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排片慣例,11月都是好萊塢大片集中爆發的一個月,今年的11月也不例外。
萌寵毒液熱潮還沒過,「小雀斑」埃迪拎著神奇動物來襲,真令人應接不暇。
11月部分大片
這麼多電影,假期不夠怎麼辦?就算沒有時間看電影,也不能錯過那麼多型帥的電影海報設計!
一部賣座的電影,除了靠導演和明星效應、動作特效等賣點以外,還有的就是「品牌包裝」,從各預告片到主演通告到海報設計上的種種細節……
在電影海報設計中,除了對畫面,色彩的表現之外,現在,以電影名稱為主體的字體設計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電影賣不賣座看海報?
字體設計成關鍵!
字體設計是傳達電影信息的重要載體,經過藝術化設計以後,可使文字形象變得情境化,視覺化,強化了語言效果,對提升海報設計品質和視覺表現力發揮了極大作用。
不但文字會說話,字體本身也會說話:
像是如果你在電影院的大螢幕看到上面這一種字體設計,會立刻認為這是一部喜劇。如果是下面這一種字體,你就知道這是一部動作片。
接下來這個字體,一看就知道有飆車的場面。
畫面一出來,是不是就知道是浪漫輕喜劇?
在過去字體設計還不那麼受重視的時代,那時候美國好萊塢主宰著全球觀眾的電影認知,而主宰著我們的電影觀的的電影海報設計上的字體看起來都是一樣的。
一樣的
一樣的
一樣的
從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到2014年「大法官」(The Judge),你會發現長期以來眾多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海報上,時常都採用這一種字體:
Trajan字體
堪稱是有史以來最受到歡迎及泛濫使用的電影海報字體。
Trajan字體起源自1989年,這一套數字化字體由設計師Carol Twombly製作而成,字體改編自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Trajan)凱旋柱上的碑文文字,並由Adobe公司發售。
這個字體你肯定見過,它廣泛出現在各大電影海報中出現,從《卧虎藏龍》到你我都知道的美劇《權力遊戲》標題用的都是這個字體。
下面的電影海報標題用的都是Trajan字體。
隨著大家審美的提高,設計越來越受重視,設計師在字體設計方面也不敢怠慢,如果真的是「隨便」在電腦選中一個字體作為電影的標題,搞不好一個不小心像《阿凡達》標題字體那樣被人罵上頭條。
看11月進口大片中同樣是有著「金屬」特效的字體設計,不管是魔法、漫威、哥特還是動作風,在字形設計上各有自己的風格。
一個好的字體設計,對我們在品牌設計或頁面設計時面對字體的處理,有著很好借鑒與參考意義。
像我們傳統的書法藝術就是一種具有很強的設計感與藝術表現力的藝術形式,一些具有歷史文化背景或是有較為濃重情感訴求的電影往往會選擇書法字來表現,既能給電影海報提升視覺表現,也能增加文化內涵,渲染電影氣質。
最突出的範例少不了今年國慶跟大家分享過的張藝謀的《影》。
想像一下,《英雄》《金陵十三釵》《墨攻》《我不是葯神》這些電影,無論是電影片名、海報標題到片頭都用宋體或者黑體,不是說不行,但是不是讓人無感?
或者說缺少了點什麼東西?每部電影都蘊含了製作者的大量心血,從編劇到導演,從道具到服裝,當然字體也不例外。
有的電影海報中,字體設計本身就包含了劇透:
其實說劇透有點不對,應該是說字體的設計表達了電影的精華。
比如之前提到的「阿凡達2更換logo字體」,「古老神秘」Papyrus字體,就預示著阿凡達最終站在Na”vi族一方。
還有在昨天分享的「神奇動物字效教程」的logo字體設計,也通過圖形體現了電影中的三大元素及藍色的火焰。
《無間道》的字體類似迷宮,而且緊湊無間,兩個年輕人被各自安排進了警局與黑社會作卧底,使他們有了雙重身份,他們一邊要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取得身邊同夥的信任,一邊又要給各自老大傳送消息,迷失於無間世界的困頓,難以自拔。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人工智慧》海報以字母A.i.做主體設計,字體中孩子的剪影正是片中的主角,一個有情感的高度智慧機器人,他會思考,但終究是機器人,純黑背景下只有他的孤獨身影,簡單的正負形字體設計,承載著這部電影的精髓。
經典電影《教父》,father上方是控制扯線木偶的手,教父的地位和權勢正有「玩弄鼓掌之間」,「一手摭天」的寓意。
電影中的字體更不能亂用,比如吳宇森導演的《赤壁》:
用了內斂沉穩,莊嚴秀美的篆體為字體原形,來表達三國歷史中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既容易識別而又不失歷史韻味。
落落大方,飄逸秀美的行書表現國粹與梅蘭芳先生故事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
有的電影即使沒有看過,但海報中的字體設計讓人過目不忘:
《大魚》字體設計得奇幻,帶有某些童話色彩。
還有不言而喻的「冰」字《冰川時代》。
你呢?
你有喜歡的電影海報字體設計嗎?
本文作者:作品歸原作者所有,字體設計 編輯發布,微信公眾號 ID:hifont。設計癖經授權轉載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