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一年當中溫度適中、風速最小、氣候潮濕的時候,也是體內濕氣的來源之一。同時平日飲食的大油大膩,或是吃了有污染、不潔凈的食物、不愛運動,時間長了就很容易影響到脾胃功能,使脾胃變得虛弱。中醫認為脾是運化水濕的,而脾虛水濕就會在體內堆積,造成體內濕氣加重。
下面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看看自己有沒有:
1、頭髮愛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衝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濕(耳禪濕 )
7、陰部潮濕
8、小腿腫脹。
9、前胸後背起痘痘,還有腦門也是。
以上,中招的越多,說明濕氣越重,需要好好祛濕了!
小小一碗湯,祛濕沒得說
1、鴨架冬瓜湯
原料:鴨架,冬瓜,蔥,姜,鹽。
做法:將冬瓜去皮。鍋內倒少許油後蔥姜,再放入鴨架煸炒。煸炒後加水,改中小火煮二十分鐘。放入冬瓜繼續煮。煮至冬瓜變熟後放少許食鹽調味,撒上蔥花即可。
2、黃瓜生薑燕麥粥
做法:生薑8克(洗凈、拍破),燕麥片100克,水1000毫升,放入鍋內,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熬成稀粥,再加入黃瓜300克(洗凈去皮切成片),精鹽2克,稍煮即成,日服2次。溫熱服用。
功效:健脾養胃,清熱利濕、潤膚、祛斑、減肥。
3、洋蔥味噌湯
原料:白味噌20克、洋蔥100克、豆腐150克、海帶絲20克、紫菜少許。
做法:將洋蔥切成薄片備用;將洗凈的海帶絲放入水中煮沸5分鐘;放入洋蔥和豆腐;放入紫菜和味噌,待煮沸3分鐘即可出鍋。
4、山藥茨實薏米湯
材料:懷山藥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懷山藥,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並斬件,茨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凈,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最佳的中藥內調祛濕法】
祛除濕氣最好選擇中藥來治療,因為西藥僅僅可以快速緩解表面癥狀,並不能直達病灶,中醫藥在此病的治療上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可以有效地調整患者臟腑氣血陰陽失調狀態,達到陰平陽秘,向自我康復的方向轉化,這一特點是西醫目前難以達到的。
祛濕臨床常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中原地區,距今有200餘年的歷史,肖、、之、、清、、、食、、、茶————在沿用古方的基礎上,又精心選用了24味中草藥經過三煎三榨的獨特工藝慢火熬制,形成藥之精華,能夠起到健脾利濕,消腫解毒,祛除體內濕氣的作用,百餘年來收效良好,此方相比中醫湯藥或者西藥,更有優勢,高效、中和了藥物偏性,可以放心的服用,效果穩定持久,口感也好。
很多濕氣患者服用兩三天就有明顯的效果,口臭便溏痘痘,精神氣色也逐漸好轉,此方已在國家食葯監局備案,對於國內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但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健脾祛濕的茶飲方
1、健脾祛濕養肝茶
功用:健脾祛濕,養肝通便解毒。
材料:黃耆2錢、葛根2錢、茯苓3錢、決明子2錢、枸杞子5錢、玫瑰花2錢。菊花2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加水2000cc,煮30分鐘後當茶飲。
2、祛濕排毒茶
功用:補氣生津、祛濕活血排毒。
材料:党參2錢、西洋參2錢、石斛2錢、馬鞭草1錢、茉莉花6朵。
做法:將党參、石斛、馬鞭草加水1500cc,煮20分鐘後去除藥渣,再利用藥湯沖泡西洋參跟茉莉花10分鐘即可飲用。
TAG:排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