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CCG EXPO 2018 授權設計」機械迷城――中國機器人藝術與展望

原標題:「CCG EXPO 2018 授權設計」機械迷城――中國機器人藝術與展望

內容來源:7月4日上午,CCG EXPO 2018 商務大會第四場活動是“起於幻想,落於真實:無所不在的設計力”。 ACG小圈圈作為本次大會的媒體支持,為大家帶來本場活動的速記精華整理和分享。

本文:4315字 15分鐘閱讀

主持人:機器人設計可以說是玩具設計行業中最困難的設計分支之一,而國內就有這麼一位將機器人與大型雕塑完美結合在一起的設計師。 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將機器人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 現在讓我們有請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師、國內最大模型論壇ACTOYS創作負責人,雕塑、機器人設計師孫世前先生上台演講,大家掌聲歡迎。

孫世前: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機械迷城――中國機器人藝術與展望”,在這里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之所以這個標題叫迷城,因為自己也是在探索過程當中,希望和大家共同交流,大概幾個方向:

因為我是國內最大的機器人模型論壇ACTOYS的創作總監,我們大概有400多萬的註冊會員,我們身邊很多朋友會買很多機器人模型,包括我自己大概收藏了1萬多件。 但是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就會很遺憾的發現,當我們聊到日本的機器人,第一印象會是高達、EVA等等的。 聊到歐美也會有很多第一印象,比如說變形金剛、星球大戰。 但是直到今天我們聊到中國的機器人,可能在外界眼中可能還是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個遺憾,也是可能在座的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

這是全球的機甲類作品的現狀,首先是機器人和機甲文化的起源。 機器人我就不多講,因為現在我的方向是機甲,機甲的作品雖然起源於日本,但確切的說所謂的機甲是西學洞見的產物。 最直觀的概念就是作為一種載具而存在,廣義上跟汽車、輪船、飛機、坦克的性質相同。 只不過機甲是人型或者動物型,就好比說很多人喜歡看《速度與激情》,我感到拍到5之後,他們其實是把裡面的賽車當成機甲來用,所以可以去懟潛艇、 坦克等等的。

近代大型機甲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科幻小說,1880年蒸汽屋當中。 經常遇到一個問題,怎麼區分機器和機甲,很多人第一反映機器人沒有人駕駛的,它是一個自主意識,比如說像變形金剛,機甲是人在操作的,比如像高達,但是我 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分點在於有沒有靈魂,機器人是有靈魂的,而機甲是沒有的。 像《環太平洋》當中如果駕駛員出現問題,機甲就會不動,如果說被對方奪得機甲會變成反派的一個工具。

世界上第一部機甲作品是1958年漫畫大師橫山光輝《鐵人28號》,它應該說是我們心目當中神作,也是這一類型的開山鼻祖。 之後1972年永井豪的《鐵甲萬能俠》出現,基本上奠定了人和機甲大的尺度和感覺。 我給它簡單分了一個類別,比如說機械骨骼類的、無線操作類的、智能生物類的、盔甲戰衣類的和主流機甲類的。

機械骨骼類的像《阿凡達》裡的AVP,像《黑客帝國3》,《異型》裡面的大型改動機動力骨骼。

無線操作類的《鐵人28號》和《鐵甲鋼拳》,一直到今天都還是比較相近的。 智能生物類的無疑很多動漫迷心中的神作EVA。 盔甲戰衣類,從2008年開始帶動起整個漫威系列IP的《鋼鐵俠》,也是我非常痴迷的,包括一直跟身邊朋友有在做《鋼鐵俠》,主流的比如說像《高達》《 戰國魔神》等整個系列,包括後續的。

這裡引起一個話題,前段時間我去騰訊的研究中心,他們提前問了我一個問題。 說孫老師機甲為什麼是人型的? 很多人說人型機甲可能到了戰場上它就是一個巨大的靶子。 如果真的有一台像高達18米的機甲,人可能在駕駛艙裡有三五分鐘可能就腦震蕩了,而且它對場地的要求很高。 我覺得不要用今天我們技術或者材料去限制它,我覺得我們人類操作最靈敏的工具就是我們的身體。 如果有一天我們操作機甲可以用思維去操作的話,其實我們最熟練的工具就是一個類人型軀體,就是人型機甲。

