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了,生活在廣州的我,仿佛還感覺不到冬天的到來,只是氣象略微涼快了一點,短袖仍能加持。但是聽聞北京的朋友已經乾上了夾克外套,晚上還要披上風衣,冬天真的已經來了。再過一個月,北方的暖氣就要開始運作了。
忘穿秋褲?這事只能發生在北方
大部分人都會以為南方的冬天一定比北方好過,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北方可以忘穿秋褲,南方就受不了。這是一個從小生活在長江中下遊流域的人的親身感受。
猶記在東北上大學的那會兒,冬天室外特別冷,寒風凜冽,真正感受到刺骨的寒風是什麽感覺。有個生活在東北農村的同學跟我分享過一個笑話:有一個冬天的晚上,睡前家裡窗戶沒關好,第二天發現鼻子沒了。他說是鼻子被風吹掉了。雖然這個笑話有點冷,但是12月份的松花江面是可以自由行走的,吐個口水可能落地成冰,那種冷真的銘心刻骨。
不過室內20度的暖氣,還有北方密不透風的門窗,完全可以忽視室外的酷冷。冬天大風天很少出門,晴朗的氣象走出去吃個飯,也像是走進冷氣房待了幾分鐘,馬上就出來了。因為大部分的室內都是有暖氣的。我們學校的寒假宿舍是禁止留校的,因為放假了不供暖,怕留校被凍壞了。北方如果沒有暖氣,真的不知道該怎麽過。
北方的農村雖然沒有市政供暖,但是他們有炕。做飯的灶台和炕是連在一起的。燒飯產生的熱量,直接傳輸到炕上。可以在炕上吃飯、睡覺、打撲克。這個炕對從事農活的人來說,還有很好的理療作用。比蒸桑拿效果好多了,隻不過晚上睡得有點熱。有幸體驗過一次,騎車一整天,肌肉酸痛,睡一晚炕第二天就好了。
如果要問全國各地最抗凍的是哪裡人?除了西部地區,應該當屬長江流域了。因為冬天不供暖,很多時候溫度還在0度以下。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這句話形容的恰到好處。
記得小時候上學,都要自備火爐。就用金屬的油漆桶,用鐵絲圍觀提手,然後筒裡放上木炭。基本上能頂一上午。在北方上大學四年冬天都沒穿秋褲,可是每一年寒假回家,必須老老實實穿上秋褲。
集成供暖方式,誰最適合?
現在家裡新裝修,集成供暖大多數採用電暖或者水暖。兩種方式都屬於地暖的範疇,也就是室內溫度由上而下逐漸升高,地面溫度高於呼吸系統溫度,給人腳暖頭涼的感覺。這也跟傳統取暖方式,大部分已暖手腳為主相關。
電暖顧名思義通過工作溫度上限為65℃的電熱膜、發熱電纜埋設在地板中,以電熱膜、發熱電纜為熱源加熱地板,以溫控器控制室溫或地板溫度,實現地面輻射供暖的供暖方式。而水暖是以溫度不高於60℃的熱水為熱媒,在埋置於地面以下填充層中的加熱管內循環流動,加熱整個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熱傳遞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一種供暖方式。
究竟哪一種供暖方式更舒服、性價比更高呢?說活幾點差異。首先在使用面積上,電暖電負荷大,一般超過60平米的房子,需要電表增容,而水暖恰恰相反,大戶型性價比高。節能性方面,電暖的熱量配置是每平米140w,水暖每平米是120w,一度電產能是860J,一方氣產能8600J,十度電才能產一方氣效果。安全性和環保性方面,電暖有一定隱患。其他方面兩者的差異不明顯。
以上幾個方面,也基本囊括了供暖方式中大家最注重的幾個因素。可以很直觀的看出,兩種供暖方式水暖更具有優勢。
另外可能又會人提到冷氣機,雖然夏天最需要他,但是冬天它變得最為雞肋。從舒適度上來說冷氣機吹出的暖風比較燥熱,空氣也會變得非常乾燥,保溫時間也很短,能耗還特別高。供暖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還有不要錢的供暖方式?
當然還有……抖腿。
據說當你抖腿達到一定速度和頻率之後,就可以發光發熱,替代長江三峽發電站,成為全宇宙的中心。從此不愁冬天沒有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