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AI賦能,硬件創新的大時代。 關於音箱和機器人的行業發展,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詳細分析過。 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重溫智能耳機的發展歷程。
在智能設備的發展歷程中,2014年,是孕育劇變的神奇一年,創新的火種在音箱、耳機、機器人三個行業萌發。
- 這一年,亞馬遜發布了Echo音箱,語音賦能的智能音箱,在隨後2年來火遍美國,蔓延到國內。
- 這一年,軟銀髮布了Pepper人形機器人,一時間,國內一番機器人造物狂潮。
- 這一年,Bragi等創業公司眾籌無線智能耳機,智能化的風潮,引起耳機大廠一陣恐慌。
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耳機分別經歷瞭如下三次浪潮:
2001-2008 :音樂數字化 / 移動化
20年來,美國耳機領域最大的黑馬是Beats。 耳機是一個群雄割據,巨頭林立的市場。 沒有大勢,難成大業。
Beats誕生於2006年,那是一個移動設備高速發展,移動化聽歌逐漸流行的年代。 耳機從室內場景蔓延到室外場景,從音樂屬性擴寬到佩戴屬性,這樣的轉變,奠定了Beats崛起的基石。
2008-2014 :藍牙無線化
早期藍牙耳機音質很差,只用於商務領域。 2008年,藍牙A2DP協議開始普及,誕生了第一批消費級藍牙耳機,Jaybird是最早做無線運動耳機的廠商,藍牙無線化的趨勢,也讓Jaybird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2014-2018 :無線智能化
耳機智能化風潮,起始於2014年。 一個叫Bragi的創業公司,在那年眾籌了一款Dash Pro真無線耳機,集成有語音助手、運動檢測等多項智能功能。 一時間,美國眾籌網站上,真無線的創業產品多如牛毛。
一、等大勢,成大業
耳機是一個歷史悠久且高度競爭的行業。
咋看上去,行業的進入門檻低,新品牌層出不窮:小米、1more、fill、韶音等這些耳機新品牌,展露頭角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 調研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統計,在全球範圍內,累計有3000多耳機品牌。
與此同時,耳機的全球市場,有一半的市場份額被Beats、Bose、Sennheiser、Sony 和Skullcandy五大品牌佔據著。
耳機這個行業,進入容易,做大太難啊!
行業競爭激烈,也側面反映了這個市場的旺盛需求。 在過去十餘年來,耳機行業一直保持著穩健的增長勢頭,從未下滑。
一面是旺盛的需求,一面是激烈的競爭。 面對三千對手,做大事,必須等大勢。
耳機的發展已有百年曆史,我們熟知的Bose、索尼、森海塞爾、AKG都的幾十年的老品牌,有技術積累、有品牌沉澱、有成熟渠道、有忠實的粉絲。 21世紀以來,有哪些新銳品牌突破這些大廠的封鎖,發展壯大了?
2017年,美國的調研機構statista針對美國用戶做過一次耳機品牌的統計。 保有量前十的耳機分別來自索尼、Bose、Beats等十個品牌。
在這前十的品牌中,成立於2000年後,有且僅有Beats、Skullcandy和Jaybird三家,而且這三個品牌成立時間非常接近。 Skullcandy成立於2003年,Beats和Jaybird成立於2006年。
是什麼原因,讓這三家品牌超越AKG、鐵三角、B&O這些老牌廠商,躍居前十榜單? 又是什麼原因,近十年來,再無耳機新銳上榜?
冥冥之中,似乎暗藏玄機。
二、浪潮突圍,唯快不破
強者愈強,是行業同理。 以弱勝強,則是歷史機遇。 上面的問題,在歷史的趨勢面前,都會得到解答。
1. 2001:帶上iPod,街頭聽音樂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2000年。 那是一個PC大行其道的年代。 大眾耳機的主要場景在室內,移動場景的主要播放設備是索尼的Walkman。 很快,這樣的格局,就要被蘋果打破了。
蘋果在2001年,推出了劃時代的iPod設備和itunes服務。 音樂數字化的浪潮,洶湧襲來。
在音樂數字化的時代,聽歌不再是買CD、磁帶,而是單曲付費;Walkman的確是很經典,但iPod更小巧更方便……
數字化浪潮,勢不可擋 。 在這樣的大勢下,耳機的使用場景從室內加速拓展到室外;原本耳機只要音質好佩戴舒服就行了,一旦帶出去,就具備了配飾屬性……
場景在變遷,產品在升級,這是耳機行業二十年來,產品的最大變化。
最先抓住這個機遇的,是Skullcandy(骷顱頭耳機)。 它成立於2003年,早期的耳機針對的是極限運動人群。 滑雪、街舞這些場景,就該自帶BGM音樂啊! 這一小撮人,正是對室外音樂需求最強的一撮人。
Skullcandy的耳機,有非常炫酷的外觀,有運動達人為產品代言。 公司也藉著音樂數字化的大浪潮,一路高歌猛進。
Skullcandy的發展模式,被美國的說唱教父 Dr. Dre看在眼裡。 他在2006年成立了Beats。 同樣炫酷的外觀、同樣是請明星代言,只是Beats瞄向的受眾更廣:不是極限運動,而是廣袤的室外,街頭、道路、公園、健身房……
Beats耳機就像是一個明晃晃的項鍊,戴在頭上,招搖過市。
誠然,Beats的營銷非常高妙,但它的迅速崛起,最大的力量,還是來自於行業大勢。
- 2012年,Monster和Beats合作破裂,也曾效仿beats的套路,卻依然沒有成為第二個Beats;
- 2015年,汪峰在國內建立fill品牌,對標Beats,也沒有起色。
是營銷套路不行嗎?
