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為何還要玩膠片?

攝影的世界從未停止改變,但是它變化的速度或許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快。日前,富士宣佈對FP100C撕拉膠片的停產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膠片的討論。人們對膠片時代的懷念,使得這種「復古」的影像潮流始終不退,膠片甚至一度呈現復甦之勢。我們找來了六位「行家」來一起聊聊膠片是否真的還活躍在攝影領域。如果用數碼的便利性挑戰膠片的品質,又會是誰輸誰贏呢?

使用膠片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態度

馮建國:我從1996年開始,一直使用8×10英寸的大畫幅相機拍攝作品,主要使用黑白膠片,偶爾也拍攝彩色膠片。20年的時間過去了,至今初心未變,一直探索和分享著膠片攝影的樂趣和魅力。我至今拍攝的幾個系列作品,一直是使用大畫幅8×10黑白膠片的,包括後期的沖洗,暗房的放大製作,到最後的裝裱我都一直親力親為,也沒有辦法交給他人來做。膠片攝影創作對我來說充滿了無窮的挑戰和魅力,我對攝影創作的理解不光是構思和按下快門的過程,後期製作也非常重要,特別是採用鋇地紙基相紙製作的銀鹽照片,黑白灰的影調過渡純滑而優雅,既純粹又耐看,對我來說,至今為止其他材質還無法代替。

這幅名為《西部旅路-讀經的小僧人》的照片是由馮建國於青海久治拍攝的,使用了8×10英寸相機,柯達Tri-X膠片,依爾福可變反差FB暖調相紙。在弱光的環境中,暗部到亮部的過渡沉著且有厚度,相紙能很好地體

現出臉部的光感和熠熠生光的眼神。

Neil Hibbs :直到今天,膠片產品仍然是我們公司的核心業務。雖然挑戰是顯而易見的,但膠片是一項成熟而有效益的技術,我們始終是它的忠實擁護者並堅定地維持著它的生產。很多成功的攝影師會繼續使用膠片或者從數碼迴歸膠片。這種獨特的介質,使得他們能夠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並且帶領他們不斷探索膠片和暗房的創意潛力。使用膠片拍攝,還可以讓使用者建立起可靠並有收藏價值的實體作品檔案。

陳蕭伊:對於膠片和數碼的選擇,我保持著比較中立的態度。從個人偏好來說,我肯定是會持續拍攝膠片的,但我對於數碼照片並不排斥。膠片從儲存、攜帶到後期沖洗、掃描會花費不少時間,數碼在這一方面會方便一些,並且節約時間。不過膠片是一種物質實體,不像數碼照片只是儲存在電腦的虛擬空間中。從這一點來看,膠片讓我覺得非常有安全感。

龍彤:對於我而言,膠片和數碼只是兩種方式,從百年攝影發展來看,膠片和數碼都完全能勝任日常的拍攝乃至更高階的創作。很多人都同時保留了數碼和膠片兩套系統,數碼用於工作,膠片更多是用來把玩和休閒拍攝(因為現在膠片也不便宜)。

Maria Mann :歐洲新聞圖片社如今已經完全數字化了,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必須要與其他機構競爭,而時間就是一切。如果有攝影師想用膠片拍攝然後掃描數字檔案給我們,只要這是一個長期專案而且是他真心想這麼做,我們也完全會接受,而且我個人非常欣賞這樣的創作。但是對於突發新聞報道而言速度是第一位的。不過我仍然認為,很多媒體會考量作品的方方面面,然後再作出選擇。

Rachel Rebibo :我學習攝影就是從膠片開始的,而由我創辦的www.istillshootfim.org這個網站,最初只是展示一些我用古董相機拍攝的照片。在Tumblr網路社羣裡有個「提問」的功能,於是人們逐漸開始向我詢問很多技術上的問題,從那時起一個龐大的社群開始逐漸成長起來。現在,我們在Tumblr上有著20萬粉絲,這可算是相當有影響力。我們有一些非常出色的攝影師,他們的作品不斷在網站上出現,讓大家看到膠片是如此獨特而迷人。

這幅動人的日出場景是Rachel Rebibo在模里西斯拍攝的,尼康FM2相機,富士Superia 400膠片。她認為:「膠片可以包含更多不同層次的白色調,用膠片沖洗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效果要更好些。」

膠片具有其獨特的魅力

Rachel Rebibo :膠片的優勢有很多,如果你用膠片拍人物,甚至不需要修圖,因為面板在膠片上會表現得更好,在高光和陰影區域也會有更多的影調細節,膠片可以包含更多不同層次的白色調,我一直認為膠片洗出的照片效果就是要更好些。

