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未來出行說對話美團夏華夏:自動駕駛技術 × 外賣的想象力

文章摘要: 室內配送車的問題更多無人配送車的落地速度外賣>快遞

原標題:未來出行說對話美團夏華夏:自動駕駛技術 × 外賣的想象力

看過了不少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視訊,可一說量產至少要 2021 年,你是不是有些疲勞?我們對話了美團首席科學家、無人配送部總經理夏華夏,聊一聊「今年試運營,明年大規模落地」的案例:美團外賣無人配送車。

為什麼是外賣 & 快遞?

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說,行車場景越複雜、行駛速度越快,對系統駕駛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那麼反過來,對於某些低速、場景簡單、路線固定的場景,理論上自動駕駛技術可以更快地落地。

作為全球最擅長模式創新和應用創新的市場,中國在過去一年來已經誕生了很多自動駕駛在垂直細分市場試運營的案例。比如說園區掃地機器人、港口自動駕駛半掛,以及今天要講的,美團、餓了麼、菜鳥、京東都展示過的外賣/快遞無人配送機器人。

3 月 28 日,美團創始人王興透露美團點評已經在北京朝陽大悅城試運營無人配送車,並計劃在 2019 年實現規模化運營。這個節點相對自動駕駛乘用車商業化提前了整整兩年,那麼,為什麼是外賣&快遞?

對於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來說,做幾臺園區掃地機器人可以很好的驗證技術、成本、商業模型的可行性。但還是存在一些明顯的弊端,比如說應用場景雖然廣泛,但缺乏統一的平臺管理,這意味著公司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跟一個又一個園區談落地。如果機器人成本不具備殺傷力,許多園區應用機器人的熱情和動力也很難保證。

最重要的是,掃地器人對提升社會執行效率的作用有限,這決定了無論是監管、合作方都不會特別熱情。

那麼快遞 & 外賣呢?據媒體報道,自 2014 年起,中國的快遞業務量便突破了 100 億件,且以 100 億件/年的速度逐年增長,到 2016 年已經達到 300 億件。美團外賣是全球最大的外賣平臺,每天有 50 多萬送餐員完成超 1800 萬份訂單。按照目前的增速,中國的外賣市場將在未來幾年突破 1 億單/天。對於自動駕駛技術來說這是巨大的藍海市場。

另一方面,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已經成為這類平臺級公司的商業模型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德勤報告稱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自 2005 年後的十年間上升了 5 倍。在雙十一等高峰期的運力不足已經日益凸顯,而運力不足會直接導致使用者體驗下滑。

最後,國內快遞 & 外賣行業已經形成了菜鳥、京東、順豐、美團、餓了麼寡頭競爭的格局,大平臺對應用新興技術降低綜合成本有著更高的熱情。

無論哪個角度,無人配送外賣&快遞車都像一個堪稱完美的商業模型。

為什麼外賣>快遞

我們謹慎地認為,無人配送車的落地速度外賣>快遞。

歸根結底,還要回到成本上來。對於平臺級公司而言,無人配送車取代快遞員 & 送餐員的原動力一定是更低的綜合成本

第一,對比快遞和外賣成本結構就會發現,快遞的成本可以拆分為城際和末端(也就是常說的最後一公里),外賣更多時候只有最後一公里的概念,很少有外賣訂單的車程在 30 公里以上。但對於快遞來說,成本的大頭是城際物流成本。

第二,即便中國的快遞已經越來越快,但在時效性上仍遠遠比不上外賣。快遞的中轉配送站統一投送使得一個快遞員日單量可以 100 單 – 200 單。但外賣的時效性決定了一個送餐員的一天也就是 30 單左右。

最後,一個快遞可能是一個冰箱,也可能是一份檔案。這種包裹體積的不確定性對無人配送車也不夠友好。如果是外賣,它的餐盒規格是固定的,也就意味著每個配送車的執行效率是穩定的。

對於平臺級公司而言,最後一公里範疇的單件物流成本里,外賣遠高於快遞。王興能不急?

最後一公里路上的難題

無人配送車在落地過程中,還有哪些難題需要解決?

成本是一個問題。以美團研發的無人配送車為例,雖然相對自動駕駛乘用車已經簡單得多,但 GPS、攝像頭、低線數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仍是必不可少的。綜合下來,成本已經達到 10 萬元以上。

對於這個問題,要動態的看待。感測器產業鏈尤其是鐳射雷達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用於測試的 Demo 車和批量生產的車型成本也會有明顯的差異。一個送餐員的年薪大約 10 萬元左右,如果量產配送車成本在 10 萬元以內,綜合生命週期在一年以上,就達到了商業化臨界點。

成本之外,實際上最後一公里又可以細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相對應的,美團做了兩款車型,一款應用於室外場景,單次充電續航 150 – 200 公里,另一款室內配送車就是下面這款。(實際執行中兩款車會做接駁,比如大車從商家出發,送至樓下,室內車從樓下送至門口。)

官方宣傳視訊

出於時效性考慮,室外車型在行駛里程、速度、容積上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這種車長 1 米,最高時速達 40 km/h 的微型車最大的問題是路權問題。

美團正在跟交通監管部門溝通,夏華夏的說法是,美團作為企業代表正參與起草一個關於低速電動車和物流機器人的法律法規,給監管層面提建議。法規預計會在今年年內出臺。算是解決了無人配送車的上路問題。

室內配送車的問題更多,首先是小車上下電梯、出入酒店旋轉門、過門禁等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要有更好的演算法,更多涉及到對基礎設施進行簡單的智慧化改造。這個是行業共性問題,劉強東之前也透露京東正在和電梯廠家合作,打通通訊協議後配送車可以自行去相應樓層甚至按門鈴。

另一個問題跟共享單車的折損率類似,怎樣避免一個單價幾萬元的配送車被人抱走?或者遮一塊布上去,就可以嚴重影響它對周邊環境的感知?

除了前期的不可避免的使用者教育和市場教育工作,這個問題更多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去解決。美團給每一輛車都配備了環視攝像頭,周邊影象可以實時上傳至雲端,此外,還有 GPS、慣導和視覺的多重融合定位,確保可以精確定位到配送車的具體位置。

最後是量產,美團說到底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缺乏汽車製造領域的經驗。車企在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線控底盤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尋找合適的車廠代工,這是美團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如果說 2019 年的無人駕駛汽車心存顧慮的話,那麼一輛無人配送車給你送外賣是一件很難抵觸的事情了。看起來沒什麼不可逾越的障礙了,那我們看看 2019 年,美團會不會兌現承諾。

#當電動汽車遇上人工智慧,未來會怎樣?一場前所未有的跨界思想動員,一次前所未有的媒體聯合訪談,讓我們走進未來,迎接滾滾而來的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的出行產業浪潮!

大型深度對話欄目「未來出行說」,訪談出行產業意見領袖,挖掘行業實踐經驗,打撈戰略智慧觀點。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攜手跨界媒體矩陣——42 號車庫、21 世紀經濟報道、中國汽車報、汽車商業評論、騰訊汽車、網易汽車、搜狐汽車、寰球汽車、汽車產經網、36 氪、鈦媒體、億歐、新智駕、EV 世紀、幫寧工作室、優酷汽車、企鵝號等聯合出品。#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未來出行說對話美團夏華夏:自動駕駛技術 × 外賣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