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丨畫外hoWide(ID howide) 文丨賀煒
2018年共有1923部影片顯示有放映記錄,剔除1365部票房不超過10萬的影片,27個電影節票房記錄,20部無明確上映時間的影片及102部非本年度上映影片後,剩餘409部本年度上映的影片共產生票房579.2億。本文所有的分析基於這409部新片,而非本年度的所有影片。
票房體量
超級大片和大片是市場上的絕對主力
從票房體量的角度,我們可以將409部影片分成7類:超級大片(10億以上)、大片(5-10億)、熱門片(1-5億)、普通片(0.5-1億)、小片(0.1-0.5億)、炮灰片(500-1000萬)、一日游片(500萬及以下)。
超級大片和大片是市場上的絕對主力,16部超級大片貢獻了314.1億票房,佔新片總票房的54.2%。16部大片貢獻票房108.1億,佔新片總票房的18.7%。兩者以不超過一成的影片數量,貢獻超過七成的票房。
熱門片的數量達到了50部,貢獻了19.7%的票房。其他影片雖然數量眾多,但對票房的貢獻很小,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影片都是炮灰片和一日游影片,對大盤沒什麼貢獻。
200部一日游影片產出2.8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僅138萬。這些影片其實不應該採取全國上映的策略,區域發行、分線發行或者直接上網大才是正確的選擇。
各體量影片票房分布如下圖所示:
影片國別
美國片平均票房最高 國產片兩級分化嚴重
若將但凡有中國參與合拍的影片都算國產片,將美國主導的影片算作美國片,日韓主導的影片算作日韓片,剩下的算其他片。那麼,除了289部國產片外,美國片、日韓片和其他片的數量分別為56部,48部和16部。
從票房來看,美國片表現最好,單片平均票房高達3.48億,日韓片最差,單片平均票房僅0.47億。國產片中雖然有很多爛片,但好片也很多,平均票房達到了1.18億。
國產片的兩級分化是比較嚴重的問題,由於國產片要上院線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門檻,影片審查重點關注的是政治正確,對減少炮灰及以下類影片上映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幫助。這些炮灰影片是消耗了行業內大量資本和人力的。要做大做強國產電影,到底是讓資源更多地向頭部影片集中好,還是想辦法提升炮灰影片的平均水平好?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如果將票房體量與影片國別相對照,我們會發現,在熱門及以上影片中美國片佔了29部,大部分都是進口分賬片。在這些票房量級里,國產片只比美國片多了14部。這是為什麼筆者建議大幅增加進口分賬片配額的原因之一,因為進口分賬片票房平均表現比國產片更穩定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擴大配額後進口分賬片的質量和票房表現都可能會下降,但利大於弊。
289部國產片里,有176部是票房不足500萬的一日游影片,占國產片總數的61%。與此對應,只有8部美國片屬於一日游影片,佔美國片總數的14%。64部日韓及其他國家影片中共有16部一日游影片,占該類影片總數的25%。由此可見,無論分賬片還是批片,國外引進的影片質量要更穩定。其實,在國內拍片並不比從國外買片便宜,比較而言,國外買片貌似風險更小。
各國別不同體量影片數量分布如下圖所示:
上映時間
七月份上映新片數最少 炮灰片多集中在年底
2018年平均每個月上映影片34部,比2017年多1部。2月份依然是上映新片最少的月份,僅26部,但同比增加了8部。2018年5月和7月比較異常,分別只上映了25部和24部新片,遠低於2017年的32部和35部。尤其是7月,作為暑期檔的重要月份,上映新片數全年最低,不可理解。2018年12月成了上映新片最多的月份,高達45部,8月和11月上映的影片數也都超過了40部。
除了1月份和10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有超級大片上映,這兩個月沒有超級大片是因為主力影片都趕在元旦節和國慶節前幾天上映了。2月份和8月份的超級大片最多,各有3部。熱門及以上影片數量最多的月份是8月,達12部,最少的是10月份,僅3部,而且票房全部在5億以下。也就是說,許多有一定實力的影片要麼選擇9月底上映廝殺國慶檔,要麼選擇避開10月份,大概是覺得國慶之後觀眾需要一段休整期吧。