馮建國:膠片材料自身所擁有的品質和魅力,是我選擇它的原因。

龍彤:最吸引我的是膠片會有一種無法預測的色彩,和自然的顆粒之感。現在的數碼相機拍攝出的圖片,很多時候拍攝之前就能預測出成片大概的樣子。而膠片則不同,因為不同型別的膠捲,以及衝掃品質的不同,出來的效果完全無法預期。

Neil Hibbs :我想,重點並不僅僅在於最終拿到的成果,更多的是過程的體驗。用膠片拍攝意味著你必須更謹慎地構圖、曝光、選擇膠片甚至選擇相機。如果你在暗房裡沖洗自己的照片,那更是一個額外的創意工序。這會為你最終得到的畫面增添情感的附加值,並且帶給你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經典大師對膠片攝影的詮釋,是一代人追隨膠片的精髓

馮建國:我一直十分欣賞的攝影師有:近代攝影教父艾爾弗萊德· 施蒂格利茨(AlfredStieglitz,)、「直接攝影」的實踐者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雕塑自然形態的大師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演繹大自然交響樂的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 還有時裝、肖像攝影的常青樹理查德· 阿威頓(RichardAvedon),以及闡述當代藝術永恆時空的杉本博司(Sugimoto Hiroshi),他們把膠片攝影發揮到了極致,變成不朽的經典。

陳蕭伊:我喜歡的很多攝影師都在用膠片創作,但還是要根據作品內容而去欣賞,並不會只因爲使用了膠片拍攝而去追崇。經典的攝影師,例如麥諾·懷特(Minor White)、哈利·卡拉漢(Harry Callaham)、阿隆·西斯金德(AaronSiskind)這些大師們把做暗房當成了一生的事情,照片也非常迷人。還有我很喜歡的攝影師莎莉·曼(Sally Mann),也是一位使用大畫幅相機的攝影師。我也有很多喜歡的當代攝影師,但現在很難說清攝影師是否使用了膠片拍攝。

Rachel Rebibo :史蒂芬·麥凱瑞(Steve McCurry) ——用膠片來抓拍紀實影像的大師。還有赫爾穆特·牛頓(HelmutNewton) 和赫伯· 利茲(Herb Ritts)都是極為出色的傳奇攝影師。

Maria Mann :我首先想到的是布倫達·安·肯尼利(BrendaAnn Kenneally), 她的作品非常棒。我也是亨利·卡蒂埃·佈列鬆(Henry Cartier-Bresson)的粉絲,我的牆上有一張他的簽名作品,簡直百看不厭。

膠片是一種情懷?

龍彤:如果我想進行一次很休閒的拍攝,比如天氣好的時候去附近的公園散步,我肯定會選擇膠片而不是數碼。至於非要用膠片不可的情況,我覺得並沒有。

這張照片是由龍彤在巴西聖保羅Luz火車站拍攝的,濃重的紅色調為火車站增添了幾分復古的感覺。這張照片使用了LOMO 50-200 Red Scale膠片,因為不同的曝光設定,最終呈現出的色彩會在幾個顏色間偏移,這樣的「雜技」膠片現在很少有人用了。

Rachel Rebibo :我的前半生都完全是和膠片度過的。一般來說,我已經不再用膠片來工作,因為從時間和費用角度來說,它確實不太方便。我也希望我的客戶能夠多出一些預算來讓我能夠用膠片拍攝,可惜這並不現實。因此,我用膠片拍攝,純粹因為它讓我感到愉快。

數碼還是膠片,在於自己的選擇

Maria Mann :我並不覺得數碼照片有什麼地方比膠片好。我熱愛膠片,從膠片時代中成長,自己衝卷、洗照片。不過我覺得在可允許範圍內,Lightroom和Photoshop裡的那些潤色技巧的確可以為數碼照片加一些分。在歐洲新聞圖片社,我們有一整套規則,規定了數碼照片的編輯過程中哪些修飾是可以允許的,這些規定基本與國家新聞攝影師協會的標準一致。

龍彤:在拍攝上,數碼相機可以進行長時間連續的工作,並可以通過實時取景等手段在前期上修正一些瑕疵。對於膠片而言,如果現在使用了一款ISO 50的卷,若是白天沒有拍完,晚上要想繼續拍就不好辦了。