他們當時問了另外一個問題,我是回過頭來想了很久,他們說為什麼今天我們一座機甲設計,要么感覺像日式的,要么像美式的? 後來我覺得是這樣,因為日本和美國的機甲文化領先我們五六十年。 如今,他們把好的容易成型的方向都已經完成了,無論是很華麗的或者真實係的,或者誇張系的。 所以,我們今天再做的時候就很容易走進他們的風格。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依然在創新,比如說,在好萊塢的電影裡面我截取了幾個過程,最開始的《終結者》會給了我們很深的印象,但是到了後續會有類似《第 九區》的設計,繁瑣而真實,甚至到《變形金剛》這裡面一個瑣碎的外星機器人。

我比較喜歡的是2008年《機器人總動員》WALL-E,它就是一個簡單的方形+三角形+兩個鋁帶就可以成為一個機器人,滿足它的功能,甚至它的一個小望遠鏡一樣的眼睛稍微掰 一下角度就可以給人不同的表情,當時我覺得可能很難再突破、再極簡了。 但是隨後大白出現了,原來機器人可以是溫暖的,這個當時給我的衝擊真的很大。 我覺得大白很難突破了,BB8又出現了,就是一個球加一個半球,而且可以做出真實的走上舞台。

我們可以看到在好萊塢的世界當中機器一直在進化,包括最近有《星際穿越》也非常有意思。 我覺得機甲沒有日式和美式的,可能根據類型、文明、基礎、尺寸、動力、需求決定風格。 同時,我們也在找自己的風格,比如說卡通的、蒸汽朋克、未來科幻風等等。

第二點我與機器人,雖然我可能長得比較老,我是一名標準的80後,在我的童年充滿了對《變形金剛》動畫片的喜愛和荼毒。 小的時候在大連一個小島上買不到,也買不起。 當時因為買不到,我就自己去製作,那時用紙做了很多,還有橡皮泥,能走的能變形的,因為做得過關係開始學美術了,就考中央美術學院。

考上了大學終於可以開始收藏機器人了,進入到了AC模玩網,我們組建了DIY區,和全國各地的朋友一起開始做機器人的DIY。 同時,開始自己打工、創業、收藏機器人,到現在為止應該收藏了1萬多個,喜歡的都還收得差不多了,這僅僅是一小部分。

在做了一系列工作之後,覺得可以嘗試做機器人的創作,於是正式組建了一個工作室,傳統類的雕塑也會做,做的最高一個裝置是56米高的,是西柏坡附近的一個紅色 景區。 它把一個水塔改成一個火炬,從入口的角度五角星就變成了和平鴿,一個大國和平崛起的概念,LOGO也做得很多。

這樣的一個過程之後,始終在論壇裡堅持大家做機器人的DIY,比如說把一堆機器人作品改成一個自由女神像去美國展出。 又或者當我家裡需要一個櫃子的時候,我乾脆把它做成一個猛大帥,它都可以打開,可以把變形金剛放進去。 《變形金剛4》的時候因為和美國的電影公司有一系列的合作,派拉蒙的合作方在做一系列《變形金剛4》的作品,包括很榮幸做一些當代的作品送到了央視的舞台上 。

這個在上海,這個是和B站合作的,B站和COSTA合作了一個咖啡主題店,我們做了一個機械的裝置。 在大量設計過程當中去奠定了自己基礎和不斷地在思考。 這是《變形金剛4》幫他們做官方的。 這樣一系列之後慢慢的產生了一個疑問,什麼才是自己想要做的方向和風格? 並且發生了一件事情,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幫美國派拉蒙的合作方在中國做的《變形金剛》的巡展,其中擎天柱是放在前門了,當時頗有爭議,在此之後 我們決定做一個中國風的自己機甲系列。

當然,自己喜歡的還是要做,比如說去年就很榮幸的和騰訊,和北美的孩之寶合作了我心目當中最經典的G1擎天柱,就是剛才那張畫裡對面那一半,我把 它改成一個可以變型的。

我們和一些中國傳統的去做秦時明月的白虎,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開始思考,因為之前做的都是靜態的雕塑,但是大家會覺得在今天靜態互動性和給人的感官步態合適。 因為末那靜態雕塑我非常喜歡,在我機械雕塑裡面,大家會覺得你是​​一個機器人,你應該去動,你應該去走,你應該去變形,所以我就開始嘗試去做。 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想做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系列十二生肖的機甲。

為什麼要做十二生肖機甲呢?

