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他在用技術的魔法建造著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和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馬斯克另一家公司Space X連續三次發射失敗
「這已經是你連續第三次失敗了,你想過放棄嗎?」 「從來沒有。」 「為什麼不放棄呢?」 「我從不放棄。」
這段對話發生在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第三次發射火箭失敗後,此時身為CEO和總設計師的馬斯克捉襟見肘,正為籌備第四次火箭發射的資金侷促不安。
這位被譽為「硅谷鋼鐵俠」的人執拗專注、渴望成功,可媒體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如果失敗了怎麼辦?」馬斯克總是猶豫著給不出答案, 唯一的迴應是:「失敗了,也就這樣了……」 他似乎不願意去想失敗了怎麼辦,而是在別人勸他放棄的時候,堅決地說不。
天馬行空
渴望成功
馬斯克是地球毀滅論的信奉者,他天馬行空,致力於革新航天技術,夢想將人類打造成為跨行星物種,發展太空文明。2002年,馬斯克成立了Space X,他自嘲當時公司只有一張地毯和一支墨西哥流浪樂隊,那時的自己像個舞蹈機器。後來這位連續創業的明星不斷出席各大媒體平臺,用一個多小時詳細地闡述太空移民為什麼選擇火星,而不是月球,Space X火箭為何如此設計的原理,似乎在勸說別人相信他的「天方夜譚」。
很多人認為造火箭太瘋狂了,包括馬斯克的朋友,於是有朋友專門給他蒐集了一系列火箭爆炸的視訊,好讓他趁早放棄這個不現實的想法。 可馬斯克篤定、專制、堅持,對於自己相信的事情,他從不妥協和讓步。
就像當他體驗到4.9秒加速到時速60英里的電動汽車時,這種絕妙的體驗讓他堅定地認為電動汽車將會是一個受人追捧的創新專案,於是便有了後來的特斯拉。
「為什麼要選擇它?」
「因為即使不可能成功,它也值得嘗試去做。有些重要的事情,我們必須爲了未來的美好而做。」——伊隆·馬斯克
馬斯克雖是特斯拉的靈魂人物,但特斯拉的創始團隊卻另有他人,特斯拉這個名字是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在與妻子在迪士尼約會的時候想到的,後來馬斯克以650萬美元入股了特斯拉,以董事長的身份成了實際控制人。後來馬丁·艾伯哈德因為在管理方式和經營手段上與馬斯克發生了分歧,二人不歡而散,特斯拉董事會決定撤銷馬丁·艾伯哈德CEO的職位,最後這位「特斯拉之父」馬丁·艾伯哈德選擇退出特斯拉,而後的一段時間,特斯拉先後失去了一大批早期員工,而外界將大多數原因歸罪於馬斯克的獨斷專行。
早期員工的流失並沒有讓特斯拉一蹶不振,明星創業者馬斯克自帶光環,加上特斯拉別具一格的造車理念,足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特斯拉。 當邁過了人才危機後,特斯拉轉身陷入了噩夢般的資金危機。
2008年的馬斯克應該不曾為錢如此焦慮過。他絕大部分資產都投進了特斯拉和Space X上,哪怕與妻子離婚時,這個億萬富翁都無法滿足妻子合理的財產分配請求,甚至聲稱:「我要將最後一分錢花在公司上。」
時值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經濟大幅衰退,大型汽車製造商尚且艱難度日,何況是一個初出茅廬、不自量力、看不到前景的電動車企業,特斯拉麪臨嚴重的資金不足,馬斯克另一家公司Space X連續三次發射失敗,資金已不足以支撐其啟動第四次,馬斯克身陷兩難之地,可他手頭的資金只能救其中一家。
於是馬斯克一邊積極爭取Space X與NASA一筆16億美元的合作,一邊跟企圖將馬斯克趁機趕出特斯拉、重組資產的投資方較量,一邊在整理自己所有的資產全部投入到特斯拉,馬斯克曾接受採訪時說, 「2008年聖誕節前的一個星期天,這是我離精神崩潰最近的一次。」
Space X拿下了與NASA的合作,特斯拉也挺過了艱難的2008年。2009年,特斯拉以10%的股份獲得了戴姆勒5000萬美元的投資,2010年, 馬斯克爲了拿到更高額度的融資,於是他在當年6月選擇將特斯拉推上了納斯達克, 這個做法實則是風險巨大的,長期虧損的特斯拉能讓看好的投資人樂觀多久呢?
