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一些人文攝影大師去拍弱勢群體而我們攝影愛好者去拍民間疾苦、去拍人文紀實
原標題:人文攝影怎麼了?
有個現象大概持續很久了:國際的攝影大賽(特指紀實、人文類),一般國人攝影師要麼很少獲獎,要麼就是一些刻畫民間疾苦的作品會獲得個二等獎、一等獎之類的,而那些作品,往往符合西方世界對中國「欠發達」、「生活辛苦」的刻板印象。
三峽的「裸體縴夫」就是一例。裸體縴夫之所以裸體,這是三峽地區過去特定的文化造成的。這樣吸睛且獨具「中國風」的畫面,老外評委自然喜歡。
像邊陲地區辛勞工作滿臉溝壑的農民、偏遠山區兢兢業業的教書先生、舞蹈房裏刻苦練功的藝術團之類的題材,甚至是揭露黑暗面的「黑磚窯」之類,常常能夠獲得國際評委的青睞(當然國內的比賽這些題材仍然受偏愛)。
但終究,這些獲得國際或者國內大獎的照片,也鮮有能稱得上「大師之作」的作品。
因為一旦拍攝有了投機取巧的功利性,便很難純粹地去表現一件事情;有些人更是衝着得獎去的,那當然更是什麼題材合評委胃口就去拍什麼,以至於有些照片一看就覺得有種「得獎的範兒」。
但你卻很難在他們的照片中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看到那種真正的悲天憫人。
新疆的維族老漢,圖片來源自網路
人文攝影究竟怎麼了?
之前,有粉絲朋友留言說: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我們愛好者拍民間疾苦就不好,特別是是流浪乞討者之類的,那為什麼大師們拍專題就沒問題呢?薩加爾多和何藩不是也拍過很多民間疾苦的麼?為什麼那些大家又不會說不恰當呢?如果普通愛好者輿論上不可以拍,那民間疾苦以後誰來揭示和傳世後人呢?」
塞巴斯蒂奧·薩爾加多
我想,存在的攝影比賽現狀大概就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拍攝者的拍攝動機。
孩子們上學的最後一天。©馬克·呂布,1969
《日暮途遠》攝於 1954 年,何藩當時感受到北周文人庾信《哀江南賦》中那種「日暮途遠,人間何世?」的意境,於是拍下這張照片。此照片經過五十年的考驗,仍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一些人文攝影大師去拍弱勢群體,是因為他們真的是懷著人文關懷精神、而不是出於獵奇心理,不是爲了拿到攝影獎,不是爲了獲得周圍人的高看一眼。
在這裏推薦一部紀錄片——《地球之鹽》,記敘薩爾加多本人的生活、記錄和影像。關於這部紀錄片的評論如此寫道:
「他的鏡頭是開啟的心眼,在最細微處直視靈魂,看到巴西巨坑五萬掏金者的集體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沖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續著生存。每次的拍攝方案都是經年的萬里長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回響。」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即將結束。伊拉克軍隊撤出科威特,薩達姆下令點燃科威特油井,滾滾濃煙,遮天蔽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消防員,彙集在科威特,奔向700多座熊熊燃燒的油井。©薩爾加多
這張照片裡的是科普特人,他們來自衣索比亞的北部地區。他們信奉科普特教,一年中必須禁食200多天,即使孩子快餓死了,也絕不違反教規,他們只等待死亡的降臨。©薩爾加多
薩爾加多在40年職業生涯裡從未停止過對全球性問題的深切關注,爲了完成拍攝專案,他遊歷過120個國家,在這些專案中,薩爾加多以人道主義的視角誠懇地記錄著這個社會的現實。
他去拍礦工,但是並非居高臨下:「他們雖然衣不遮體,但仍然具有人的尊嚴。我深感世界存在著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驅使我把這些拍出來。」
©Sebastião Salgado 巴西塞拉佩拉達金礦。1986年
絕大多數人一生都不會去難民營親身體會那裏的苦難、去拍攝,但也並不是說只有拍攝這種大悲大苦纔是「人文紀實」,如果是真的想要探討弱勢群體這個專題的話,不會是隨便在街上對著乞丐拍幾張照片。
至少要懷著尊重與敬畏,但不幸的是,現在很多所謂人文攝影師就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拍攝一些弱勢群體的影像而已。
春運火車站前廣場上等待的打工者,與一群拿著相機「捕獵」的人。圖片來自知乎 沙沙
他們千里迢迢跑到西藏、雲南去拍老人臉上的溝壑,去拍辛勤勞作的農民,去拍所謂的「原生態」,而這無非是去附和大眾的某些想象而已,並且是無需費腦筋去思考、擺在那裏信手可得的題材。
很多當地人倒是樂意奉陪,畢竟就只是擺擺樣子、做個模特就能輕鬆月入過萬,比辛苦勞作要合算得多。
在所有的擺拍模特中,灕江魚鷹算是命運最悲慘的。這幾隻魚鷹幫助無數的攝影師拿過國際大獎,然而大獎的背後是魚鷹們在拍攝時要被漁民按入水中,這樣魚鷹被拿出時纔會揮動翅膀把水抖幹,羽毛和動作才更具有張力。
我們算算這筆賬,假設每個拍攝者收50元,每天供20個人拍攝,這樣每天工作時間可能也就幾個小時,卻能輕鬆月入過萬。
人文紀實,倘若是堂而皇之的擺拍造假,亦或者毫無尊重地拍攝弱勢群體,那隻能算是消遣/欺凌;
又或者矯揉造作地去拍攝一些人刻板印象中的「中國特色」,其實根本沒有拍攝者自己的思考,那麼連自己都毫無同理心,又怎能要求觀者一起感動?
今年荷賽獎有一張照片引起了我的興趣,很獨特的視角,叫作《餵養中國》,攝影師:George Steinmetz(美國),當代熱點類組照獲獎提名作品。
私以為,真正的人文,來自一種普世的關懷,而非什麼「中國特色」的人文;
你不必要求全世界的觀眾看到這張照片就知道你在哪個國家拍攝的,不必去附和其他人對「人文」應有的想象,也不必讓「人文」揹負上過於沉重的包袱。
其實只要有人,有互動,就是人文。
你看,這是今年一個城市人文攝影師大賽評出的年度大獎——《在看啥?》攝影Richard Morgan,是一張詼諧同時引起人好奇心的照片。其實「人文」不一定要那麼沉重嘛。
總的來說,攝影,其實是熱愛生活的一種外在表達方式,而我們攝影愛好者去拍民間疾苦、去拍人文紀實,更是珍視生活點點滴滴的體現,這都無可厚非。
不過,始終有一點應該作為我們心中的準繩:好的攝影也許會見證痛苦、揭露痛苦,但從來不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你對人文攝影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大家交流吧!
————————
我們在這裏
君峰徠卡奧森公園店
▼
北京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西門
返回搜狐,檢視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