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微信5月份的“外鏈公告”只是10億日活App微信一次“權利的遊戲”,那麼這一次6月20號微信訂閱號大改版,對於廣大自媒體同胞來說就是一次“冰與火 之歌”。
對於2011年1月21日面世的“微信”來說,它已經有七歲多了。
對於2012年8月23日上線的公眾號平台,它離七歲稍微有點遠。
但是對於和用戶之間的“蜜月”已經陷入“七年之癢”這中尷尬境遇的微信來說,原本到了這個階段,它做什麼我們應該見怪不怪的。
但是,它畢竟是微信啊。 這個顛覆了80後整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並且創造出“自媒體”這種生物菌落的存在。
如果說微信5月份的“外鏈公告”(5月18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升級外鏈管理規則的公告》)只是10億日活App微信一次“權利的遊戲”;那麼這一次6月20號微信 訂閱號大改版,對於廣大自媒體同胞來說就是一次“冰與火之歌”。
微信的“外鏈公告”只能影響那一部分窺視朋友圈流量的視頻&直播平台,而且最後還是“不了了之”,但是這種先打你一耳光再給你一個糖的“裝逼”做法 ,明顯就是在警告各大通過微信流量“孵化”的互聯網平台(尤其是“抖音”),讓它們安分一點。
“外鏈公告”對於自媒體人來說沒什麼影響,但是對於普通用戶卻還是有點遺憾,畢竟微信已經不是第一次警告他們的朋友圈“不完全”屬於自己,連分享都會受到限制。
而這一次的“訂閱號大改版”,就是對傳統公眾號生態的再一次洗牌。
以至於不少自媒體人都炸了,不管是虎嗅網還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以這兩個網站為主,當然其他網站諸如新榜、愛範兒、鈦媒體也有不少“反饋 ”)。
- 有人提前8個月,就能預知訂閱號改版用意;
- 也有人提前將近半年內容行業的“大變局”;
- 愛範兒說微信公眾號就要變成今日頭條了;
- 創業邦振聾發聵今後的每一次推送都關乎生死;
- 有人說微信這是在“不破不立”重塑“訂閱號+小程序”內容生態;
- 也有人說“我所改的,都是錯的?”,甚至再一次預言“改版花樣再多,也難挽救衰敗的公眾號生態”;
- 當然,也不乏互聯網知名人士:闌夕談到了自己對於微信改版的幾點看法;魏武揮則是直接給微信戴上了一個大帽子“微信是中國互聯網產品的異類”。
對於這些已經被第一時間披露出來的“檄文”,有興趣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但在這裡我們需要重申幾點:
第一:從“無為而治”到“如夢方醒”
雖然微信在內容分發上的確雞肋,自己創造出公眾號內容生態但卻因為微信“天性封建”只講“裙帶關係”,才讓“刺頭”今日頭條有了出頭之地。 用龐大的信息流對賭微信的“限制級”內容,而且因為當時還沒有直播和抖音這種“新生物”,今日頭條自然“無往不勝”。 畢竟,用戶無處安放的注意力在當時氾濫成災。
微信對於公眾號內容分發的“掌控”可以說幾乎沒有,長時間處於一種“無為而治”的“道系”狀態。 至於現在為什麼要折騰公眾號,改版訂閱號?
