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圓谷英二傳記:特殊攝影技法的根源

​​話說原名圓谷英一的圓谷英二,1923年一氣之下決心離了老家,從此死心塌地投入他的影視人生。

他時隔2年回到東京,但是這年9月份發生了日本史上著名的關東大震災,東京大片廢墟。所以這場大難後,日本的影視業者大多將陣地由東京轉至京都,後來的京都被稱為日本的好萊塢。

2年前英一在國活時,有一同事叫杉山公平,在他的推薦下英一也去了京都。在京都他進了一家影視公司,叫小笠原製片廠,但沒幾天就撒腿跑路了。

什麼情況,這個小笠原製片廠是個叫小笠原明峰的人開的,說是公司其實名不副實,根本不幹經營的事。因為小笠原明峰是華族,就是貴族,他爹是子爵。所謂的小笠原製片廠其實是這麼個性質,公子哥找樂子用的。

影視這個東西,那時怎麼樣也還算是很嶄新的存在。貴族子弟聚會時放電影拍電影玩,就成了新型娛樂專案。就是這麼個製片廠,可把英一嚇得不輕。好在進錯門不是投錯胎,還有機會趕緊轉身奪門而出,還是老老實實回國活吧。

回來國活幹了沒2年,攝影技師杉山公平又來了。他一看這情況哎呀哥們,我推薦你去京都怎麼搞成這樣了,我不是那個意思啊。……好吧這回我不給你指路了,直接帶著你走路。

他又把英一帶到京都,推薦進了自己工作的一家新制片廠,叫衣笠映畫聯盟。


衣笠映畫聯盟的創設者叫衣笠貞之助,這個人成了枝正義郎之後,圓谷英二的影視生涯中又一個影響重大的人。

在1926年4月,當時新成立的映畫聯盟還不叫衣笠映畫聯盟,叫新感覺派映畫聯盟。英一參加了處女作《瘋狂的一頁》的攝影,做杉山的助手。

新感覺派,代表了衣笠腦中構想的事業最理想狀態。這本來是當時文學界的流派,衣笠想將其帶入影視界。這個處女作所依據的原作,就是委託新感覺派的代表者之一川端康成來捉刀的。內容上和技術上,也都和當時的日本電影格格不入。

之前說過,那時日本國產片的主流風氣是粗製濫造的,條件使然,最方便的最氾濫的也就是簡單明瞭的動作戲時代劇。而《瘋狂的一頁》處於異端是因為,第一它是現代劇也沒有動作戲,第二想表達的東西是抽象的,第三表現手法是追求藝術性的。說白了給普通觀眾的感覺那是要不明覺厲的高大上的,它更適合放藝術展上而不是丟電影院裏。

英一當然也沒有多高的藝術素養,內容他不管,就管技術。這片通過攝影技法實現的演出手法,是帶給他衝擊性最大的地方。

這是攝影技師圓谷英二的大名,第一次登上職員表的作品,當時不滿25歲。當然,還以圓谷英一的名義。電影的製作人員不是全部都能上職員表的,只有重要的成員有這待遇。全員列出來,那要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事了。

影片的劇情是各種不明覺厲,不適合娛樂,觀眾不喜歡,我們也不說這個。但是光視覺方面,這個電影在當時完全可以稱得上一場盛宴,使用了大量嶄新前衛的攝影技法,現在看來也足夠驚異。


第一是高速攝影,第二是延時攝影。這倆什麼意思呢,從觀眾的視角來稱呼,視覺效果就是平時說的慢放、快進。這是特殊攝影技法的,基本中的基本。光這2個如今見慣的基本,都值得在特攝技術講解中提到很多。

特殊攝影技法是什麼,就是將來圓谷英二自己簡稱的「特攝」。達成慢放或快進的視覺效果,可不是因為放映機多厲害,而是攝影時已經有意圖地,用特殊的技法來實現這些目的。

第三是多重曝光。數碼攝影機出現前,最基本原始的「影視」這種技術的原理是什麼,是把視覺形象映照在膠片上,叫作攝影下來,所以叫「影片」。

攝影后的膠片要播出來讓人看,就是要顯像,就是俗稱的沖洗膠捲。顯像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是經過曝光,多重曝光能形成影像重疊的視覺效果,還有用作場景切換時的漸入漸出效果,比如這樣的:

第四是蒙太奇技法,比如交叉剪輯和閃回。交叉剪輯是什麼呢,比如不同地點同時發生的場景,把它穿插切換,來告訴觀眾這是雙線甚至多線劇情。

閃回呢,比如這樣,鏡頭裏一個角色拿起一封信看。這時突然切換到一個以前出現過的鏡頭,就一兩秒鐘馬上又切換回來。觀眾就知道哦這是角色的回憶,是在表現角色的心理活動。

這片裡大量的場景切換,時間上過去和現代的來回切換,空間上不同地點的來回切換,甚至現實和幻想間不同世界的來回切換。幾秒的閃回更是頻繁地使用,跟瘋子似的。

啊對了光看電影標題《瘋狂的一頁》沒明說,這片就是以精神病院為舞臺展開的。真要把影視當成文學來表現了,給觀眾猛烈感、衝擊感,簡單說其實就是怎麼花你眼怎麼玩。

第五是斜視鏡頭,準確應該說是斜視鏡頭的雛形。精神病院裏的劇情,所以斜視鏡頭更能給觀眾傳遞瘋狂感、不安感。其實這類演出技法在世界影史上發展起來,應該是在30年代後了。

第六是高速搖拍。搖拍就是高速運動中的物體,你鏡頭得跟著它攝影。成品的影像裡看著,就這個物體是清晰的,周圍的景色都因高速效果而是模糊的。

鏡頭要怎麼高速而且準確地跟上被攝體啊,圓谷英二的小發明,在攝影機上裝個手柄。攝影時,攝影技師單眼窺視著取景器,一手放在手柄上旋轉攝影機來變換角度,這樣就有以靜止狀態攝影高速運動的功能了。

搖拍用的手杆後來也是見慣的配備了,這個其實最初的最初,正是圓谷英二眾多發明中的一小件。


這些攝影技法所達成的效果,是不存在的影像,或是存在也不能輕易見到的影像,這正是特攝的雛形的雛形。這些攝影技法在後年,對於任何一個攝影技師都常識得不能再常識,是最基本的範圍了。

這些彷彿不但沒法跟「特攝」掛上鉤,甚至難以稱作是技法。但這些後來越普通越平常,越說明了當時,使用這些技法的先驅性。

再直白不過的詞語「特攝」,特殊攝影,說到底本質還是攝影。在模型和皮套云云之前,特殊攝影的「特殊」性的根源,正體現於這一類的攝影技法。當然了,這片誕生的時代「特攝」這類的詞語根本不存在,所以世間一般管這個叫,障眼法攝影。

而且還有一點,那時影視還處在無聲時代。所以這樣的演出帶給觀眾的體感,我就更不知道怎麼描述了,英一也不知道怎麼描述了,總之他觀後感就是在天上飛。影片原膠捲已經失事燒燬了,現在看到的都是用殘缺的底片,重新剪輯成的短縮版。好處是新配上了音效,臺詞倒照舊沒有。

這個轉折點,使得影視在英一腦中,正式由技術的概念開始加上藝術的概念。這大概是他大徹大悟的一天,意識到不單人眼所看到的現實可以影像化,人的感覺和幻想也可以影像化!

把幻想影像化!當年枝正義郎交給他的是科學和綱領,現在衣笠教給他的是魔法和夢想。​​​​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圓谷英二傳記:特殊攝影技法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