年底是炮灰及以下影片集中上映的月份,11月和12月分別上映了26部和28部,其次是6月份,上映了23部。2月份是最良心的月份,僅有11部炮灰及以下影片上映,可能是檔期加持了影片,也可能是炮灰片方自覺躲開了春節檔。
每月新片上映數量如下圖所示:
周五依然是新片最喜歡上映的時間,全年有288部影片選擇在周五上映,佔新片總數的70.4%,比2017年上升了1.9個百分點。有39部新片選擇在周六上映,比2017年多2部。周四上映的影片數量則大幅減少,僅26部,比2017年少11部,應該是受到法定節假日放假時間的影響。2017年周二上映的影片數量明顯高於周日、周一和周三,2018年這種現象消失了,估計是片方意識到周二半價日早已成為昨日黃花。
周二上映的影片中90%以上是炮灰及以下影片,周一和周五上映的影片只有半數是炮灰,其他日子上映的影片炮灰率都在2/3左右。同時,周二上映的影片平均票房只有240萬,遠低於其他時間上映的影片。
影片類型
喜劇片票房增長喜人 愛情片表現乏力
劇情片依然是影片數量最多的一類,達118部,比2017年多出52部,共產生票房85.6億,平均單片票房僅0.73億,表現並不算好。
喜劇片的數量保持穩定,2018年共上映67部,比2017年多兩部,產生票房143.3億,比2017年多57.8億,平均單片票房也達到了2.1億,可見喜劇還是國內觀眾喜聞樂見的影片類型。動作片雖然數量僅54部,但產出票房高達237.1億,是票房產出最高的類型片。動作片的單片平均票房達到了4.39億,同比多出0.14億,可見就算沒有《戰狼2》加持,動作片依舊堅挺。
與2017年區別最大的是2018年愛情片乏力,無論數量和質量都不及2017年。2018年上映的愛情片僅32部,同比腰斬,單片平均票房也僅有0.65億。藝術、懸疑、災難和戰爭片是片方盡量避開的影片類型,一共只有6部。驚悚和恐怖片共有28部,單片平均票房0.12億,同比微降,這類影片票房一直比較低。紀錄片的數量保持穩定,共產出票房5.3億,單片平均票房達到了0.35億,算是不錯的成績。
動畫片數量繼續增加,高達66部,同比增加17部。動畫片是除劇情和喜劇片之外數量最多的類型片,其平均票房與愛情片持平。2018年上映的科幻片和奇幻片不多,合計只有23部,比2017年少了10部,所幸它們的質量都不錯,單片平均票房接近2億。
2018年類型片數量分布如下圖所示:
平均票價
略高於平均票價的影片貢獻票房最多
均價最高的影片是《地層深處》,雖然票房只有73.8萬,但均價達到了61.7元。《旅行吧!井底蛙》是另一個票房低均價高的影片,均價高達57.8元。均價超過40元的影片共10部,同比減少9部,這些影片票房全部不過億,《浴血廣昌》是其中票房最高的。
超低票價的影片也不多,均價低於25元的影片只有16部,全為國產片。《梭哈人生》以17.1元的均價排在最後。這些影片中票房最高的是《開學季》,為137萬。大量影片的均價位於25-30元之間,數量多達127部,但它們只產生了7.3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低至572萬,接近炮灰級別。
2018年全國的平均票價是32.9元,但是均價低於32元的影片總數達到了305部,佔新片總數的74.6%,共產出票房70.8億,佔新片票房的12.2%。34-40元是主流影片的均價範圍,94部影片共產出452.6億票房,佔新片總票房的78.1%。其中,34-36元是最主流的價格區間,共有影片60部,產出票房233.9億。
一線城市國產片的最低限價大多在30-35元,二線城市在30元左右,三線及以下城市在25-30元。以此觀之,大多數票房較好的影片,其均價都超過了最低限價。許多大片的均價都在36-40元區間,明顯高於最低限價,即使是最低限價很低的進口片也是如此,如《復聯3》等。這說明就算沒有最低限價,市場機制也能很好地發揮作用,讓大片擁有高票價。因此,降低國產片的最低限價並不會對大片票房帶來負面影響,但對中小影院而言,卻極其有利。
2月份和7月份通常是高價影片(34-40元)上映較多的月份,高價影片數量占當月上映影片總數的比例超過30%。4月、5月、6月和10月上映的高價影片較少,不足當月上映影片總數的15%。低價影片(25-30元)的上映比較均勻,從數量上看,6月和11月上映的低價影片較多,均超過15部。從比例上看,5月、6月和11月上映的低價影片較多,均超過了35%。
各價格區間影片數量如下圖所示:
場均人次
場均人次與影片票房關係不大
場均人次最高的影片是《四個春天》,達66人/場,《浴血廣昌》以65人/場緊隨其後。場均人次在40人/場以上的影片共11部,只有《捉妖記2》和《地球最後的夜晚》票房過億。30-40人/場區間的影片共11部,除春節檔的3部大片(《紅海》《唐探2》和《女兒國》)外,另外8部影片票房均不過千萬。
