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照片更加偏向扁平的二維畫面1 恰當高度才能最好的表現主體 無人機飛的越低
機位越高,拍出來的效果越好嗎?
航拍愛好者常常有一個誤區,就是航拍時,飛機恨不得能飛多高就飛多高。其實除開安全的原因,從攝影的角度來講,航拍也不是飛的越高越好。
無人機飛的越低,更多的是看到主體的側面。
飛到適中的高度,主體的頂部和側面都可以看到,立體感很好。
飛的很高,更多的是看到主體的頂部,照片更加偏向扁平的二維畫面。
例如上面三張照片展示的建築羣,我嘗試飛到一箇中間的高度,同時拍攝其頂部和側面,此時的建築羣最有三維立體感。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飛的高度適中就一定是最好的。而是要根據主體的特點,選取有特色,富有畫面表現力的一些角度進行拍攝。
比如上面的建築羣,我也可以飛到很高的高度,去俯拍建築物的頂部,只強調這種二維的平面幾何結構。
下面是我在格陵蘭航行時拍攝的三張照片,照片裡拍攝的是同一塊北極浮冰。
第一張照片,飛機的高度比較低,更多看到的是浮冰的側面。但浮冰的側面看起來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冰川差不多,並不是很有特色。
下圖是我把無人機飛到很高的高度,拍攝的浮冰頂部。從浮冰頂部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冰的部分,其實是隱藏在水下的,而且顏色十分好看。但這也不是最佳的角度。
最後這張照片,我把無人機飛到一個適中的高度,正好可以同時拍到浮冰的頂部和側面。
斜視角度下,浮冰水底部分展現的更加全面。而且由於近大遠小的透視作用,讓浮冰前面顯得更加誇張,富有衝擊力。
另外一般來說飛的越高,由於視角的關係,物體會顯得越矮小。
比如下面是一塊突出在懸崖上的巨石。由於無人機飛的太高,從上往下俯視,巨石最長的側面沒有很好的展現,而且和背景的山體混在了一起,巨石看起來好像很小。
所以我把無人機飛的低了一些,此時巨石高大的側面完整的展現了出來,而且背後的河灘和巨石的顏色亮度差別較大,巨石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顯得十分的高大。
下面這張DJI Mavic Pro拍攝的照片也利用了類似的原理,無人機其實只比人高了十幾米,此時人物和懸崖纔看起來最為險峻高大。
總而言之,飛到適當的高度,才能去展示主體最有特色的一面。
我在文章《讓照片更層次立體 – 淺談攝影中空間感的構建》提到過,物體間的部分遮擋,有利於提升畫面的層次感和空間感。航拍時過低的高度和過高的高度,都不利於畫面層次感的展現。
下面一個示意圖,上方是現場場景展現,下方是拍攝效果預覽。假設我們要拍攝一前一後兩堵牆。如果無人機飛的很低,還在地面附近,那麼前面一堵牆會完全擋住後面那堵牆。
拍出來的照片,只看得到前面的牆,層次感不足。
如果我們適當的提升高度,無人機斜向下俯拍兩堵牆。此時由於高度提高,後面的牆也露了出來。而且後面的牆有一部分被前面的牆遮擋住了。
這部分遮擋會讓讀者知道,照片裡下方的牆在前,上方的牆在後,極大的提升了照片的空間感。
那麼如果我們繼續升高無人機,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此時由於高度太高,拍攝出來的照片,後面的牆壁完全露了出來。
由於缺少互相遮擋所提供的空間資訊,拍出來的照片,兩堵牆好像在同一距離上一樣,層次感反而比剛纔還低了。
由此我們發現,飛到適當的高度,讓照片中的景物部分遮擋,是最有利於表現畫面空間感的。
飛的太低,造成後面物體完全看不見,或者飛的太高,讓物體間完全分離開來,層次感都會大大降低。
下面一張照片,是我在新加坡用DJI Mavic Air拍攝的,照片的前景是花瓣狀的新加坡藝術與科學博物館,背景是金融區的摩天大樓。
大家可以發現,我在飛行時,並沒有飛的很高,而是故意讓畫面中的花瓣建築,擋住一點點背後的金融區,這樣畫面的層次感會更好,而且構圖更加緊湊。
下面這張航拍照片也是一樣,構圖時故意讓畫面中的建築互相遮擋住一部分,層次感大大的提升,更好的展現出了城市的巨集大。如果飛的太高,效果反而沒有這麼好。
一般來說,飛的越高,可以看到的背景越多,畫面越豐富。
比如下面這張在蘇州用Mavic Air航拍的照片,由於高度比較低,背景遮擋比較嚴重。
飛到更高的高度,更多的建築物就展現了出來。
飛到更高一點的高度,整個古城都盡收眼底。
但是飛的過高,也有一個副作用,就是會取入更多的雜物。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就顯得比較雜亂。
此時飛的低一點,讓場景中最有意思的部分佔滿整個畫面,反而照片更加突出。
因此我們在飛行時,要合理的平衡:畫面背景豐富程度,主體大小和雜物多少的關係。
比如下面這張巴塔哥尼亞的航拍照片,無人機高度很高,此時畫面中的景物很小,略顯雜亂,但畫面十分豐富。
如果飛的低一些,背景豐富程度略有下降(比如右側山腰處的冰川就被擋住了),但河流等景物更加明顯,雜亂的灌木叢也少了一些。
如果飛的更低一點,畫面中的瀑布和河流就非常突出了,細節非常豐富,背景雜物也較少。當然由於角度降低,背景豐富程度就有所折扣,第一幅圖遠處的湖泊和冰川現在都看不見了。
我們需要根據自己想突出表達的地方,去飛到相應的高度,拍攝相應的構圖。
比如你想著重展現巴塔哥尼亞豐富的秋色,那麼可能第一張照片更好。
如果是想突出展現雪山和河流相映成輝的場景,那麼可能第三張照片更符合要求。
總而言之,航拍並不是飛的越高越好。我們要根據照片所需的層次感,主體的特點,和畫面表現的重點,去選擇最為合適的高度。
作者:Thomas看看世界
90後戶外風光攝影師,後期教程博主,大疆MavicAir樣片攝影師。托馬斯是暢銷攝影教材《風光攝影后期基礎》的作者,在公號、微博、知乎(ID:Thomas看看世界)等平臺上,撰寫了200多篇攝影教程。
歡迎關注@Thomas看看世界,
每週學會一個攝影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