- 一方面自然是騰訊帝國吸睛的一種“需要”;
- 另一方面就是騰訊在發力探索QQ、微信之後的第三類“社交生態”。
小程序方面,小遊戲是騰訊的“禁臠”,好不容易在跳一跳和彈一彈的滋養下“梅開二度”,實在不適合“折騰”。 於是公眾號自然就成了騰訊的首選,畢竟,騰訊在微信上能夠玩的真的不多。 哪像阿里進軍新零售,百度押寶人工智能。
鑑於訂閱號已經有超過2000萬自媒體作者,訂閱號的每一點小改動自然是萬眾矚目。 而這一次微信只不過是動作大了一點,稍微暴露出自己的野心,自媒體人自然群起而攻之。
從這一次改版看來,騰訊的野心無非是慢慢收回自己對於平台內容的掌控力度,從IOS頁面表現來看,側重於“標題”&“封面”,這很可能是公眾號進一步進軍“短 視頻”領域的一種試探。 畢竟,一步步“改邪歸正”16:9的封面比例實在擁有太多的想像力。
騰訊深知公眾號在信息流領域的“發展潛力”不大,要不張小龍也不會否認訂閱號改版是為了信息流。 而且微信已經有了“看一看”這種信息流入口,實在沒必要大費周章。
那麼從圖文內容分發到視頻內容分發,當然騰訊不會一蹴而就,尤其是微信生態作者和粉絲之間的“強關係”與今日頭條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在梨視頻還沒有佔領市場、抖音、快手以及BAT都專注於“豎屏”內容的時候,騰訊會不會在“橫屏”領域“定鼎江山”呢?
有了圖文內容和橫屏視頻,給公眾號發揮的空間就更大了。 而且這種板式很適合廣告,不是麼?
第二:強調精品內容,向小程序看齊
- 2017年12月微信開放原創功能;
- 2018年6月微信開放全民讚賞(喜歡作者)。
開放原創,作者的門檻“形同虛設”,這就給公眾號生產高頻大量內容提供了基礎。 進一步開放全民讚賞則是淡化公眾號的核心屬性,喜歡作者打賞作者就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作者這個IP。
淡化公眾號平台屬性突出作者,這就給了公眾號作為微信流量池之中一個小型的公眾號流量池。 一個公眾號平台可以打賞多個作者,就強化了公眾號和作者之間過去只限於“投稿”這層的強關係。
公眾號平台自帶粉絲流量,作者確保內容質量,這確實是從源頭解決了一部分公眾號打開率低的問題。
這一次訂閱號改版,更加突出了內容(不只是第一眼封面+標題)的重要性。 而且訂閱號折疊內容,只顯示頭條和第二條這種呈現方式就更加考驗推文的質量。
微信可以說是放棄了2條以上內容帶來的閱讀技術,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前兩條推送內容。
還有一個最大的改變就是“菜單欄”將會變成雞肋,畢竟新的呈現方式減少了用戶進入歷史推送頁面的頻率,菜單欄也就減少了用武之地。 而這很可能是微信的“陽謀”,只有這樣才能逼迫更多公眾號專注於內容,把服務生態轉移到“小程序”之上。
由此可見,微信目前的一切“努力”很可能都是在向小程序看齊。 畢竟,在這一場BAT關於未來的賭注中,騰訊唯一能夠拿的出手的,也只有小程序了。
微信的任何一點改變,對於微信自己來說不過是變得更加“規範”,更加“神聖不可侵犯”,但對於自媒體人來說卻都不亞於一場地震,畢竟他們好不容易適應了規則 ,帶入了角色又要“重新開始”。
但我們要知道微信它終究只是一個平台,它提供著免費服務,當並不意味著它就不能為資本服務。 而這一次微信大概是把訂閱號,把自媒體人當做柴火,來助燃自己的“小程序”計劃了!
訂閱號重新洗牌,對於大號而言自然能夠獲得更“大”的關注,但是對於個別自媒體作者特別是個人負責的公眾號將會是某種功能程度上的“削弱”。
畢竟,在可預期未來微信的算法開始發力的時候,個人公眾號會被進一步擠壓,在一個公眾號幾個投稿作者構建的訂閱號新生態(流量部落)下百不存一。
既然內容的質量越來越重要,微信的“短視頻”之心不死,那麼對於大多數入不敷出的公眾號作者來說,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順勢而為”了。
#專欄作家#
幻夢邪魂,微信公眾號:sdsghnh。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擅長文藝、理論邏輯類文章;平時對寫作、互聯網、產品經理關注比較多。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