《復聯3》《毒液》《海王》等好萊塢大片的場均人次都不超過20人/場,這與國產大片的場均人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好萊塢大片比較難擠進春節檔、國慶檔和暑期檔等熱門檔期。如果允許好萊塢大片和國產大片在熱門檔期同場競技,國內電影票房可能會再上一個台階。
長線放映的口碑佳片,其場均人次也可能比較低,如《無名之輩》和《超時空同居》,場均人次只有12人左右。靠營銷抓流量但口碑不佳的影片,其場均人次也可能會比較高,如《地球》的場均人次高達57.7人/場(還沒下映也是重要原因),《愛情公寓》也達到了27.6人/場,超過很多好萊塢大片。由此可見,場均人次與影片票房的相關性不大,與上映檔期的相關性可能更大一些。
各場均人次區間影片數量如下圖所示:
首周票房
爆款影片更依賴首周之後的長尾票房
首周票房是指影片上映首日至當周日的票房之和,由於70%的影片都在周五上映,所以大部分影片的首周票房代表的是周五至周日三天的票房之和。首周票房是影院判斷影片走勢和決定後期排片策略的重要參考。
《復聯3》《捉妖記2》和《葯神》的首周票房都超過了10億,分別為12.1、12和11.7億,《唐探2》的首周票房也高達9.9億,它們都是首周票房與總票房正相關的例子。其中《捉妖2》和《復聯3》的首周票房超過了總票房的50%,《葯神》和《唐探2》的首周票房佔比也達到了38%和29%。理論上講,30%-50%的首周票房佔比是比較正常的水平。
首周票房佔比很高的影片通常是小片,因為它們首周后通常就沒有場次了。37部首周票房佔比超過80%的影片中,只有3部票房過億,分別為《愛情公寓》《地球最後的夜晚》和《歐洲攻略》。
首周票房佔比超過60%的影片共有164部,僅有18部票房過億,沒有1部票房超過10億。《黑豹》《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和《環太平洋2》是這類影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類型。
首周票房佔比低於20%的影片有63部,其中票房過億的只有11部,其他大多數票房不足千萬。在11部過億的影片中,《紅海行動》《無問西東》《無名之輩》和《無雙》這種口碑佳片赫然在列。當然,《李茶的姑媽》和《胖子行動隊》也在裡面,純粹是因為他們在周日上映,與影片質量無關。
如果考慮到上映時間的影響,首周票房佔比在較大程度上能反應影片的質量。如果影院經理能很好地掌握各類影片的首周票房佔比規律,就能較好地預估影片的總票房,以及影片在生命周期內的票房走勢。這能有效地幫助他們確定影片的排片策略。
各首周票房佔比區間影片數量如下圖所示:
結語
2018年國產片強勢 類型更多元
縱觀全年,最明顯的特徵是國產片強勢,無論從數量、票房還是口碑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多項數據全面超越進口片。同時,影片類型也變得更多元,在喜劇和動作片保持強勢的前提下,動畫片和紀錄片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另外,前兩年超級英雄電影的頹勢在2018年得以改觀,無論是續集還是新英雄首秀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和口碑。
影片方面,現階段的主要問題是,市場對好電影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國產片的產量目前還跟不上來,對進口片的限制也未開放,就阻礙了票房體量的進一步擴大。另外,影片首映時間越來越集中在周五也是件值得憂慮的事情,如果能有更好的影片檔期協調機制,也許能提升銀幕和座位的利用率。
(註:數據來源於電影局公開數據。部分數據來源藝恩,或有偏差。)
編輯 | 刀疤狐、翰光
設計 | 麥穗
附表一:票房前100名影片名單
原文標題:2018中國電影市場年報【影片篇】丨畫外hoWide
責編 | 妙脆角
主編 | 劉江平
E N D
往日精彩內容
▽
影視宣傳、轉載聯繫 ◇ bianjubang002
編劇經紀、劇本經紀業務聯繫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台
▽
今日頭條 | 搜狐自媒體 | 百家號|微博|豆瓣
|知乎 | 簡書| 一點資訊| 企鵝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