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居然從二手市場淘來的

文章摘要: 1970年上海照相機廠生產的海鷗DF—AB與其他展品相比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裏藏著中國相機的許多

​​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居然從二手市場淘來的

在這裏,看一臺臺 穿越時光的老相機

探訪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

IT時報記者 吳雨欣 攝影報道

從膠片相機到數碼相機,從黑白到彩色,相機記錄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喜怒哀樂因此被定格下來。想了解中國照相機制作的發展史,飽覽Leica(徠卡)、Rolleiflex(祿來福來)等世界知名品牌的古董級機型,安福路300號的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是能引發中國一代攝影人集體回憶的地方。

來安福路看話劇、光顧各式各樣的小資店鋪是上海人一種時髦的生活方式,現在的安福路邊,梧桐樹已經泛黃,樹葉飄落在腳下,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12月4日,《IT時報》記者與上海IG映界影像藝術創辦人、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館長王驊的採訪就約在這裏。

這條馬路藏著歷史和傳奇,藏著數百臺絕版國貨相機、藏著唯一遺存的海鷗傳統相機裝備生產線……在王驊眼裏,一臺臺的「Made in China」象徵着一座座中國製造的里程碑。

國產相機的「第一」都在這裏

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是三位攝影愛好者的情懷釋放,他們蒐羅各式各樣的老相機,向公眾免費開放參觀。

館長王驊負責管理工作,博物館從重慶南路搬至安福路後,王驊又在博物館的樓下開了一間咖啡廳,希望公眾在參觀之後到咖啡廳坐坐,聊聊相機與攝影。王驊向《IT時報》記者介紹,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裏藏著中國相機的許多「第一」,中國的第一臺照相機——北京照相機廠生產的「大來135」、中國第一臺單反相機——上海照相機廠出品的「上海DF」、上海照相機廠第一臺相機—— 「上海58-1型」等都在館內。

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中國曾有諸多相機品牌,以至於博物館特意闢出一塊展區,展示建國後34個相機生產廠家的代表作。即使隔著玻璃,也可以看見歲月在老相機上留下的斑斑痕跡。

「當時還是計劃經濟時代,許多省市都有照相機廠,雖然小廠沒有研發能力,但國家會把圖紙給各廠,分配這個廠生產千臺,另一個廠生產萬臺,品牌不一樣但機型幾乎一模一樣,雙鏡頭相機的外觀也都差不多,就像太湖205型與鳳凰205型,除了商標,和海鷗205外觀都一樣。」在王驊看來,幾乎每臺相機都承載著一個故事。比如,1970年上海照相機廠生產的海鷗DF—AB與其他展品相比,因為沒有取景裝置且無光圈顯得別具一格。這臺相機是爲了記錄中國原子彈爆炸而定製的機型,因為相機外殼是特殊製作,所以拍攝原子彈爆炸場景時並不會傷害到裏面的膠捲。DF—AB的「鄰居展品」是1967年生產的海鷗500毫米長焦鏡頭,這是上海照相機廠專門為前線部隊定製的,用於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偵查。

在普通人看來,這是一臺臺其貌不揚的相機,但在專業人士眼中,一擡眼就能回到那段時光。

不僅有相機,還有生產線

許多的中國人、中國家庭都擁有過一段與海鷗相機的往事,經典的海鷗雙鏡頭反光相機至今讓攝影愛好者難忘。20世紀80年代,一臺海鷗相機的價格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擁有海鷗相機是高富帥的象徵。在博物館裏,唯一遺存的海鷗傳統相機裝配生產線仍然可以運轉,海鷗廠的老工人可以嫻熟地組裝、除錯、保養維護海鷗相機,這家老品牌曾創造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相機產業的輝煌。

直到20世紀90年代,上中學的王驊和身邊的人依然使用海鷗相機拍照,上大學後,他擁有自己的暗房,畢業留校做攝影老師,之後做商業攝影師,雖然王驊擁有四五十臺相機,但最難忘的還是海鷗,第一部海鷗4B、第二部的海鷗205、第三部海鷗DF-1、第四部海鷗DF-300,王驊說來如數家珍。

