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自然是沒有洗衣粉這種東西,這要等到1907年才由德國的漢高公司(Henkel)所發明。
但是,古人也有自己的小智慧,他們會在洗衣服時加入有去污能力的東西。
最簡單的去污劑就是草木灰了。
正如《禮記·內則》有云: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澣。
這里所提到的灰,其實就是草木灰。草木灰是指植物燃燒后的灰燼,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鉀(K2CO3),這是一種強堿弱酸鹽,在水解時能夠生產堿,加熱可促進水解。油污物質在熱堿性溶液中能夠生成可溶性物質,最終實現去污效果。
因此,草木灰在古代是非常常見去污劑。
有時候配合草木灰使用的還有蚌殼灰、貝殼灰。
例如,先秦科技著作《考工記》指出:練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蜃。
蜃就是指貝殼、蚌殼的灰。貝殼、蚌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灼燒后與有草木灰的水溶液混合,會依據如下化學方程式發生反應:
1、CaCO3=CaO+CO2(高溫)
2、CaO+H2O=Ca(OH)2
3、Ca(OH)2+k2CO3=CaCO3(沉淀)+2KOH
最終生成的氫氧化鉀(KOH)是一種強效的漂白劑。古人用這種方式來繅絲,可以指絲綢表明更為光滑柔軟。
當然啦,洗衣服是古代窮人的做法。對于皇帝而言,龍袍多是不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