陳蕭伊:快捷是關鍵。對於拍新聞攝影來說,數碼是勝過膠片的這也是需求問題。並且對於大多攝影愛好者來說,其實數碼相機纔是他的主要工具。畢竟追求高品質的沖洗和掃描其實也是挺費神費力的事情,更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昂貴的膠片,廉價的市場

Maria Mann :攝影向數碼的轉型又前進了一步,在市場上因為數碼照片更易得,而且可以立即出售。我的想法不一定對,但是我認為膠片版本的照片更獨特、更珍貴。如果你看看數碼照片的價格和成本,可能會覺得非常可悲——尤其是那些只需幾塊錢就能下載到手機的照片。這就是這場轉變的核心:因為數碼照片的數量變得如此之多,它們在消費者意識中的價值就大大降低了。對於銷售者也是一樣——他們認為只要一點兒錢就可以把這些照片賣出去。這就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問題。

Neil Hibbs :近幾年,膠片在銷售方面出現了相當大的回升,尤其是中畫幅膠片的銷量。我們看到,新一代的人們開始用膠片拍攝,而那些曾經用過膠片的攝影師,在使用數碼相機多年之後又重返膠片,將它作為一個補充或者多樣化的選項。此外,還有一個顯著的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膠片拍攝,然後掃描為數碼檔案便於複製或者將它們分享到社交媒體。而在攝影愛好者市場,相紙的銷量仍然在下降,不過已經不再像過去下降得那麼厲害了。而專業的紙基相紙仍然非常暢銷。

膠片是學習攝影的必選項

馮建國:膠片攝影的技術手段和最終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有著無窮的樂趣和魅力。攝影專業的學生有必要去了解、理解和探索其中的奧妙。另外,從對攝影史和經典攝影作品的學習和理解的角度來考慮,膠片攝影的學習和理解也十分必要和重要。我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負責攝影專業工作後,得到學院的支援,重新組建了傳統的暗房,開設膠片攝影和傳統古典工藝製作的課程,讓學生有體會和理解傳統膠片攝影和傳統古典工藝製作(包括銀版攝影、溼版攝影、鉑鈀印相工藝、銀鹽工藝)的學習機會。

Neil Hibbs :膠片是幫助人們學習攝影基本概念的完美媒介。它也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人們探索攝影作為「手工藝」的一面。我傾向於把膠片攝影看作一種近似於繪畫的創作,其中飽含著感情,而這種感情是無法複製的。

陳蕭伊:在攝影教育上,尤其是暗房的工藝,在我看來是最應該掌握的技術。除了膠片的原理等,有些時候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暗房技術,才能真正意義上「明白」一些照片,比如在看到一些大師作品時,定會有不一樣的領悟。同時,這也是一種訓練,讓學習攝影的人懂得在除了按下快門的一瞬間之外,應該考慮更多的問題。這種訓練會讓人謹慎。

龍彤:膠片是攝影的基礎,在趨向快餐化的攝影行業中,理解、尊重和學習使用膠片能幫助自己更深刻的認識攝影。

少數人的自娛自樂

馮建國:從2000年開始,中國掀起一股大畫幅膠片攝影的高潮,至今依然在發展壯大中,長盛不衰。每年的12月份,在北京有一次民間主辦的中國大畫幅攝影年會,到去年(2015年)已經舉辦了九屆,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畫幅攝影愛好者兩三百人蔘加,其規模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這種現象對中國攝影的全面健康發展,與世界攝影的接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陳蕭伊:國內膠片攝影的現狀其實挺好,我認識的攝影師們都還是會使用膠片創作,並非全部是數碼攝影。從購買膠片,到沖洗,輸出,都還是能找得到地方,也能得到比較滿意的結果,並沒有某一環節消失或者被取締了。只是肯定會有不足,讓大家覺得似乎沒辦法跟國外的膠片領域相比,但這並不影響中國膠片攝影的發展。

陳蕭伊的《Shuga》系列作品。她認為,有些時候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暗房技術,才能真正意義上「明白」一些照片,比如在看到一些大師作品時,定會有不一樣的領悟。

龍彤:對於一些人來說,中國的膠片攝影現狀就是玩膠片的小圈子在自娛自樂。「膠片攝影」一詞的曝光率並不會因「小眾」而上升,這種現狀也是難以改變的,也沒有什麼不好吧,膠片終歸會是一個小圈子。

拍膠片?思考!再思考!

