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瑞士研究者在金剛石上雕刻出3毫米寬的手錶部件

在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研究人員發明了一項雕刻材料的新技術,用來構建微機械系統。其中最特別的部分,就是他們利用人造單晶金剛石生產出了一種極其微小的手錶部件。

Image: Pixabay

金剛石質地堅硬,韌度十足,有很好的導熱性,並且高度透明,因此是很多機械設備和光學裝置的理想材料。但同時,要將金剛石進行微米級(千分之一毫米)的精確切割又十分具有挑戰性。在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Neils Quack教授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從人造單晶金剛石上雕刻出一個微機械手錶系統,即一隻直徑三毫米的擒縱輪和擒縱叉。

擒縱輪,人造金剛石制,寬3mm。

「反應離子刻蝕」技術廣泛應用於計算機晶元領域,該團隊對這一技術作了改善,成功地將人造金剛石刻蝕成0.15毫米厚的三維形狀,比現存最厚的結構厚三倍。「我們正在逐漸靠近手錶行業的標準厚度,也就是0.2毫米。」Quack說道,「這項技術引起了行業內關注,目前我們正在和一個瑞士手錶公司洽談。我們認為金剛石可以減少摩擦,增加動力儲存,即延長手錶需要再次上發條的時間。不過這還只是個有待證實的假設。」在製表業,金剛石還有其他的優點:它具有透明度,可以進行上色,此外,金剛石的無磁性也正是當前市場高度追捧的屬性。

鑷子尖端一個直徑0.75mm的金剛石擒縱輪,下為一硅晶片,裝配過程中作為支架。

一隻單晶人造金剛石制的手錶部件擒縱叉。

工業專利

之前,由於離子(帶電原子)在電場加速時,不僅移動了選定位置的金剛石焊層,還侵蝕了規定目標形狀的膜層,「反應離子刻蝕」技術只能產生厚度為0.05毫米的結構。因此,所得結構的厚度受到膜層抗力和厚度的限制。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微電子學研究所一位名叫Adrien Toros的科研助手在不到半年時間內,發明了一種雙層膜,這種膜由一層鋁和一層二氧化硅構成,鋁層能很好地吸附金剛石,其外的二氧化硅層較厚,更能抵抗離子反應的影響。該項技術能加快刻蝕過程,實現幾近垂直的深入切割。

在Innosuisse(此前為CTI)的支持下,該團隊計劃同瑞士的人造金剛石生產商Lake Diamond合作,此前他們已經共同申請了一項專利。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Pascal Gallo透露:「在中期我們將利用這項技術進行微米級部件的精準生產和商業化,從而擴大我們的製造領域。」

此外還有另一個項目也在實施中,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從超純金剛石中製作光學元件,例如,熱成像過程中能在紅外光譜中進行操作的透鏡,以及工業切割所使用的激光器件等。

Niels Quack說:「2015年我開始這項研究時,從未設想過這些工業應用。但是多虧了Gebert Rüf Stiftung基金會的支持,讓我們很快看到了項目的大好前景,然後成功地將其發展成實用的工業應用。於我而言,這完美地證明了基礎研究經常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應用,這對於工業領域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保持思維開放太重要了!」

這項研究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進行,受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SNSF Professorship支持(這項基金計劃現已改為SNSF Eccellenza Professorial Fellowhips)。同時該項目也受到Gebert Rüf Stiftung基金會和位於伊韋爾東的Lake Diamond公司的支持,後者提供了人造單晶金剛石。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Pascal Gallo是論文的合著者。這些部件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微納米技術中心進行了裝配。

文章作者 | Niels Quack,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微技術研究所

Diamond watch component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預測火山爆發不是夢,只需建立一個全球性火山「圖書館」

TAG:科研圈 |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瑞士研究者在金剛石上雕刻出3毫米寬的手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