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秦朝古墓出土一件戰甲,專家用顯微鏡觀察后驚嘆:難以超越的技藝

在中國一眾帝王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其殘暴而被后人所熟知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秦始皇。至于他有多兇殘,我們且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的親人的:他逼死了自己的父親,后來又將自己的生母打入冷宮,之后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所有兄弟,這就是他的親人的下場。

對待自己最為親近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百姓呢?當時他與大臣一起制定了嚴格的律法,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百姓都因為害怕而不敢有什么動作,可暗地里卻催生了許多不穩定的種子。他苛刻地對待百姓,最終導致計劃中存在萬世的秦朝短命而終。

然而隨著史料越來越完善,人們看待歷史的眼光也逐漸的多元化,我們不能一味地揪住他殘暴的特點,而忽略了他的雄才。確實,他也為當時的百姓,甚至是后世的人們做出了不少貢獻,單就統一文字、度量衡這些措施,就使得百姓獲益不少。應該說他的很多策略,影響了后來中國的整個封建社會。

秦始皇從剛登上九五那時起,就一點兒也沒耽誤地為自己準備身后事了,而那個時候,他才僅僅13歲。如果按照今天人們的看法,可能會覺得很忌諱–一個孩子,為什么早早地為自己修建陵墓呢?那是因為當時的人對待死亡的看法與今天的我們不同,他們不認為死亡是一場終結,反而是另一個開始。

因此他們在自己還能控制權勢的時候,都會早早地為自己準備死后的事情。也是因為這樣的認識存在,所以那時候的顯貴才會極盡奢華地進行陪葬,很多隨葬的東西放在當時都是非常珍貴的,原因就是想繼續享受生時的富足生活。

而這些文物到了今天,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沖刷,就更加珍貴了,對于我們研究古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惜的是,正是由于陪葬物品的豐厚,才吸引形成了一個時代不缺的行業–盜墓者。

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盜,秦始皇想了很多主意。他命人在自己的陵墓周圍布滿水銀,經過多年的歲月,這些水銀早就滲透到了墓中,因此挖掘的人常常還沒有接觸到關鍵的地方,就會出現各種中毒現象。

除此之外,一生征戰的秦始皇對墓墻的要求也是非常高。大家知道,秦時的律法非常嚴明,一個人犯罪了,動不動就是株連,而且在審理和執刑的時候還有各種折磨人的手段。在修建墓墻時,當時是以泥土與糯米混合作為原材料,建造時每一段都明確工人與監工。

建成之后,他就命人在墻下百米的地方往墻上射箭,如果箭射到墻上,有灰塵落下來,那么這一段的工人和監工都要被打一頓,之后再推到重建;如果箭射到墻上,墻體受損出現痕跡了,那工人和監工只能被砍頭了。于此類似的考核辦法還有很多,當時為他修建陵墓的人數接近80萬,每一個人每天都在這樣的擔驚受怕中工作,一直到37年才完成了這一項巨大的工程,而且隨后還有很多參與設計的關鍵人員被迫殉葬。

一直到今天,雖然科技進步,但是我們仍然無法用現有的科學解決始皇陵中文物快速被氧化的問題,也就是這個原因,這項挖掘工作一直都無法繼續開展。不過專家多年來一直在為此努力,期間還是有不少成果的。比如曾經出土的一件勾啄兵器,就讓專家們大為驚嘆。

這件兵器呈現彎鉤狀,鋒利程度就不必說了,關鍵在它上面還有小字備注,翻譯過來我們得知,這行小字記載的是這件兵器的打造者、打造年限、使用者等信息,可以想象的是,這些備注的作用就是,如果使用的時候出現了什么問題,方便對責任人進行追蹤,管理體制那是相當的先進了。

另外還有一件出土的盔甲,這可不是一般的戰衣而已。專家用顯微鏡自己觀察,才發現上面布滿了細細的絲線,如果用肉眼那是幾乎無法分辨的。原來這件盔甲由800多個甲片構成,通過這些絲線進行連接,實在是無法想象在那個時候,這種技術是如何達到的,甚至在現代化的今天,這種極致工藝也難以超越。

如今我們可以在博物館中看到這些文物,在驚嘆當初杰作的同時,不知道又耗費了當時多少人的心血呢?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秦朝古墓出土一件戰甲,專家用顯微鏡觀察后驚嘆:難以超越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