Maria Mann :我想膠片是一種珍貴的事物,它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也要用同樣珍視的態度去對待它。每一次按下快門都要有它的意義,你要用自己的頭腦、也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思考畫面。我覺得膠片是一種更為私密的東西,而當你在暗房中親手衝出自己的作品,那是一種很難言喻的驚喜。所以,好好把握你拍攝的每一幀畫面。

龍彤:因為膠片的原理,爲了得到理想的照片,你需要認真思考之後再按下快門。久而久之,這種鍛鍊能提高自己發現周圍興趣點的能力,也能磨練自己的攝影基本功。所以膠片攝影是一種訓練,是迴歸到最基本的東西,當能熟練使用膠片的時候,數碼也會得心應手。我建議:在數碼浪潮下堅持拍膠片吧!

陳蕭伊:在珍惜著拍攝的同時要更多地思考自己想要拍出的效果,並通過學習和實踐操作,去探索膠片的魅力,去發揮和使用這種媒介可以達到的一種極致。也只有這樣,膠片攝影纔不會最終淪為一種情懷的副產品,而只剩下一個空殼般的「噱頭」。

馮建國:真正意義的攝影家,應該對攝影本體語言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應該對攝影的技巧和技法運用自如。攝影創作,既是攝影家思想的表達,也是攝影家技術技巧的表達,光有技術的影像會顯得蒼白,沒有技術的影像又顯得粗糙業餘,兩者不可偏廢。

膠片不會亡!

Marian Mann :人們認為只有藝術攝影師仍然使用膠片,但我完全不這麼看。膠片能帶來非常私密的體驗。我想,這纔是膠片最大的感染力所在。仍然有很多攝影型別是使用膠片的,從社會記錄到藝術攝影,膠片並未消失。我對此既有期待,也有信心。

馮建國: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使用膠片的攝影家還有不少,特別是攝影的大家。膠片攝影依然還有它存在的空間。

陳蕭伊:在專業領域裏,膠片依舊是不可取代的一個部分。由於中畫幅與大畫幅所用的數字後背價格昂貴,相比之下,膠片既能得到很高的品質又便宜了很多。所以我希望膠片能有長遠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開始使用膠片拍攝了,可能是潮流趨勢,也可能是膠片作品的魅力,對於膠片來說都是好事。

Neil Hibbs :這取決於能否讓膠片保持易用和平價。還有那麼多人從未體驗過暗房沖洗的魔力,他們真的錯過了太多,我也希望能夠看到家庭暗房的復興,讓膠片攝影重新回到大眾文化的視野中。不過在業務領域中,客戶們更看重的是膠片所擁有的工匠及工藝氣質。對於攝影師來說,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隨波逐流,而膠片就恰好提供了一條「另闢蹊徑」的方式,也使得它在數碼大潮中得以倖存。

沖洗和顯影是一個私密的體驗,Neil Hibbs希望能夠看到家庭暗房的重新興起。「很多人從未體驗過暗房的魔力,他們錯過太多了。」

Tips:膠片攝影小貼士

膠片相機選擇小貼士:
每一款膠片相機都具有其不同的個性,在選擇時需要依據拍攝的需求和形式選擇不同的相機以及鏡頭。那麼,入門膠片攝影到底應該選擇怎樣的相機呢?基本上我會從這幾點來考量:

  • 價格:除了少數收藏級別的膠片相機,絕大多數的膠片相機都可以用相對較低的價格買到。千元價位的膠片單反配一顆定焦鏡頭是不錯的入門選擇。堅固穩定可靠耐用:由於大部分膠片相機生產年代久遠,相機的效能也會隨著時光逐漸衰退。
  • 豐富的鏡頭群支援:你或許會需要使用不同焦段拍攝,甚至鏡頭要能跟數碼相機共用。
  • 相機外形:典雅好看的相機外形,或許是提起膠片攝影樂趣的重要因素哦!

膠片選擇小貼士:

由於當今膠片產量有限,所以購買渠道也在逐漸減少,但在各大器材城及網購平臺皆可購買到各種型別的膠片。常用的膠片有:樂凱SHD100黑白負片、柯達T-max系列黑白負片,富士Pro160ns彩色負片,富士Provia100 RDP3彩色反轉片以及柯達E100G彩色反轉片。

膠片沖洗小貼士:

對於目前中國市場來看,大部分照相館或沖印店已取消沖洗業務,但仍有少部分專業機構可進行沖洗,並提供底片掃描業務。在網路上也可以搜到不少私人店鋪提供衝掃服務,只需把膠捲郵遞過去,即可收到電子版檔案,價格和專業店面相比也具有一定優勢。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為何還要玩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