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自然生態攝影師用影像保護環境

文章摘要: 滇金絲猴 中國瀕危原生物種綠孔雀   中國自然生態攝影人在鏡頭內講述著中國的生態故事中國自然生態攝影與自然生態保護

​​由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和組織的2017年第51屆野生動物攝影大賽中,一張海馬尾巴纏繞著塑料棉花棒的照片引起注意。照片突出了野生動物的脆弱性,喚醒了人們正視料廢棄物對海洋造成的巨大威脅,人類必須停止成為自然生態的破壞者。

纏繞著棉花棒的海馬

 

自然生態攝影常常把人們帶進大自然的奇妙世界,通過攝影講述生物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間的關係,涵蓋了從植物到鳥類、昆蟲以及成群的野生動物寫真,涉及的範圍很廣。與普通攝影師相比,自然生態攝影師們深入森林、溼地、高原、海洋、沙漠,將鏡頭對準了自然生態原貌與野生珍稀動植物,希望用鏡頭下的自然美景和可愛生靈,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護自然、珍愛動物的行列中。他們因拍攝而成為自然生態的專家、學者,走出鏡頭,走進自然,並自發成為保護環境的志願者。自然生態攝影師充分發揮攝影的力量,用影像傳遞並影響大眾的環保理念,承擔起保護生態,愛護自然的社會責任。

 

在加拿大卑詩省有個大熊雨林,有人說是世界上最後一片完好的溫帶遠古原始森林,曾經被國家地理雜誌列為全球必去的20個目的地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完整未被破壞的溫帶雨林,這裏有讓人歎爲觀止的生物物種,也是稀有的科默德熊(靈熊)棲息地。獨特的科默德熊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官方哺乳動物的代表,牠們是黑熊的亞種。生長在該地區的10%的黑熊攜帶著一種隱性基因,皮毛呈現天然的白色,全世界僅在此地才能見到。自然生態攝影師黛西•吉拉迪尼(Daisy Gilardini)於2011年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白靈熊的時候,感覺非常震撼。當她發現有建造一條穿越森林的管道的計劃,會對此自然棲息地造成負面影響,便開始記錄這一區域的狀態。她的《卡莫德熊》白靈熊照片更是贏得了「2017 Windland Smith Rice 大自然最佳攝影獎」圖片故事類大獎。吉拉迪尼在致詞中提到:「攝影不只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最重要、最強大的通訊工具之一。」她把保育作為一種使命納入作為攝影師的職業生涯中,並幫助人們提高保護生態系統和珍稀動物的意識。

黛西•吉拉迪尼的《卡莫德熊》

 

自然生態攝影師以「綠色鏡頭」向公眾傳播生態文化,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醒覺意識。根據2016年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8萬多個物種中有大約30%正受絕種威脅,這樣不但減少生物多樣性,更會令整個生態系統變得不穩定。這些瀕臨絕種動物面對生態環境被破壞、同類被殘害等問題,人類可說是罪魁禍首。英國攝影師蒂姆·弗拉克(Tim Flach)花了20個月拍攝和6個月整理照片,選出180張相片結合成《Endangered》相集。照片集中在動物的表情,希望人們在直視它們的眼睛和心靈的同時將人與動物連繫起來。

 

英國攝影師蒂姆·弗拉克的《Endangered》相集照片

 

自然生態攝影在中國盛行得益於當前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進步。因為經濟快速發展與環保理念的普及,使更多人有能力投資攝影愛好,將鏡頭對準自然生態的攝影人越來越多。從事自然生態攝影的一般有幾類人:專業攝影師、攝影愛好者、生態研究人員和一線的保護工作者,其中一位用手中的相機為中國生態文明貢獻自己力量的是奚志農。奚志農是名野生動物攝影家和環保主義者,是第一個獲得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瀕危物種大獎的中國攝影師,也是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第一位中國成員,「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自1992年開始,他多次進入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鮮為人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山精靈」滇金絲猴帶進了公眾的視野,保住了它們所棲息的一片原始森林免遭砍伐。1997年,奚志農首次報導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以及「野犛牛隊」為保護藏羚羊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引起國內外公眾對長江源頭生態及藏羚羊保護的關注。2005年他創辦的「野性中國」開始實際運作,致力於記錄中國的瀕危物種和自然環境的變遷,提高公眾和政府對自然保護的重視。

 

「雪山精靈」滇金絲猴

中國瀕危原生物種綠孔雀

 

中國自然生態攝影人在鏡頭內講述著中國的生態故事,照片之外,他們展現著對於生態保護的思考。發起了「自然影像中國」、同時也是中國林業生態攝影協會會長的陳建偉,集合了很大一批中國優秀的自然生態攝影師,希望公眾與社會更多的關注生態攝影。今年31日「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巨集」影集首發儀式在雲南芒市舉行,影集彙集了近50名國內外優秀自然生態攝影師經過一年的艱辛努力、勞動汗水和智慧結晶,為德巨集州獲得了大量高質量的珍稀野生物種影像資料,也首次獲得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灰腹角雉的野外高清晰影象。陳建偉說:「中國太需要這些人了,世界也太需要了。」

 

「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巨集」影集發行

 

去年12月,由中國攝影出版社主辦的「中國自然生態攝影與自然生態保護」座談會在三門峽舉行。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指出,自然生態攝影師對國家生態文明的建設發揮極大作用。他們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還有勇敢和奉獻的精神,傾心投入自然生態攝影,用相機記錄和讚美自然、發現和探索自然、展現物種多樣性、揭示生態環境的變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值得尊敬。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一個最具恆久討論價值的話題。多次被《美國國家地理》、《生活》、《奧德邦》、《史密森尼》、《自然史》、《美國攝影》等著名雜誌刊登大量野生動物攝影作品的托馬斯•邁格森(Thomas Mangelsen),用鏡頭記錄純粹的自然長達幾十年。他的第一本影集《自然影像》為大部分中國攝影愛好者所熟悉,涵蓋了200多張地球上最罕見動物的精美照片,還附有文字說明照片背後的故事。他希望用自己的照片呼籲人類尊重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意識到生態平衡和多樣化的重要性,共同保護我們脆弱的地球。下次當我們在欣賞自然生態攝影師的作品時,也好好的感受攝影師每幅心血結晶中飽含的對於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的崇敬和熱愛。

 ​​​​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自然生態攝影師用影像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