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秀,來源:進擊的阿秀(ID:zchxuexi)
Y老師是知名財經媒體的記者,因為平台的原因,剛入行就採訪了很多業界大佬,前期她成長很快,從業兩年就有一點名氣了。
但是最近兩年卻不見Y老師有什麼重要作品了,偶爾發表的小稿件也都水平一般,甚至很多都是企業通稿。 聽說在單位內部,Y老師也不受待見,願幫他的人越來越少。
前幾天我參加了幾位很知名的媒體老師的私宴,席間大家談到Y,竟然一致認為他之所以走不遠,就是因為太拿自己當回事。 按理來說媒體圈子不會直接褒貶同行,但是這一次各位老師難得的直接表達了不滿:
能耐沒多大,架子端的倒是比誰都大;總在混圈子,用不著你連招呼都不打;身段非常硬,總是覺得自己天下第一。
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剛開始發展的很不錯,但是稍微有點成績和權力就特別把自己當回事。
他們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架子得端起來,圈子得混起來,這樣才能顯示自己不是一般人,自然而然的身段也就特別硬,不願意謙虛謹慎,久而久之人設就壞了,這樣的人往往走不遠 。
莫名其妙的架子
大家肯定都見過這樣的人:手裡有點小權力,或者工作上有點小成績,就開始端架子。
但是這種架子的莫名其妙,他們以為自己能“卡別人脖子”,就開始擺譜,但實際上他們這點權力離開這個圈子、平台毫無價值。
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成長還是要靠無數人的幫扶,這種擺架子的行為分分鐘就會讓別人產生惡感,大把的機會因此溜走了。
我曾經跟Y老師一起去長沙出差,親眼見識了這個年輕老師擺架子:
我們都住普通房間,她直言自己非行政房不住; 採訪結束後她要在長沙“轉轉”,要專人陪玩; 不坐我們統一乘坐的考斯特,要專車接送; 老念叨自己喜歡某件展品,言外之意能不能送她……
絕大多數行業圈子都不大,特別是媒體、PR這種圈子,Y老師的事蹟很快就傳開了,甚至還有人在知乎上匿名寫她,業內的人都在評論區爆料,大家 聊得一片歡樂。
越是這種剛剛開始起步,有點小權力的人,就越容易擺這種架子。 可是越是大佬,越是真正牛逼的人,卻往往沒什麼架子,親和力爆棚。
他們行事就像電視劇《虎嘯龍吟》裡,司馬懿對曹操說的:
“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我有個師兄曾經給香港迪士尼樂園某高管做助理,有幸跟老闆拜訪過李嘉誠。 據師兄說,儘管李嘉誠已經是超級大佬了,但是面對現場的後輩晚生,一點架子都沒有。
他不僅比約定的時間早五分鐘到場,跟每個人都握到手,甚至還從服務人員手裡接過茶水等飲品,親自端給每一個人,其中不乏我師兄這樣二十多歲的“小毛 頭”。
很多人就像Y老師一樣,有點小權力和小成績,就飄了,覺得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樣,特別是別人有求於他的時候,架子能擺多大擺多大,恨不得從人家身上刮層 皮。
Y這類人的氣度和格局,遠比不上李嘉誠這種商業大鱷。 李嘉誠們之所以“一路走來全是朋友”,原因就是謙遜、低調,或許這就是他們能夠馳騁商界幾十年的奧秘。
一文不值的圈子
太拿自己當回事的人,往往喜歡混圈子,一方面他們覺得比自己層次更高的人早晚能幫到自己;另一方面是他們覺得只有更高層次的圈子才能配得上自己的“ 身份”。
越是這種心態,他們就越會重點關注那些可能會幫到自己的人,而那些用處不明顯的人,他們就不太會關注到,甚至連個招呼都不願跟你打。
這樣混圈子弊大於利,一方面你自己價值不高,真正的大佬不會願意幫你;另一方面你很容易輕慢那些隱藏的牛人,無形之中給自己下了絆子。
朋友給我講過J的故事:混圈子的時候重點關注那些可能用得上的領導、老闆,但是對於那些跟他差不多或者不如他的人,他連招呼都懶得打。
我這個朋友有一次跟J在一個正式的商務場合遇到了,朋友覺得很巧,徑直去跟J打招呼。 可是J很冷淡的看了他一眼,說了個“hi”,就繼續盯著會場的某個角落。 當某位老闆從那個角落出來的時候,J馬上換了一副面孔,滿臉堆笑的迎上前去。
J不跟朋友打招呼,可能一半是不屑,覺得他不配跟自己打招呼;另一方面是覺得他沒用,犯不上跟他打招呼。
後來J所在的團隊不知道怎麼跟我朋友的老闆牽上了線,有個項目想要合作。 朋友就把這段經歷說給老闆聽,合作再也沒有了下文。
相信這個項目的損失,要遠比當時熱情的打個招呼花費的成本大得多。 可見人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對所謂的成功人士一副嘴臉,對別人展現另一副嘴臉。
畢竟這個世界上,誰用不到誰呢,犯不上把每個人都明碼標價,有用的人親熱點,沒用的人冷淡點。
格外僵硬的身段
太拿自己當回事的人,容易把自己的身段臆想得很高。
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踏實不下來,更不願意去做臟活累活。 被別人批評的時候,也只會梗著脖子強出頭,根本不會好好反思自己的問題。 他們會認為一直要強,一直強調自己高人一等,才算是有人格、有志氣。
我認識一個很有才華的男生,他曾經是本部門非常重點的培養對象,92年的他三年三級跳,成了一個團隊的負責人。 不得不說,這位小兄弟真的是很有才華,負責的產品線在整個大的事業群裡都排的上號,每次KPI考核排名都非常靠前。
可是有一次開月度總結會,大事業群的首席架構師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們產品等xx功能做過用戶調研了麼? 本來領導就是隨口一問,但是這個男生卻覺得自己下不來台了,硬生生的在全事業群員工的面前頂撞老闆:我又不是第一次做產品,我怎麼可能不做用戶調研?
爭吵越演越烈,最終以尷尬收場。 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結束,這個小兄弟的業務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收縮,在整個事業群裡越來越不受待見。
後來他黯然離職,走之前一起喝了個大酒,他說:我的面子就不是面子麼,你當場質疑我我還不能辯解兩句了?
但是我並不太認同這種想法,我反倒是很認同作家黃佟佟評價馬東的那段話:他是一個身段柔軟的人,在任何一個容器裡,都可以盛滿這個容器。
一個人把自己看得很重很高,很簡單;一個人把自己看得很輕很低,卻很難。
這些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老覺得世間人分三六九等,而自己就是第一等的人,他們往往熱衷擺架子、混圈子,把自己的身段放的特別硬,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不 自信,而極度的渴望自信和別人的認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 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並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http://image8.pinlue.com/img3/tu_jpg/K3fgv5xEichM38lJAWq9tAvH3HpGkGmZkqLC6WnZZmgmhN4fGQbaltiaZCrO6Lzuep6iaW5U6aJflamJVtdTjZOrQ/64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