不是。 問題在於歷史機遇啊!
3000多耳機同行難道是吃素的嗎? 在行業浪潮面前,它們只是慢一些而已。 沒有Beats,索尼、B&O等大牌廠商嘗試遲早會填平潮流耳機這個空位。 創業者只有在彎道拐點,才能甩開3000同行;否則,憑什麼?
數字化浪潮的窗口,轉瞬即逝。 Beats之後,再無Beats。
2. 2008:藍牙連接,無線就好
2006年,還有一個耳機品牌成立,那就是Jaybird。 雖然和Beats成立在同一年,但它卻和Skullcandy很像,專注運動場景。 運動場景? 那個時候耳機不是早就開始走向室外了嗎? 是的,如果只是運動耳機,那的確沒有機會了。
Jaybird押注的,是無線運動耳機。
因為支撐耳機無線化的藍牙技術,發展起來了!
最早的藍牙耳機誕生於2000年,那時主要應用在商業領域,比如給司機開車用。 那時的耳機音質太差,根本不能聽歌。 2006年,藍牙A2DP協議開始普及,這項技術大幅提升了音質,讓藍牙耳機聽歌成為可能。
Jaybird抓住了這個技術趨勢,在08年推出了藍牙無線運動耳機。 雖然第一款產品很簡陋,但只要站在時代潮頭,伴隨整個行業一起發展,就能突出重圍。
那幾年的美國,藍牙耳機的發展非常快。 到2016年。 藍牙耳機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非藍牙耳機。
不得不說,Jaybird的風口占位,非常高明!
但與此同時,耳機的同行們,也沒閒著。 新銳品牌Skullcandy、Beats,老牌廠商LG、Bose,誰沒看到耳機無線化的趨勢?
2008年,Jaybird搶了第一批無線耳機的風口,但真正產品成熟還要等到2013年的bluebuds x。 可一年之後的2014年,Beats等同行無線大軍立刻到位,戰機轉瞬,不快不活啊!
押注無線趨勢,產品推陳出新,是Jaybird夾縫崛起原因。 但市場細分、競爭激烈,也是它沒法比肩Beats的宿命。
商業競爭,時間優勢就是底層優勢 。 任何新技術,都可以被效仿;任何新設計,都可以被複製;唯有在歷史騰挪的窗口期,跑贏同行,才能生存,才有機會,強者愈強!
3. 2014:無線智能的新登場
2014年,藍牙無線耳機趨於成熟。 但無線無線,耳機中間還是有一根線。
這根線可不是沒有必要,它讓耳機可以方便掛在脖子上;一旦減掉這根線,雙耳的數據傳輸變成了一個新問題,同時耳塞的設計變得非常苛刻:既要做小 ,方便佩戴;又要做大,保障續航……這麼多難點,怎麼可能做到?
如果困難容易,那還叫困難嗎? 產品不創新,哪來突圍呢?
2014年,一個叫Dash pro的耳機,打破了行業的寧靜。
一個真正無線的耳機出現在人們面前。 小巧便攜,而且還有你能想到的所有智能功能:智能語音、運動數據監測、本地音樂存儲、防水防汗……
Dash pro,幾乎包含了當時人們對智能耳機的全部幻想。
一時間,創業在洶湧,爭先恐後,有可以翻譯的Pilot耳機,有可以降噪的iqbuds……而與此同時,科技巨頭,也在加速追趕。 新銳勢力在萌芽,老舊巨頭在反抗。 競爭,一觸即發!
時勢造英雄啊。 20年來,這都是耳機行業顛撲不破的真理。 只有在行業發展的拐點,才有甩開競爭對手的狹小窗口。 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類似Beats的高速發展,在耳機行業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 這一次的智能化浪潮,會有新銳嗎,新舊勢力鬥爭的結果怎樣? 敬請期待系列下一篇。
#專欄作家#
鄒大濕,微信公眾號:鄒大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原500強戰略諮詢顧問。 專注科技產品商戰研究。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