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但是百度強於AI賽道的整體性——從人才儲備到技術深度——並非只是某種包裝則會與美國、中國等人工智慧技術成熟的國家進行磋商談判
原標題:百度扛起AI大旗
文 | 闌夕
無論最近幾年的經歷多麼坎坷,百度依然是家分量十足的公司。
這個觀感多半出自百度AI開發者大會的落幕,人頭攢動的熱鬧現場和名冊冗長的合作伙伴無不說明,AI產業還是頗為關切百度作為領頭羊的一舉一動。
外媒甚至注意到,這場會議有很多分論壇的主題都是高度學術性的,包括全英文寫成的幻燈片,「這在中國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科技公司吸引著大量來自美國的科研人才迴流。」
比如百度研究院就在不久前發表的一篇論文裡,提供了它對癌症病毒切片分析演算法的新思路,這份通過AI識別腫瘤的方案在準確度上超過了由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團隊所保持的全球最佳成績。
認可「All in AI」之後的百度在行業裡的江湖地位,並非毫無來由的謬讚,早在一年前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連馬化騰都在與李彥巨集同臺時,公開表示「相比於百度,騰訊已經在人工智慧上落後了一點。」
這話顯然不無客套和謙遜的成分,但是百度強於AI賽道的整體性——從人才儲備到技術深度——並非只是某種包裝。
所以李彥巨集纔要親自宣佈L4級自動駕駛巴士的量產訊息,在網際網路行業盛行的「PPT造車」之外,任何足以真實測量的進步,都是必須濃重書寫的。
更重要的是,這是百度在與陸奇「分手」以後的首次大型活動,就像對於改革而言,作為前朝的丞相可以告別,但是變法的果實必須繼承下來,它對映的是AI這件事情究竟是全力以赴賭上一切的未來,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過渡。
事實證明,百度沒有辜負它為轉型投入的所有成本。
一處有趣的細節在於,這場AI開發者大會的務實色彩遠遠高於務虛,展示肌肉的案例多是奔著商業化的落地而去,也就是百度已經不再滿足於渲染它的未來價值,或者說它試圖將區域性的未來拉至眼前,進行產品化的嘗試。
一邊高速行駛,一邊更換輪子,這就是百度現在的狀態,既有不務空名的果斷,也有背水一戰的冒險。
資本市場或許也需要新的故事,百度的市值因為陸奇的離開而停在了千億美元的門前,儘管搜尋和資訊流的雙向驅動已經在改寫收入上限方面表現出了良好的勢頭,但是如果AI也能夠在當下有所助益,那便會有錦上添花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百度提出的「Everyone Can AI」的嶄新主張,充滿著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糅合味道。
它首先是「平等便捷獲取資訊」的口號外延,網際網路已經相對完成了橋接資訊的使命,科技不再是少數人享有的能力特權,所以新的階段性任務,就輪替到了前沿技術的普及這裏,而AI正是賦權的標誌之一。
美國軟件技術專家艾德·伯內特的說過一句幽默的實話:「現在天上有三十一顆衛星在地球上空環繞,不為別的,就爲了告訴你便利店怎麼走。」
只有普通人也可以暢通無阻的享有這些成果,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才能順理成章的建立,如果AI真的將如百度期待的那樣,成為足以媲美作業系統的底層技術,那麼在這裏舉起一杆指明方向的旗幟,始終都是明智的。
李開復曾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AU將為開發和採用其技術的公司帶來鉅額利潤,同時亦會造成並不遜色於工業革命的代價——比如職業崗位的消失、經濟結構的變化等等——而彼時不具有人工智慧技術的多數國家,則會與美國、中國等人工智慧技術成熟的國家進行磋商談判,進而成為持有人工智慧技術國家的經濟依附體,強者恆強,處於人工智慧帶來的良性迴圈中的國家,將進一步拉大與體系外國家的貧富差距。
大風已起,天道酬勤。
其實AI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是學術界的熱門議程,甚至有著「三起三落」的歷史軌跡,它是一個方向極其明確、但就是受制於技術瓶頸的產品,在很多委曲求全的場景裡,AI被視為是自動化的延續,拯救了很多教授的飯碗問題。
直到運算能力及規則突破曾經認為框定的天花板——我們擁有的裝置效能越來越強、排程它們的資本越來越厚、且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也破解了單純堆砌資料的線性覺醒制度——於是一切都變得海闊天空起來。
紡織女工並不會爲了偉大的工業革命而發出喝彩,她們的擔憂和焦灼更為切實:我所能夠提供的價值,即將變得一文不值,而這會直接影響生存。
在從前的設定裡,一個人之所以無法被機器替代,大多不是因為機器缺乏替代能力,而是機器比較昂貴,這是一個成本取捨的結果。在那些機器成本終於低過人力的行業,崗位如同韭菜那樣被一截一截的殘暴割走。
就像AlphaGo決定退役,並將棋譜獻給人類,這看起來是相當具有風度和知明分寸的做法,即使馬雲在另一端幽幽的說著「讓人工智慧下棋致使樂趣全無」這種酸話,也說不上能夠破壞這邊Happy Ending的氣氛。
工業革命從來都是對於效率的刺激,更高的效率會帶來更為充盈和廉價的商品,最終造福於整個社會,並且構建「不必用勺子挖運河」的邏輯。
在前邊等著百度的挑戰還有很多,但它似乎正在做好充分的準備。返回搜狐,檢視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