防范,他們在海岸線加強了軍事部署,蒙古軍隊抵達日本后已經無法像第一次那樣如魚得水。在日本海岸激戰了一個多月后一直未能順利登陸,后來,再一次遭遇了臺風影響,對于蒙古人而言,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

經歷臺風后,蒙古軍隊再次損失慘重,剩余的兵力也根本無法征戰日本。后來,元朝內部根基未穩,中原地區仍有南宋殘余勢力發生叛亂,忽必烈無法同時兼顧,只能放棄東征日本的計劃。

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受了臺風影響,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日本臺風的破壞力真的那么強大嗎?就在上世紀末,日本人在蒙古人當年沉船的海底打撈了幾艘當年征戰日本的戰船,他們在船上發現了“川船”的字樣。

那么這2個字能說明什么呢?原來這是中國古代普通河船的標識,在蒙古大軍的戰船上出現這2個字說明當年忽必烈為了急于求成,命人在短時間內打造船只,所使用的材料都是舊船的材料,工程也都是草草了事。這些戰船并不具備抵抗強臺風的能力,所以當遭遇日本強臺風的時候,蒙古大軍也就難逃災難了。

所以忽必烈東征日本會失敗,最主要是因為急于求成,在短時間內打造的戰船并非堅不可摧。日本的臺風是可控因素,可卻因為低質的船只導致在各方面都占優的蒙古軍隊無法抵擋天災,最終喪失了東征日本的絕好機會。

版權注明:本文由作者“小升哥說歷史”原創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日本海底打撈出3艘沉船,揭秘了當年蒙古東征日本失敗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