同許多博物館通過高價購買收集藏品不同,這家博物館裏的海鷗相機數量雖多,花費卻不多。20世紀90年代末,雖然海鷗相機廠成功試製了國內第一臺數碼相機,並在此之後也曾嘗試生產了若干數碼相機,但在國外品牌的衝擊下,這些數碼相機都未得到普及,海鷗相機廠一度瀕臨破產,在國家減免了部分債務後,終於勉強渡過難關。2004年海鷗照相機廠停產,即使海鷗品牌至今還在,但已經被轉賣了好幾輪。

在海鷗照相機廠國企轉制時,因為經濟困難,很多相機、生產線裝置被便宜賤賣,而當時用海鷗相機的攝影家們與海鷗照相機廠一直保持溝通,最終免費接手了這些產品,後成立上海相機制造博物館向公眾免費展出。這幾年,通過二手市場購買以及接受捐贈,海鷗相機展出數量不斷增加。「相較於賣掉相機,有些人覺得展出更有意義,便把家中的老相機捐贈到博物館。」王驊介紹說。

在博物館,海鷗4A-109型雙鏡頭反光相機模具及零件、生產作業線展示區是世界上僅存的海鷗4A-109型相機生產相關展示區,老工人們在現場向公眾展示手藝,用更直觀的方式展示了海鷗4A-109型雙鏡頭反光相機的生產流程。對於和海鷗相機一起成長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模具及零件、生產作業線比相機更珍貴,相機是量產的,但模具只有一套。

這裏不僅展現著攝影愛好者所憧憬的相機歷史,也存放著中國老一代攝影師對海鷗相機的情結。

「鎮館之寶」都是二手市場淘來的

博物館內的精華當屬各個系列的海鷗相機和生產線,但要論鎮館之寶,有兩臺相機當仁不讓,一臺東風6920和紅旗20佔據了獨特的位置,被特別展出。

這兩臺相機都是為國慶20週年獻禮的作品,東風6920是以瑞典的哈蘇勃萊特為藍本設計製造,當時總共只生產了97臺,從未批產和進入市場,用過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研製費、裝置費以及製作費成本極高,讓這款相機在國際相機收藏界享有極高的地位。而以徠卡M3為藍本的紅旗20因為鏡頭開發等問題直到1973年才上市,共生產了271套,供當時的記者等特定人群使用。「這都是從二手市場淘回來的,買的時候都得幾萬元人民幣,現在拍賣市場上價值20萬美元左右。」王驊告訴《IT時報》記者。

雖然館內也收藏了尼康、徠卡、寶麗來等國外品牌的相機,但它們在國產相機前成了配角,博物館希望觀眾能夠通過國內外產品線的對比,能更好地瞭解國產品牌。館內展出的寶麗來相機有好幾款是王驊20世紀90年代曾經使用過的產品,在他看來,寶麗來更像是時尚品。

一臺1972年到1977年生產的寶麗來SX—70型是相機史上第一臺可摺疊的一次成像單反相機,也是寶麗來公司第一臺使用自動成像底片的相機,在20世紀70年代它的風靡程度不亞於當今的iPhone,口碑也不亞於可樂和福特汽車,90年代寶麗來相機進入中國市場後,王驊花了2000多元購買了這臺相機。有了這臺相機後,王驊拍照時會先利用寶麗來一次成像的功能拍一張看效果,如果覺得燈光、構圖都不錯,他纔會用膠片相機拍攝,再拿到暗房洗出來。

在王驊看來,上海的攝影家基本都是從改革開放之後起步的,上海的海納百川、兼收幷蓄又延伸出了海派攝影,攝影師們講究生活也更關注生活,他們用一臺臺國產品牌相機,記錄了上海人的機智和幽默,也記錄了上海近四十年來的鉅變。​​​​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上海老相機制造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居然從二手市場淘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