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打開QQ空間了? 你有多久沒在裡面發過動態? 是什麼原因導致你不願意在發動態,甚至不再去打開它呢?
曾在QQ空間上寫日誌、曾到人人網上發狀態、直到在微博裡罵水軍、去朋友圈裡發自拍……
掰著手指數被90後蹂躪過的社區,單註冊人數上億的,也有7、8個。 是什麼力氣揪著這幫年輕人,不停地換舞台發聲?
久逛知乎的你,也許脫口而出:因為移動互聯網來了、因為陳一舟能力差,因為微博上有大V……
hold on hold on ,哪裡說錯了? 錯是沒錯,但這是宏觀解釋。 你摸著自己的胸,問問你自己:
- 你當時為什麼在QQ空間不發日誌了?
- 你當初為什麼不用人人網了?
- 你為什麼發朋友圈不如之前頻繁了?
- 你為什麼要註冊個小號去發微博?
……
冒著失身風險,通過和多個社交達人整晚整晚的摸膝長談,我依稀拼湊出,年輕人混跡於不同社區的各種心理動機,掛一漏萬。
第一部分:張嘴說話的驅動力
其實無論在空間寫日誌,還是在朋友圈裡po自拍,抑或註冊微博小號罵上司,不外乎是理性驅動或情緒驅動。
1. 理性驅動
理性驅動的發言,有針對性,會在發之前先預測,在這個平台上,自己講完這段話,得到的正反饋多,還是負反饋多? 正反饋是大於負反饋? 還是小於?
預測的依據,根據自己之前在這個平台上發言的反饋情況。 一旦內化成了經驗,若每次經驗都告訴自己,在這個平台上說話,負反饋總是大於正反饋,那用戶只好拍屁股走人,從此和這個平台say Goodbye。 多少平台就這麼死於非命。
2. 情緒驅動
我傷心憤怒、我感動開心,我情難自禁、難以自抑,我要表達、說話、昭告天下! 情緒驅動下的發言,不分時間點,不想利弊,情緒一來,無法等待。
馬上通過經驗得出最有可能得到正反饋的平台,啪啪啪,字一打,圖一加,一點發送,內容浮現,是好是壞我不管,我先爽了再說。 這份爽,便是一個自己賞自己的正反饋。
可當情緒平緩,回頭看這條內容,尤其當評論襲來,或是滿滿罵街聲,或是朋友圈裡冷暴力,一旦負反饋佔領高地,有的人刪內容,有的人選擇站村口 和人對罵。
多少人被自己的嘴害死的,多少明星被自己嘴搞臭。 結果就是自己心裡偷偷記這個平台一筆,暗暗發誓,以後少來這個平台,一點都不安全。
反之,如果情緒驅動下說的話,除了爽了一下以外,在這個平台上還能收到意外的支援和共鳴,那下次我一定還會來!
情緒是長周期性的,但相對低頻,非硬需求。
——探探產品經理小A
第二部分:張嘴說話後的正負反饋
那到底什麼才算正反饋? 什麼算負反饋?
花有百色,人各不同,汝之甘糖,許是吾之砒霜。 但從大面上,人的情感有其共通性,食色性、安全感、好奇心、認同感、自我實現……
1. 正反饋
讓自己心情變好,讓自己收益變多……
即外界給予自己的正向反饋,按外界對象分,比如像:
- ①被同性羨慕;
- ②被異性愛慕;
- ③被同類認同;
- ④被客戶信任;
- ⑤讓自己發洩和釋懷。
- ……
2. 負反饋
讓自己有心理壓力的反饋,都是負反饋。 也許是聯繫人裡五百多好友,自己發的朋友圈卻沒收到一個贊。 或是聯繫人裡上千個好友,每回發朋友圈都得斟酌半天,抑或是發的內容,讓朋友對自己產生了刻板印像或壞印象,甚至罵起了街。 常見的負反饋。
分這幾種情況,掛一漏萬:
(1)利益關係導致
比如:微信好友裡有老上司、前同事、現同事、新炮友、老情人…..關係錯綜複雜,不同大小的群體之間,有私有公,有合有爭,一不小心,禍從口 出,碰了誰的八卦,觸了誰的霉頭,點了誰的忌諱,打翻了誰的生意盤。
像一個朋友圈引發的口水戰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裝訂在一起,堪比故事會。
(2)站隊立場導致
比如:微博上,百家爭鳴,你站你的idol,我站我的男團,你信馬克思,我信基督教。 你有你的羅永浩, 我有我的天生驕傲。
一不小心,站錯了隊,各家小黑粉呼嘯而至,看前面,黑洞洞,定殺她個片甲不留,保准罵的你,在午夜點支紅塔山, 開始懷疑人生。 多少大V就是這麼清空微博,消失在公眾視線裡的。
(3)角色錯位
在孩子麵前是父母,在下屬面前是老闆,在客戶面前是孫子…… 人是社會性動物,在不同群體扮演不同角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情商高的人,能很好地把握每段關係的邊界,不越界、不過線、不卑不吭、游刃有餘。 而正常人面對紛雜關係,該說什麼話,該擺什麼態度,是很燒腦的。
一不小心說錯話,輕則七大姑八大姨打電話問候你,重則同事上司對你產生很差的刻板印象。 久而久之,在這個平台上發一條內容的心理成本,越來越大。
詳情可參考我另外一篇文章 《7年時間、64次迭代、10億月活,微信憑什麼? 》
(4)沒人搭理
沒人搭理最可怕,明知朋友圈一堆活人,還沒人搭理更可怕! 在空房子裡說你好嗎,沒人搭理沒事,但在大會堂裡說大家好嗎,沒人搭理就很尷尬,所以在大會堂裡說,遠比在空房子裡說,更艱難。
當一個關係鏈里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會去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平台,暢所欲言,胡說八道,這和寫在日記本有本質區別。
因為註冊小號胡說八道,本質上還是希望會有人搭理自己,萬一有個懂我的人來撩我呢?
得到認可,找到知音,是人類永恆的強需求。
第三部分:复盤問題
寫到這,我們可以回答開頭的問題,無論即時性的情緒驅動,或是理性驅動,決定我們是否在這個社區繼續發言的,是每次發言之後,我們能否得到更多的正反饋,更 少的負反饋。
- 從個人角度:為什麼你不用人人了,因為同學畢業,社區封閉,沒人搭理我這個屌絲了,絲毫沒有正反饋。
- 從個人角度:為什麼發朋友圈不頻繁了,因為人太多, 每次發都太費腦子,給誰看,屏蔽誰,負反饋大於正反饋,忒不值當。
- 從個人角度:為什麼95後很少用朋友圈,因為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在上面,我的小九九萬一被他們看見了,屏蔽他們又麻煩,負反饋大於正反饋。
- ……
第四部分:產品是纖毫之爭
所以社區產品要思考的是—— 怎麼讓用戶更容易地得到正反饋,更少地得到負反饋。
- 比如:人越來越多的微信推出朋友圈僅三天可見,降低用戶發朋友圈的心理成本,讓用戶在情緒驅動下更敢發言,沒有心理負擔,反正三天之後就沒了,愛咋 咋地。
- 比如:人多嘴雜的微博、知乎推出禁止評論和只允許好友評論,提前讓用戶拉上窗簾,屏蔽負反饋,只看好友、同類給我的正反饋。
- ……
所以產品啊,纖毫之爭!
本文由@ 李哲男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