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萬曆三大徵,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在明朝時期,東亞地區的國家都逐漸很活躍起來,為了鞏固明朝的地位,明朝萬曆皇帝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軍事活動,史稱“萬曆三大徵”。 這三場戰役鞏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疆土,對蠢蠢欲動的領國們起到了威懾作用。

萬曆三大徵: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

一、萬曆三大徵是哪三大

萬曆三大徵是指公元1592年至1600年西北平叛蒙古的寧夏之役、西南平叛苗疆的播州之役、對戰日本的朝鮮之役。

【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前後歷時7個月,原降明蒙人哱拜累功升至都指揮使,領兵衛守寧夏。 公元1592年哱拜率領其兒子承恩等人舉兵反叛。 魏學曾命令李昫暫代總兵一職率兵前往鎮壓,哱拜叛軍實力強盛,李昫數攻不克。

朱翊鈞又調麻貴前往支援,麻貴分兵兩部,一部攻寧夏城,一部阻擊哱拜的蒙古部族援兵,殺傷敵軍眾多。 此後1月,朱翊鈞又令李如松為寧夏總兵,節制大明多地兵馬前往圍剿叛軍。 到了7月,麻貴將哱拜蒙古本部攻克,追殺殘遺一路到了賀蘭山。 朱翊鈞命葉夢熊接替魏學曾的總督位,葉夢熊統帥各路兵馬將寧夏圍的水洩不通,並掘黃河水灌沒寧夏城。

9月,叛軍在外援盡去,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對頑抗到底還是開城投降發生了分歧火併。 明軍輕鬆破城,盡擒叛軍首腦,寧夏之役宣告結束。

【朝鮮之役】

朝鮮之役前後歷經兩次大戰,第一次是公元1592年至1593年,第二次是公元1597年至1598年。 公元1592年的朝鮮之戰,明朝最後迫使日本議和,中日議和後,朝鮮得到了3年多的和平。

公元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舉兵入侵朝鮮,這次戰爭規模更大,時間更久。 朱翊鈞再次派遣了7萬多大軍進入朝鮮與日本對戰,雙方總兵力達50萬。 最後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在戰爭後期死於日本國內,消息傳來,日軍士氣大挫。 最終退出朝鮮,第二次議和。 ↓↓↓↓↓

【播州之役】

播州之役始於1599年,苗疆楊應龍反叛,貴州楊國柱前往征討,惜兵敗身亡。 朱翊鈞罷免了令楊國柱率軍平叛的巡撫江東之,任命郭子章為貴州巡撫,李化龍為總督。 公元1600年,李化龍指揮明軍八路齊攻,共計24萬大軍。 於6月,合圍楊應龍叛軍,其見敗局已定遂自縊身亡,播州之亂平定。

二、萬曆三大徵帶來的影響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大明1160多萬兩的白銀,耗費人力物力無數,明軍傷亡重大,後世說這三次戰役對明朝的財政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其實這三大戰役的軍費支出都是由內帑撥發,到公元1600年徹底結束時,內帑仍有白銀存餘,對明朝的財政收支沒有影響。

萬曆三大徵的好處除了平定了兩場少數部族的叛亂維護了國家統一之外最大的好處應該是打擊了日本豐臣秀吉的軍事實力,使得他的政權土崩瓦解,打破了日本統一的局面,使得 它又動盪不安了200年。

【相關推薦】

東廠和西廠的區別是什麼,大明朝特務集團簡介

朝鮮戰爭中國死了多少人,揭秘真實死亡人數令人震驚

揭秘扶桑國是哪個國家,古代扶桑國到底是日本還是墨西哥

揭秘日美硫磺島戰役的前後經過,日本傷亡人數最大的一場戰役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萬曆三大徵,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