這個沒有定論。但馬斯克信心十足。
所謂創業
就是嚼著玻璃,凝視著深淵
2010年5月,特斯拉擁有了自己的工廠,這是1984年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聯合建立的汽車製造公司NUMMI,由於經濟問題,通用汽車和豐田先後放棄了這座工廠,特斯拉便以4200萬美元收購了這家市值曾達10億美元的工廠。 不僅如此,特斯拉還以2.5%的股份拿到了豐田5000萬美元的投資,這筆交易中,特斯拉是最大的贏家。
2013年,特斯拉口碑急轉直下,幾乎沒有人願意冒著風險花10萬美元購買一輛Model S,眼瞅著訂單量不足以支撐工廠運營,馬斯克遂決定重組公司架構,裁去了一批高管,並強行將公司的500多名員工化身銷售員,舉公司之力提高訂單成交量。
馬斯克這一做法取得了驚人的效果,短短3個月便將瀕臨工廠停產的特斯拉扭虧為盈, 2013年5月,特斯拉宣佈交易額達562億美元,盈利1100萬美元,實現了上市以來第一次的盈利。 此時,馬斯克也打消了為挽救特斯拉將其以60億美元賣身谷歌的決定。
在經歷過核心人員出走、資金焦慮和訂單危機後,特斯拉迎來了產能和交付的考驗。全球只有馬斯克敢拿著消費者的耐心和金錢去造車了,可產能後勁不足,讓市場對特斯拉怨聲載道。即使是逐步提升的產能也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特斯拉手裏超過20萬的未交付訂單儼然一塊燙手的山芋,若無法提升產能、縮短交付日期,恐怕特斯拉的股價就隨著消費者的一聲嘆息下滑了。
不過馬斯克機智地擁抱了中國市場,選擇在中國投資設立了特斯拉第二個超級工廠,不僅提升產能,擴張了市場。重要的是,作為中國新能源領域開放外資股比後的首個外資獨資專案,爲了彰顯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特斯拉入華無疑開啟了綠色通道,也難怪在上海工廠奠基儀式上,馬斯克開心地手舞足蹈。
不過,目前特斯拉最終受爭議的是安全問題。2018年4月,因特定螺栓在寒冷天氣下腐蝕或將造成動力方向盤失靈,特斯拉宣佈召回全球約12.3萬輛Model S;2019年1月,因高田安全氣囊問題,特斯拉在中國發起了約1.4萬輛Model S的召回計劃,成為中國國內首個召回的新能源車企。安全是汽車企業的一道致命題,一不小心,便悄然送命。若不能嚴控安全這一關,造車之路對任何一家車企都是步死棋。
技術是最逼真的魔法
一直以來,特斯拉陷入在各種風波當中,穿過了初創時的鄙夷與嘲諷,渡過了捉襟見肘、瀕臨崩潰的困局,哪怕走過16年時光,依然面臨著潛藏在各處的殺身危機,而馬斯克,正秉持著造最好電動車的信念一直在打怪升級。特斯拉不再是昔日被年產輛50萬的日企瞧不上的小企業了,現在的特斯拉已經從星星之火,變成了一團技術與創新力量的巨大火球。 馬斯克稱之為技術的魔法。
馬斯克是技術信奉者,他不喜歡商業家的標籤,卻強調自己是個瘋狂的「工程師」,從小喜歡科幻的他篤信技術是最逼真的魔法,於是他夢想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城市,幫助人類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一個真正的太空文明,於是便有了Space X,這是第一家能夠運載貨物往返國際空間站的私營企業,並史無前例地完成了將軌道級助推器降落返回陸地和海上平臺。
他在用技術的魔法建造著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和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兩者幾乎是並軌而生,一個上天,一個入地,像極了漫威英雄裡的「鋼鐵俠」,於是有人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