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筆者針對“智慧課堂”這一細分的場景進行的一次簡要的反思和總結。 也是對智慧課堂未來方向的一次探討。
在“跨界的紅色”中前行的朝陽行業
自從“互聯網+”概念提出以來,跨界進入教育行業似乎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藉著對於傳統教育的電子化、信息化改造的“三通兩平台”政策,大量硬件廠商、教輔資源團隊、教育培訓行業、互聯網公司、資本市場紛紛湧入這個封閉的圈子裡,試圖在 2億的人口基數中站住腳跟。
而“智慧課堂”這個名詞,不論單獨放在人工智能領域、互聯網領域還是線下實體領域,都多少顯會得另類。 因為它始終是與學校的實體教學掛鉤的,經歷了近10年的探索與發展,它看似總是與互聯網的結合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卻又似乎從未被哪一款產品征服過。
在培訓機構O2O、題庫解題、視頻課程、一對一輔導等教育的垂直細分領域分別誕生了獨角獸或教育明星產品後,不少一頭扎入智慧課堂這個“泥潭”、並苦苦 掙扎了許久的企業與跨界的從業者,抬起頭卻發現,似乎除了信息化、物聯網的硬件科普工作,自己的智慧課堂產品始終被關在電教室內,難以落地使用。
那麼智慧課堂產品究竟是為了解決什麼而誕生的? 為何經歷多年的發展,卻始終呈現出藍海的狀態呢? 我們不妨先來聊點兒歷史。
前身——“電子書包”
電子書包誕生之初,主要用於討論能否採用低碳環保的電子設備一次性儲存大量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學習。
事實上,從國內2006年電子書包概念興起開始,率先藉著國外關於“電子書包”的課題研究進入電教市場的是一批急於轉型的硬件研發廠商。 教輔資源的渠道競爭不斷加劇更加促進了資源與硬件的合作。 直到2010年前後,“北京四中網校”、光碟與學習機還是電子書包市場的主流形態。
雖然與今天的智慧課堂產品相較早期電子書包,形態上產生了巨變,但卻始終沒有改變促使這一領域誕生的核心問題—— 資源 。
核心問題——資源始終是邁不過去的坎兒
任何教育產品的起點實際都是為了解決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衡問題。 課堂教學中的資源則尤其嚴苛。
老師們要的不是成品,而是豐富的零件
不同於線上產品直接輸出教學視頻/口語練習、用戶直接享受成果的模式。 智慧課堂的資源用戶是作為教學生產者的教師,他們會選用自己所需的素材修改或組成符合自己教學特徵的“成品”。
學校教學中應用的教學資源可能包含教案、導學案、學案、教材、教輔、試題、試卷、作業、圖片、視頻、音頻等。 儘管類型繁多,卻都是備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是 否能讓教師用戶直觀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源、資源質量是否過硬、能否通過合理的篩選條件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學習 ,這些幾乎是任何一款智慧課堂/作業類產品都必須直面的資源瓶頸。
優質內容庫不是一天建成的
對於產品研發團隊而言,教育資源的生產往往伴隨著巨大的教研成本和時間成本。 與此同時,想要在自己的產品中有效地應用資源,就勢必要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體係並不斷去維護標籤。 在這樣的情況下 “更多、更好”往往意味著“更久、更苦” 。
當下國內能夠生產習題的獨立團隊雖然眾多,但仍沒有任何一家敢說自己能夠拿出千萬級以上的、知識點體系完備且支持多版本教材同步更新的題庫。 其中尤其是文科題庫與課件庫更是鮮有人感碰的“雷區”。
是正版嗎? 有課件嗎? 能實際教學嗎?
隨著版權合作的不斷升級,具備教材出版、評議教輔出版的大廠大多將代理權限明碼標價,並有選擇地供應給利潤較大的廠商。 行業在版權合作和技術合作模式的共同推動下,逐漸培養出了“正版電子教材”這樣一塊燙手山芋。
一些功能不錯的產品提供的資源不是很理想,一些能夠提供指定資源的產品功能不完善,這樣捉襟見肘的情況反而變得普遍起來。
“我們不提供任何資源,只提供工具!”“我們可以把校本資源電子化!”——有的智慧教育行業從事者如是說。
那麼是不是繞過資源的門檻,智慧課堂就真的能搞起來呢? 在我看來,即使不談資源,想要以互聯網思維推動智慧課堂產品仍需要面對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業務流程參與者不是商業模式中的消費者
C端產品的2B銷售
大多數的智慧課堂產品嚐試解決的也是課堂互動中的師生互動與設備管控問題。 除過管理後台以外,我們實際在智慧課堂上提供的服務,也全部是2C的。 那麼是否能夠由產品的使用者直接購買服務呢?
對不起,真正的購買者是學校/教育局/電教館,招標、採購的流程不可避免。 教師、學生及家長用戶實際很難在決策過程中起到較大的作用。
憑什麼要用你的?
智慧教育從業者們面臨的始終是校園內進展緩慢、校園外同質化橫行的狼狽場面。 我有的功能,你也有;我沒有的功能,看著你的琢磨琢磨,我也就做出來了。
今天大家都在打“生態”,打“數據維度”,甚至是前些日子被吐槽的“我上課發個呆怎麼了?”,其實也無非是受到同質化影響後的劍走偏鋒罷了。 那麼學校使用你的產品,究竟是因為數據服務完善、產品功能強大還是單純地因為公關工作到位呢?
