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已經弄清了面對過多選擇時大腦超載的機制:如果被選項的數量過大,我們的思維將如何做出決定。
在以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就已經注意到了人們表現出的猶豫不決,但是這項新研究我們確定了中幫助我們做出選擇的腦區域——特別是前扣帶皮層(或叫ACC,我們權衡利益大小的所在)和紋狀體(我們確定價值的地方)。
根據fMRI儀器的讀數,當要求19名志願者為T恤或杯子選出可供列印的風景圖像時,這兩個大腦區域的活躍程度隨著選項數量的增加而升高。然而,一旦圖片數目超過了12,腦域活動反而開始降低。
科學家說,這表明紋狀體和ACC如何相互作用,從數十項備選答案中,篩選出最佳的那一個。
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Colin Camerer說:「看起來12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臨界數字,而當選項增加到24個的時候,大腦活動的變化就沒有那麼顯著了。」
研究人員報告說,當受試者被要求僅僅瀏覽圖像時,並沒有顯示出相同的大腦活動跡象;這表明大腦能夠分清不同的任務。
不要認為這裡的12適用於從午餐菜單到汽車顏色等等所有需要做出選擇的任務——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個人特徵、獎勵的豐厚度、以及選擇的難度。
Camerer估計,選項的完美數量可能在8到15之間,並表示未來的研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至少對於大腦如何進行這些算計,我們現在了解得更多。
AAC向大腦發出請求,詢問特定行為的成本與收益。與此同時,紋狀體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利益或獎勵是否與我們期望的同樣好?它們都是激勵和決策成形的關鍵部分。
這項研究延續了近20年——在2000年,科學家進行了一項著名的果醬實驗,購物者要從24個品牌的果醬中做出選擇,或者從6種果醬中做出選擇。研究發現,參與者更有可能瀏覽一下24種選項,但然後從那6種果醬種選擇一種購買。
在2018年,我們仍在努力弄清楚為什麼會這樣——而且由於我們仍在不斷地發現關於大腦運作方式的新細節,所以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各種知識拼湊起來。許多因素都會發揮作用,包括我們的飢餓程度。
未來研究的一個潛在方向是弄清楚大腦究竟是如何衡量腦力成本的:當大腦發覺選項過多,用於計算的成本高過最後所得,進而決定終止計算的過程中,具體計算量大到何種程度才會觸發大腦的「內存不足」警示。
「什麼是腦力勞動?思考成本是多少?人們對此知之甚少,」Camerer說。
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r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2018年度搞笑諾貝爾簡報
※什麼時候應該吃早餐?什麼時候可以不吃?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