第一,機器人藝術和文化,我們覺得還是空白,但空白也是我們這代人一個機會和使命。

第二,十二生肖和國人有特別高的契合度。

第三,很奇怪的一個事中國人每個人都有一個生肖屬性,但似乎明白誰都說不明白,為什麼十二生肖是這12個動物,他們是怎樣來的? 他們作用是什麼? 所以我們從2014年開始寫了一個對應的故事。

第四,聊到十二生肖的雕塑會第一反映圓明園的十二獸首,這是屬於民族之痛。 在今天我們希望用當代的機械和藝術結合的方式做這個時代的十二生肖雕塑展示給世人,讓世界看到中國機器人藝術,也是在那個時代提出來的,雖然很難,但我們一直在努力 。

我身上穿的這件是我們做的生肖金剛的IP,我們希望歷史+藝術+科技的方向去做,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數千年的積澱。 在這過程當中惡補了人型盔甲的裝置,比如說我們和有妖氣合作的《鎮魂街》的許褚,我們和阿杜合作一些京劇方面的雕像,我們和日本世嘉合作了世界上最大 的雕像,並且放在了60米的高空上面。 一些結構的,包括和日本卡普空以及騰訊做的9米的火龍,去惡補一些動物形象知識,包括剛才說的變形金剛系列。

最終我們發現有一個事給我們啟發特別大,就是美日機甲大展,2012年日本發明了一台機甲水稻重工,2015年美國發明了世界上第二台可以駕駛的真實機甲,然後 他們約戰。 在此之前,我們想儲備自己的機甲,我們用各種方式去儲備技術,比如說我們和B站合作的嗶哩嗶哩號,它是中國第一個大型外骨骼同步的機器人,它的 技術會用在機甲的手臂部分。 我們和美國合作的《太空堡壘》VF戰機,把它做成可以變形的,相當於我們在為機甲變形部分做技術儲備。

當他們知道有人把這個做出來之後,就覺得不可思議而且是在中國完成的,在飛機上留下很多簽名,但是從版權上面來說,《太空堡壘》版權他們其實是不願意籤的,包括我們 和新浪合作的7米高機甲,這個機甲模擬了裡面的真實駕駛艙。

我們又嘗試做變形,十二生肖裡的第一個《辰龍・崛起》,可以行走的嘗試,你看著比較簡單,但是我們是做了十幾版的骨架。 在這裡我提一下,因為日本的機甲是四輪的,我們可以理解為一輛汽車,美國的機甲是履帶的,你可以理解為是一輛坦克,當我們在做機甲方案的時候 ,如果我們選擇這兩個方案相對會好做一些。 但是我們作為後來者我們希望有一些創新,我們不希望作為山寨大國,又給人留下一個山寨的感覺,所以我們選擇了四足,這也是給自己找的一個坑,到今天依然在填這個 坑,過程當中就想辦法解決技術。

我們終於發布了“大聖號”1.0版本,許多說明的一點僅僅是1.0版本,我們還在升級,它是一個半成品,僅僅是在去年4月份需要出現的時候放在了那個位置。 目前我個人自己支撐做了十二生肖裡的前五台機甲,是大概這幾年工作所有的收入,一邊有些收入一邊投到我自己想做的機甲裡面。 這是《丑牛・開山》。

剛才一直在說我的思考過程包括方向,最後我們選擇了一個方向,中國風的機甲方向,這個方向可能未必好做。 當我提出這個方向的時候,很多人就說太老土了,在今天主流的機甲方向應該是類似於《第九區》,但是那樣一開始10分滿分我們能做到9分,這個我們 只能做到7分,但是這個方向我可以走下去。 在這個方向上面我們結合了中國古代的盔甲藝術、中國傳統的色調、中國的漢字、中國的裝飾紋樣以及中國建築學裡的一些結構,綜合到一起形成了我們的機甲再配合它的故事, 故事也在創作當中,也請教了一些大神,已經寫了四年,今年可能會公開一部分。

我演講部分結束了,謝謝。

返回好心遊戲,查看更多

本文標籤: 變形金剛   CCG   模玩  

為您準備的好內容:


www.haoxyx.com
true

http://www.haoxyx.com/gamehtml/467644/241939363.html
report
6283
原標題:「CCGEXPO2018授權設計」機械迷城――中國機器人藝術與展望內容來源:7月4日上午,CCGEXPO2018商務大會第四場活動是“起於幻想,落於真實:無所不在的設計力”。 ACG小圈圈作為本次大會的媒體支持,為大家帶來本場活動的速記精華整理和分享。 本文:4315字15分鐘閱讀主持人:機器人設計可以說是玩具設計行業中最困難的設計分支之一,而國內就有這麼一位將機器人與大型雕塑完美結合在一起的設計師。 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將機器人科技與中國傳統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CCG EXPO 2018 授權設計」機械迷城――中國機器人藝術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