如何在同質化服務嚴重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壁壘,不僅僅考驗產品定位的準確性,也同樣考驗著產品團隊的專業度與忍耐力。
第二、垂直化的互聯網產品在課堂環境中易水土不服
互聯網玩垂直,智慧課堂玩全面
“抓住用戶的一個痛點,然後深挖下去!”——互聯網人如是說。
智慧課堂的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對於大多數教師而言,如果你僅僅提供了一兩項可用功能,那就像給了老師一盒粉筆一樣,用來書寫誠然不錯,但無法讓老師選擇“ 智慧化”教學。
智慧課堂產品一定要是一個包含多樣功能的應用體系。 老師們也許不一定會用,但需要時沒有的功能注定要減分。
這一點上不少硬件廠商和集成廠商佔了便宜,總是能提供給學校大禮包似的產品集合。 但至於為什麼這樣的智慧教室仍沒有用起來,不妨參照小米系列產品去反思自身是否真的能夠將產品的多樣化與服務的一致性結合起來。
80%的用戶需求是偽需求
區別於機構追求的可複制的教學模式。 一線教師,尤其是名師,大多具有自身鮮明的教學特色,並根據地方教育特點和教學年限,積累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 這樣的教師在提出需求是一定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換句話說,一套符合教師A要求的功能/素材,放在同科目同年級的教師B身上,具體的可用性就值得商榷了。 甚至在面對一個產品功能收集意見時,產品或需求人員可以從100位教師口中聽到100種需求方向和實際教學應用的設想。
2016年我所在的智慧教育項目收到了近200條改進需求。 經過持續地梳理與跟進後我的團隊悲傷地發現,這些需求往往只是針對功能的一種直觀理解,其中的大多數都是結合了教師自身的教學特點,真正能夠幫助完善產品的可能不到 20%。
當然, 最後能夠幫助產品做出抉擇的往往是——下一個項目要求。
不要快速升級,只要穩定可控
“小步快跑”算得上互聯網行業的標準姿態,但是應用在課堂中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麻煩。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
數學老師今天準備給學生們講10道習題,一大早來到了教室打開電子大屏上的授課端。 系統跳出了升級提示,老師根據提示選擇了下載,花去了課前的3~4分鐘,奈何一節課就45分鐘,最終只好講了8道題。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情形可能每2週都要發生一次,可能攤在任何一位老師的課上。 那麼要是學校網絡還偏偏不好怎麼辦?
所以我們在這一點上談的實際上是“可控性”,是帶給教師用戶的安全感。 每一節課都是需要教師嚴格設計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不可控的狀態都會對授課過程造成嚴重干擾。
教師用戶往往對進入自己課堂的產品要求“穩定”、“可控” ,不僅僅是升級問題,還有對操作系統(可能是舊系統)的適配、明確的操作提示反饋、特殊狀態的處理操作等等。
第三、實體課堂無可替代,“顛覆論”是個碰不得的雷
顛覆是一種很危險的思想,尤其是作為跨界而來的硬件廠商與單純的互聯網人來說,高喊“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無疑是在高調等待市場反饋打臉。 作為企業,能夠做好的只有服務。
教育從來都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
教育從來都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 教育的專業性不僅僅體現在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力與控制力,還涵蓋了對學生心理與課程設計等專業領域的積累與理解。 因此培養一名教師的過程實際上與培養一名運動員別無二致。
智慧課堂產品之所以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也體現在成熟的教育體係自帶的專業性對待外行無情的“排異反應”——好的老師站在講台上就是一節好課,耽誤我 上課的我寧可不用。 這也是為什麼不管多麼實力雄厚的大佬, 做教育都一定有一個先決條件:要么有教育資源、要么自己懂教育 。
第四、“風口”滿天飛,但多是新瓶裝舊酒
從“VR+教育”“STEAM教育”到如今的“AI+教育”,每一次風口都像是一針興奮劑,吸引著新的競爭者與投資者前來慶祝。
但當我們回過頭想一想,無法克服頭暈的教學設備算的上安全的教學設備嗎? 只能用標準零件組裝機器人的STEAM算得上創造性教學嗎? 當前教育領域的AI真的不是年前的大數據嗎?
當我們站在課堂參與者的角度來看這些概念時,除了“聽上去好厲害”之外,在實際應用層面恐怕大都只能算是一些錦上添花的功能。 甚至給人的感覺就像九十年代的電腦教室,大多數時候沒能教給學生什麼。
也許當我們面對這些所謂“風口”時,不能相信老師們的叫好,反而要沉下心來觀察他們實際的使用情況。 看看是否它們也只是在脫離課堂的情況下,升級了早年的電教室罷了。
最後,智慧教育是一道階乘題
儘管列舉了很多智慧課堂中的問題,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堅持在智慧教育行業探索的人們仍然推動了教育領域服務的發展。
從電子書包,到後續的SAAS服務平台、微課、大數據、綜合素質評價、情緒識別、直播與AI,隨著越來越多教育服務的加入, 智慧教育的方向正在從原來單純的資源至上轉變向了服務決策致上 。
而隨著有志於教育的複合型人才加入,相信多樣的服務內容也將促使原來固定的、集中化的一站式服務,轉變為更為靈活的、個性化的模塊化服務。
不僅要讓產品體驗好,UI炫,更要讓產品與教學緊密結合,促進用戶探索,讓數據不會成為孤島 ,也許這才是“智慧課堂”這片藍海最實在的探索方向。
本文由 @ 壹度叔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