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河西務鎮漕運、碼頭……這些事,你都知道嗎?

流經武清縣全境的北運河是古代南北水路運輸的要道,元朝利用潞河疏浚而成。 北運河由武清縣北部水牛村入境,南至小街出境,境內河段長53.2公里。 左堤由西王莊村北,右堤從水牛村東起,兩堤到馬家口村東南止,中經河西務、蔡村、楊村等村鎮。 新中國建立前,境內河身彎曲,寬窄不一,宣洩不暢,塞外眾流(白河、潮河等)匯入北運河,勢如高層建瓴,致使汛期兩岸堤防動輒決口,耍兒渡( 陳莊南半里)、南蔡村、河西務等處尤甚。 元、明、清各朝代為保持漕運暢通,曾屢加築堤和疏濬河道。

自元朝定都於大都(今北京)以後,都城和北方各地“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於江南”(《元史·食貨志》)。 為了執掌漕運、水道和巡河監護,於沿河重要口岸設置管理機構。 境內河西務鎮,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曾設漕運總司,明朝設戶部分司、巡司,清雍正五年設北運河關務同知。 清朝還先後在楊村駐主簿、通判、南汛把總,筐兒港、三里淺設汛把總。 光緒十八年(1892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後,控制了漕運。

河西務碼頭舊照

元、明兩朝,江南漕糧由官軍海運抵天津,入北運河經武清溯流而上。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造平底海船60艘,大船裝千石,小船裝300石;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河西務、通州(今通縣)、直沽 設置30綱漕船隊(舟綱30隻船),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造木船三千隻投入河運。 天順年間(1457—1464年),漕舟達11775只,漕運官兵127800—160000名,天順四年,經北運河運糧北上435萬石。 為了鼓勵漕運。 在嘉靖時期(1522—1566年),規定每條漕船上準帶貨物二成,沿途自由販賣,並許可兜攬客商,代運商品,每年要有幾千隻漕船挾帶各方土產往來交易, 促進了經濟繁榮。 由成化二十三年(1436年)起,漕糧(由天津至北京)都在400萬石左右,直到清朝初。 清朝,河道淺阻,船隻行到楊村後,漕糧需用駁船(較小的船)倒運通州。 從順治四年至十四年(1647—1657年),僅武清縣就先後攤派駁船234只,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在楊村官備駁船800只。 凡漕糧入北運河,駁船先期預備守候,待糧船到達後,馬上倒運京倉。 武清縣歷來是漕運要路,沿河各鎮頗稱紫盛。 河西務鎮世稱轉運樞紐,從元朝至元二十四年置漕運總司以後先後設14倉;永備南倉,永備北倉,廣盈南倉,廣盈北倉,充溢倉,崇 墉倉,大盈倉,大京倉,大稔倉,足用倉,豐儲倉,豐積倉,恆足倉,既備倉(《元史·百官司製》)。 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鈔關由天津移此,商貨進京須由河西務領取紅單赴京交稅,商民攢聚,舟航輻輳,有京東第一大鎮之稱。 境內運河沿途碼頭各鎮,店輔貨棧林立,甚為繁榮。

漕運遺風——河西務油炸大果子

清咸豐五年(1855年)海運興起,南北商販日盛,自此,漕糧改折現金,或改海運,經由運河北上的船隻只一部分。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終於把漕糧全部改轍,廢止了漕運。 民國時期,北運河雖然仍為民間利用。 但受平津鐵路和公路影響,運輸大不如前,僅天津、通縣少數地區民船來往。 當時,境內各碼頭仍有船隻停靠,只內外農副土產和日用百貨經陸路與運河在碼頭溝通集散罷了。

1931年至1932年,縣境內先後建起進水閘和節制閘,致使水流不足,河運基本停頓,只稀疏小舟可見。

漕運文物——砝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進行了規劃,整修,逐步恢復通航。

武清縣於1960年5月建立航運站。 備有45馬力拖輪1艘,單身4只,平槽1只,1961年又添置了對槽兩對,大單身1只,90馬力拖輪一艘,共計拖輪兩艘,大小船10只,載重噸位 150砘。 設站長一人,有職工11人,臨時工6人。 在楊村與天津間航駛。 當時主要是為楊村油廠運輸煤炭和油料等物資,曾一度辦理由楊村火車站至楊村鎮的短途客運,因發生過一次事故就停辦了。 當年汛期,曾由大黃堡運送葦子到黃花店配合防汛。

於1962年建立了肖劉杜航運運輸管理站,主要運送天津造紙廠的原料。 當年汛期,曾參加防汛救災工作。

後來,由於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河流水量不足,時有乾涸,加之閘、涵阻隔,縣境內的航運遂於1964年5月停辦。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河西務鎮漕運、碼頭……這些事,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