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行發布通知,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產業躺賺的好日子也因此逐漸結束。
移動支付顛覆了傳統支付方式,也讓第三方支付平台賺的盆滿缽滿,然而,現在支付方式發生變化,第三方支付產業躺賺的好日子也因為新規逐漸結束。
- 6月29日晚,央行發布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 2018 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 6月30日,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台處理(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 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台處理)。
而有關於“支付寶微信付款方式大變”的話題也瞬間成為微博熱搜。 不過不少網友表示: 認識每一個漢字,但是不理解到底什麼意思。
筆者來幫大家答疑解惑下。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並不影響你消費。 能影響你消費的,只有你的錢包。 那麼新規定實施之後到底有什麼變化?
其實最大的變化就是,第三方支付機構此後告別野蠻生長,多了一道“網聯”監管流程。
去年7月28日,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5家機構簽署協議,共同發起設立了網聯。
據報導:
央行下屬7家單位,共出資7.6億元,持有網聯37%股份,支付寶和財付通最終持股比例皆為9.61%。
以前在選擇支付時,支付寶或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直接從你的銀行卡中扣錢。 實行斷直連後,支付方式就由“第三方支付”直連模式變成了“第三方支付-網聯清算平台-銀行”間接連接模式。
例如:你在淘寶上購物,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工行卡付款。
流程變成了這樣:
- 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
- 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工行;
- 工行從你的賬戶扣掉消費金額,告知網聯已扣款成功;
- 網聯再告訴支付寶並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行業未來
1. 支付寶微信告別快捷支付
以前“支付寶、微信-銀行”的直接連接方式相當於第三方平台直接控制用戶銀行卡,一定程度上也威脅著用戶資金的安全,實施斷連後,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不能直接扣除銀行卡 金額,用戶必須事先將銀行卡的錢存入餘額中,才可以直接付款。
如果用戶的支付寶、微信餘額不足或沒有存款,那麼將跳轉到銀行支付頁面並通過網聯進行支付。 網聯利於全面監管第三方平台的每一次付款。
2. 支付數據再不專屬於巨頭支付機構
增設網聯平台意味著以後第三方支付機構無法與銀行直連,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上交國家,同時可以有助於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違法行為。
3.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
意味著第三方支付機構此後再也無息可掙,每年少掙數百億元備付金利息。
據央行公佈的數據:
2018年1月末,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款突破千億元,自此,每月增加千億元左右,2018年4月末,這一數據為4995.04億元。 按照上繳50%比例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為9990.08億元。
支付機構通過客戶備付金從銀行那裡賺取利息,所謂備付金,通俗來講就是在網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由客戶支付的貨款,在客戶收到貨並且做出確認之前,一直存放 在支付機構賬上的資金。
一般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澱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 即,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沉澱量越高,銀行給予的利息就越高。
有支付機構人士表示:
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其每年利息收入大約一億元。 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預估會在百億元以上。
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入集中備付金賬戶比例越高,支付機構的利息收入就會相應減少。
所謂集中備付金比例,其實是指央行規定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 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後,不產生利息。
- 2017年1月,央行發布《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自當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 專用存款賬戶。 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
- 2017年12月,央行要求,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具體來說,2018年1月仍執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將集中交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 2018年6月29日晚上,央行發布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 至此,央行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作者:翟元元
來源:http://www.cyzone.cn/a/20180630/335172.html
本文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創業邦,作者@翟元元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