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這技術能讓你在戶外聽歌更安全

離不開音樂,戴上耳機就摘不下來。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恐怕就是

少聽耳機,傷耳朵吶!

其實鼓膜非常堅韌,常規音量很難帶來「損耗」。

有了新的反駁材料,正想開心一下。結果耳科醫生說,每次戴耳機聽音樂最好別超過40分鐘

雖然耳機的常規音量一般不會影響鼓膜和內耳,但長時間地阻塞耳道會導致細菌滋生

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耳道總是奇癢無比,甚至流出奇怪的分泌液——外耳道濕疹、外耳道炎,簡直是重度音樂控的災難。

能將聲音通過骨骼傳至內耳的骨傳導技術保持耳道處於開放狀態,倒是非常理想的解決方案。

骨傳導原理。圖:Wikipedia

可是骨傳導技術運用在耳機上卻一直困難重重。

「黑科技」實用化究竟有多難

二戰期間,美國陸軍通信兵團曾委託供應商開通信設備,要求能在戰場的雜訊中提供清晰的聲音。可惜骨傳導方案因技術不成熟慘遭淘汰。

Sonotone公司為美國陸軍通信兵團開發的骨傳導通信設備工程機。

20世紀70年代,植入式骨傳導助聽器為慢性中耳炎、先天性耳道閉鎖等患者帶來了響亮的聲音。

1996年,卡西歐(沒錯,就是那個手錶廠)推出了針對水肺潛水運動的骨傳導通信裝置。

拴在潛水員臉頰右側綁帶上的就是卡西歐的骨傳導接收裝置。圖片:YouTube

早期骨傳導耳機飽受漏音的困擾,耳邊就像掛著一對小音箱,只能用在條件比較特殊的領域。

消費級骨傳導耳機的工業設計已經十分成熟。

近幾年,骨傳導耳機漏音的控制已經比較理想,雖然幾乎都是掛耳式設計,但很多廠家一直宣稱骨傳導耳機可以和眼鏡完美兼容

對於普通人而言,骨傳導耳機的真實體驗究竟如何呢?

有請三位小白鼠加入果殼評審團

我們最近邀請了3位評(xiao)審(bai)員(shu),每個人拿到一副骨傳導耳機體驗一周,看看他們的體驗如何。

1號評審員:水白羊

#果殼網編輯

#古希臘雕塑式的肌肉線條

#健身狂人

體驗耳機的一周,我在晨跑途中輕鬆閃避了13輛橫衝直撞的電動車和8輛風馳電掣的三蹦子……

喜歡街跑,沒點音樂總感覺缺點啥。但跑步聽歌挺糾結,以前好幾次和三蹦子、電動車擦肩而過,就算調低了音量還是提心弔膽。換成骨傳導後既能聽見音樂又能聽見周圍的聲音,跑步時安心了不少

2號評審員:桔子

#果殼達人

#倆寶寶的媽媽

#去哪都騎車的重度騎行控

在身後汽車的喇叭狂響之前,我的耳朵就已經判斷出了它的行駛速度和方向……

在路上喜歡聽podcast,聽到入神就會對周圍放鬆警惕,前幾年就曾經被蠻橫的電動車撞到縫針……家裡有倆小寶寶之後,變得更惜命,如果我被車撞到,晚上寶寶就沒得吃了!

這款耳機會減少風灌到耳朵和耳機縫隙發出的嗖嗖巨響,不僅音樂更清晰,也更容易察覺身後和旁邊的汽車和電動車。騎行幸福感又增添了一分。

3號評審員:淳子

#果殼網COO助理

#理性外在之下的詩意靈魂

#前沿科技產品玩家

即能沉浸在音樂之中,也能聽見外界的聲音。

以前聽耳機就像坐在一個泡泡里,與世界隔絕。帶上骨傳導耳機,看著周圍的世界,聽著畫面的同期聲,外加耳機里傳來的,只有我能聽見的音樂。這種音樂與世界的交融感,是完全屬於我自己的。

三位評審員體驗的是Trekz Air骨傳導耳機,擁有自主的LeakSlayer防漏音技術,音量較大時周圍也很難聽到耳機里在放什麼。

開放耳道的設計能保持外耳道衛生,防止外耳道濕疹、外耳道炎等病患發生。

因為不阻塞耳道,戴上骨傳導耳機聽音樂時還能聽到環境音。街跑、騎行,戶外使用更加安全。

骨傳導早已不只是極客的玩物

三位評審員都是第一次接觸骨傳導耳機,很快適應產品之後,Trekz Air耳機逐漸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骨傳導從特殊領域走向消費級市場,除了核心技術的適配,Trekz Air的設計還有很多其他亮點。

機身凈重30g,形狀貼合頭部,多部位分散力量,戴上幾乎感受不到重量,穩固而不壓迫

IP55防護級別,夏天熱起來汗流浹背,耳機上也全是汗珠,這時候到水龍頭下面沖洗一番就好了。

儘管是掛耳式設計,但遇上比普通眼鏡還粗壯的騎行鏡都能與Trekz Air完全兼容

採用了一體式鈦合金骨架,高強度記憶材料,包中收納、任意扭折都不會變形

Trekz Air耳機在戶外使用時,不會因為氣流與機身摩擦而產生風噪。聲音顯得更加純粹,尤其適合播放人聲

福利大放送

在果殼商店購買Trekz耳機皆可享受順豐包郵,一年之內出現任何質量問題都能免費換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這技術能讓你在戶外聽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