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科技不斷的發展,關於宇宙的探索和研究也成為了很多人特別感興趣的一個方面,當然關於宇宙之中的奧秘永遠都是熱門的話題,宇宙確實是充滿了太多的奧秘,那麼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宇宙之中分布著眾多的星球,像是恆星,行星以及天然的衛星等等不同的星球,在這其中恆星是可以發光的,比如說我們所圍繞的太陽,宇宙之中分布著千千萬萬這樣的恆星,甚至有很多比太陽要大很多,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宇宙之中分布著這麼多可以發的天體,為什麼看起來還是黑色的呢?按照常理來推斷,既然有這麼多發光的星球存在,那麼宇宙應該也會被它給照亮變成有顏色的,可現在所觀察到的宇宙依舊是黑色的,這就讓很多人大為不解。
關於這個問題,不光是我們現在普通人比較好奇,其實天文學家也很感興趣,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很複雜,在1823年的時候就有奧伯斯悖論——假設宇宙無限大,且永恆存在,那麼在宇宙中會與無限多的發光天體(恆星),那麼這樣一來,我們不管從哪個地方看都能夠看到恆星,而且恆星之間也不應該有間隙,就算是在夜晚,我們所看到的宇宙應該也是非常的明亮。
為了解釋這個悖論,19世界的科學家認為是宇宙中的氣體塵埃阻擋了光線。但是後來發現宇宙之中雖然說存在著氣體塵埃之類的,會將能量轉化成電磁波然後再輻射出來,那麼在宇宙這個無限的空間裡面,這些塵埃會吸收能量加熱自己讓整個的宇宙變得更加的明亮,可是在這裡就說不通了,因為太空看起來依舊是黑暗的,並沒有這種通過輻射能量而變得特別明亮的樣子。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所看到的宇宙依舊是黑暗的呢?這時天文學家也意識到是否我們的宇宙不是永恆存在的呢?而在1927年的時候比利時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宇宙是在137億年前從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爆炸不斷膨脹而形成的。
當然這個數據只是研究學者的推測,如果真的是這麼長的年歲,那麼在這個年歲光年之外的星體即便發出了光,但是我們卻依然看不到。也就是說它的光還在傳輸到我們地球的路上,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隨著時間慢慢的往後推移,我們所看到的將越來越大,接收到的光也是越來越遙遠,等到時間足夠的久遠之後,說不定更加遙遠的光就會到達地球,到那個時候說不定整個的宇宙夜空將不再是黑色,慢慢的變成白晝。
當然這是理論前提下,或許終有一天能夠出現的現象,可是就現在的發現推測來說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宇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我們之前所探測到的宇宙空間,並不是說從形成到現在一直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這一點大家應該是清楚的。因為宇宙在加速的膨脹,天體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而且這種膨脹是均勻的,每一個地方都會發生膨脹,這個膨脹有可能它的速度比光的速度要更快,那麼我們目前為止所沒有接收到的這部分星體的光,將永遠也不可能被我們所觀測到,因為膨脹要比光的速度更快一些,那麼這些星體發出來的光線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反而永遠無法傳到這裡。
當然,現在宇宙在不斷的膨脹,那麼我們能夠看到的範圍其實也是在不斷的往外擴大,而我們能觀測的宇宙範圍為半徑465億光年的球體空間,但是隨著這個膨脹不斷的增大,我們所看到的範圍肯定也是在不斷的增大,至於說宇宙的可視的邊界之外的部分,則是以更快的速度遠離,而我們想要觀測到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也就是說那部分是永遠看不到的。
所以從這方面可以說,我們其實是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面,在這個光速範圍之內的宇宙可以被觀測到,但是之外的宇宙究竟是怎樣的是無法想像的,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可視的範圍,不過在這個範圍內可見光因為波長受到膨脹不斷的拉長,它的頻率也會非常的低,所以我們用肉眼幾乎是看不到的,因此夜空並不是黑暗的,只是我們肉眼無法觀測它的顏色而已。
可能有人還會提難道不會是暗物質把這些光線給吸收了?說到暗物質其實只是科學家所假設出來的物質,至今也沒有探測到它的存在,所以我們也就無法研究這種物質到底存在什麼樣的特性。所以很難以從這方面去詳細的解答。
所以綜上我們之所看到的宇宙還是黑暗的,就是由於我們的宇宙只是存在了一定的時間,而我們人類只能看到光譜上的可見光部分。
※原來動物之中也有「方言」不同地域同一物種也存在著語言交流障礙
※海灘上難以分辨的真假鵝卵石,假鵝卵石還能威脅海洋生態環境
TAG:三豐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