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買鞋成了例行公事,爽完後的賢者時間,就開始後悔。 | 7個球鞋青年的抑鬱症狀

但還有不少人,接觸潮流之後,負面情緒多於開心,甚至變得更加抑鬱,這是為什麼? 於是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當代球鞋青年的 7 個抑鬱病症狀。

 病 症 一:

 買 鞋 行 為 變 成 例 行 公 事 ,

  爽 完 之 後 的 賢 者 時 間 , 就 開 始 後 悔 。

 “ 行 屍 走 肉 式 買 鞋 。 ”

雖然剛買了新鞋,即使這個月,沒有自己真心愛的球鞋,但依舊想要剁手。

彷彿中了魔咒,刷 SNKRS 這個動作,成了肌肉記憶。

一旦停止買鞋,就心癢難耐,比飛檸檬茶上癮還可怕,每次當購入新鞋時,就像打了一針解藥。

藥效隨著買鞋的頻率,作用時長越來越短,甚至下完單就失效了。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 Nick Jankel,最近就收到學生們的球鞋上癮煩惱,他說:

“ 染上鞋癮,就會很享受新鞋的快感,但久而久之,對鞋子本身,反倒不太在乎了。

從一開始追求質量和外觀,變成了追求這雙鞋,是否能帶來新鮮感。 當你意識時,可能已經收藏了近百雙。

於是,最初的幸福感已經蕩然無存,花錢,屬於上癮之後的強迫症,回過頭來時,開始懊惱不已,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鞋頭們不開心的原因。 ”

20 幾歲的 @鄧小迪,就是人前風光、背後飽受病症折磨的鞋狗。 他每月至少買 2 雙,臥室裡球鞋已經放不下了:

“ 根本穿不過來,於是放出去轉賣。每次信誓旦旦不再隨意買鞋,結果又忍不住下單。

鞋癮上來了,買鞋就是 5 分鐘的事。 有時候快遞還沒到,就開始後悔,想戒戒不掉,看著球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心慌。 ”

這種球鞋癮,也可解釋為強迫性消費失調,專家表示,這種病多發於青少年晚期,通常慢性形成:

“ 患病者會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怎麼買,看到喜歡的就想買。有這種病症的鞋迷,甚至會情緒焦慮,飲食失調,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等。

所以,你身邊那個常常買鞋的人,可能更需要關懷。

 病 症 二 :

 拒 絕 查 看 餘 額 ,選 擇 遺 忘 賬 單 。

 “ 球 鞋 誰 買 不 起  ,只 是 沒 錢 還 而 已 。 ”

如果以為只要自己夠窮,就不用擔心,那就錯了。

手上有點閒錢,就開始計劃買哪對鞋。 突然想起花唄還欠著 8 千,趕緊拍拍腦袋:“ 先不管,買買買。”

這種無視自己有多窮的行為,其實也是病,被稱為“ 餘額迴避症 ”。 對於自己還剩多少錢這件事,很多人不去理會,甚至選擇忘記比較快樂。

就像 @泡芙師傅,過著精緻的球鞋青年生活,有鞋有女友還有遊戲模型。 而他選擇忘了這些,是透支 10 多張信用卡刷來的。

結果最近女友想要領證,哥們拿到了父母的讚助,信心滿滿的去申請房貸。 卻因為自己信用卡逾期還款被拒絕,才想起遺忘的“ 真相 ”。

心理博士 Medintz 曾做過一個調查,發現 36 %的成年人,承認患上了“ 餘額逃避症 ”:

“ 拒絕知道自己多窮,是他們的一種防禦機制,緩解因為錢產生的焦慮。但隨著人們的精神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崩潰機率更高。”

SF State 心理學副教授 Ryan Howell 則說:“ 他們把頭埋在沙子裡,忽視信用卡賬單。

然後繼續購買,甚至越買越貴,希望這樣能改善心情,然而這是個危險的死循環。 ”

 病 症 三 :

 “ 這 麼 花 錢 ,到 底 有 沒 有 意 義 ?”

 一 邊 愛 好 ,一 邊 內 疚 。  

每次聊起父母,總有鞋迷會陷入糾結的痛苦狀態。

買了稍貴的鞋,容易產生兩種糾結的情緒,一種是快樂,另一種,是覺得自己不該花錢的負罪感。

俄勒岡州的 17 歲高中生@ TheMonarK ,在課餘時間做做體育新聞資訊,賺了不少零花錢,都拿來買了球鞋和球賽門票了。

雖然父母理解他花 2、300 美元買鞋的愛好,但想到父母平時省吃儉用,就覺得很有負罪感。 有時看著新鞋子很開心,也會突然難過:

“ 有時候快遞到家,父母去取,他們拿給我的時候,我開心不起來,很心虛,覺得自己不能花錢買鞋了。

可每次錢一到手,又忍不住想把喜歡的鞋買了。 我最近又買了,雖然錢是自己賺的,可覺得該對父母好一點。 ”

 病 症 四 :

 “ 看 到 鞋 販 拿 了 很 多 貨,

 別 人 總 在 換 新 鞋 ,就 很 煩 躁。 ”

 妒 忌 使 人 質 壁 分 離 

@GeorgePube 每次沒能在官網搶到心儀球鞋,心情就會變得更加糟糕。

前不久 VaporMax Moc 2 x ACRONYM 剛發售時,這位住在紐約的哥們,在電腦面前守了一個多小時,最終一搶而空,自己一無所獲:

“ 一旦搶不到,就能在 ebay 上,看到鞋販開出了超高價格。

我喜歡,又捨不得買,對這個炒賣現象,我很沮喪也很憤怒,不知道買鞋的意義是什麼。 ”

而 @Devin 最好的同學是個富二代,他們倆總會互相討論最近發售的球鞋。 但不同的是,朋友每次都能高價買下,他卻原價抽不到。

於是會故意抬槓,說朋友的鞋子不好看。 直到最近,他表示已經開始和這個朋友保持距離了。

覺得因為球鞋產生的妒忌心理,快讓自己窒息了。

 病 症 五 :

 習 慣 了 常 年 陪 跑 ,並 不 是 好 事 。

 “ 重 复 失 望 。 ”

身邊不少鞋迷,嘴上說已經佛系買鞋了,但其實內心的期待,已在一次次陪跑中破碎。

於是,鞋子還沒開抽,就說自己注定陪跑,用一種不抱期待的心態,來重複接受每次的失望。

@hx136 自稱“ 母胎陪跑 ”,說起抽鞋,就情不自禁苦笑和搖頭,哪怕貨量極大的 Yeezy 500,他也沒中過。

如今他早以認定,自己永遠陪跑的事實,每次有新鞋,就做好了加錢買的準備,這看起來是“ 佛系 ”行為。

但心理學家 John Brown 卻在研究裡,發現這屬於一種“ 輕度抑鬱 ”,每次刻意縮小期待,實際上,都是在把自己,往輕度抑鬱的狀態引導。

 病 症 六 :

 球 鞋 價 格 漲 得 太 快,也 跌 得 太 快。

情 緒 起 伏 。

有漲得飛起的鞋,也有跌到倒閉的配色,價格的一舉一動,牽動著許多鞋狗的神經。

之前聊的互動話題  “已經聯繫吳亦凡,確定小閃電會在《新說唱》上腳。”  裡,不少人就經歷心情的起伏高低。

伴隨著每一次漲跌,價格的波動,這也成為了鞋迷們煩惱的原因。

 病 症 七 :

 得 不 到 認 同 感 ,越 買 鞋 越 孤 獨 。

“ 你為什麼不能買 30 美元的鞋,而要買 200 美元的 Air Jordan?”

對於這種話,住在加拿大埃德蒙頓的@cannedsmarties,已經不想再解釋了。

前段時間,這位大學生因為入手了全新 AJ 13 和全明星 6,又被周圍朋友 diss 了一頓。

和國內潮流青年們的遭遇,幾乎相同,他無奈地表示:“ 收集球鞋是一個合法的業餘愛好,但在他們眼裡,我好像是去買海洛因似的,真的很心煩。”

語言暴力,在潮流圈裡也同樣的普遍,研究人員 Derek Thompson 解釋道:

“ 對於一個,本身就有點孤單的球鞋少年來說,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會因為得不到身邊人的讚賞,甚至挖苦而倍感孤獨。

但又戒不掉買鞋的愛好,因此陷入了一邊買鞋,一邊孤單的境地之中。 ”

 最 後 :

 每 個 人 都 沒 有 表 面 上 看 起 來 快 樂 。

朋友 W 兩天前抑鬱症發作,髮圈表示,想求死又不敢死,寫下的幾十條負能量十足的評論,霸屏了當晚的朋友圈。

以前一起兼職時,W 是活寶,對 New Balance 有一種偏執的熱愛,幾乎每次見面,NB不重樣,還被我們叫做 N 仔。

關鍵是,還有一個即將結婚的漂亮女友,但他昨晚發了朋友圈後,我們才知道,他已經和抑鬱症鬥爭了 6、7 年,這兩年已經開始接受藥物治療。

和今天要說的,關係不大,但想表達的是,平時有個積極的人設,但背地裡可能苦不堪言,雖然球鞋成堆讓人羨慕,但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快樂。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聯繫補充來源)

你覺得你還有哪些毛病,

也給自己把個脈吧。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買鞋成了例行公事,爽完後的賢者時間,就開始後悔。 | 7個球鞋青年的抑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