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向來是手機圈的異類,這倒不在於他的半路出家,或是口無遮攔,而是他那非友非敵、琢磨不透的行事風格,令大多數友商敬而遠之。
鳥巢之夜前,羅永浩釋出了一條貌似庫克、雷軍、餘承東、劉作虎都點讚的微博,其實就是加了特殊符號的自說自話,卻讓很多人上當。
在公眾看來,動輒“重新定義下個十年”的錘子科技,與堅守黑科技+發燒路線的小米非常相似,為什麼羅老師只能在釋出會上呼風喚雨,小米卻可以衝擊千億美元市值?
這從當年老羅碰瓷小米可以略窺端倪。
2012年,被小米公關纏住的老羅在M2釋出會上舉起了“我是米粉”的牌子,後來他做錘子手機走的也是小米先推系統、再出硬體的路線,Smartisan OS之後才有的錘子T1,但彼時的羅永浩對先行者雷軍早沒了敬意,反而是一百個看不上。
關於小米他有許多特別傷人的說法,比如:
小米廣告屌爆了,還是有點特色的:傻。
小米最他媽沒勁的是魅族mx那麼爛的設計都要抄。
小米手機其實沒有粉絲,靠價效比成功的品牌都沒有粉絲。
小米對他們目標使用者採用的策略,是非常精準的,比如耍猴兒式的搶購。
魅族腦殘鐵粉很多,小米總自己提米粉,但其實沒有品牌忠誠度。
在蘋果使用者群裡,這叫品味,在小米使用者那裡,這叫乏味。
對於雷軍,他從不吝惜冷嘲熱諷。
雷軍確實被我們逼得重視設計和假裝有人文情懷了。
目前為止,除錘子科技,沒有第二個企業能讓雷軍如此的缺乏安全感和如此嚴重的失態。
雷軍能侃侃而談?殺了我也不信,呵呵。
一直以來,雷軍總是大談“跑分天王”和“屌不屌”……他畢竟是工程師出身,其實骨子裡是不懂使用者體驗的。
小米雷軍和魅族董事長黃章都是土包子。
給人的感覺是,羅永浩洞悉並總結了小米創業以來的所有經驗教訓,但遲來三年的錘子手機依然重蹈覆轍,在各種前車之鑑上摔跟斗。
羅永浩的產品觀有兩個支點:
首先是工業設計,2014年的Smartisan T1雙面玻璃+樹脂中框媲美iPhone,厚重而有質感,配件居然還有精美的螺絲刀,甚至對使用者開箱環節都做了場景化設計。
其次是細節體驗,針對安卓的效能優化很下功夫,在扁平化浪潮中堅守擬物化,這倒未必是對使用者的尊重,核心還是試圖降低學習成本並形成審美壁壘。
錘子手機爆紅似乎反證了老派文青風格在生意上的可行性,但羅永浩並未意識到這是一個比小米“為發燒而生”更侷促的定位,手機是大眾消費品,所謂發燒其實瞄準了所有男性使用者,文青和匠心則屬於難以描摹的精神氣質。
羅永浩也不是傳統意義的文化偶像,文青氣質包裹著濃濃的草莽和江湖氣,特殊的成長曆程使得他超級自信,有任事之勇,卻有料事太易之疏。
在智慧手機迅速普及的今天,羅永浩選擇了一個有穩固基本盤卻明顯小眾的定位,導致後來研發、品控、備貨、產能到處漏水。雷軍最初想找富士康代工,根本沒人搭理,不得已才有英華達,但半年後富士康就主動上門,因為小米至少能夠走量。
羅永浩極端重視產品設計,卻疏於供應鏈接管控,錘子T1量產前沒有公測,帶來諸如螢幕漏光,實體鍵做工不佳,電池不耐用發熱嚴重,拍照對焦慢等諸多問題。
羅永浩對此當然有所反思,這表現在2015年10月,他藉著向雷軍道歉的機會,具體談到了兩件事,但時機選擇上仍然忒具機心:
一是他沿用了柳冠中教授的觀點,認為小米一年拿了三個的紅點獎就是商業炒作,但後來錘子也為自己的iF獎大肆宣傳,羅永浩不想落下口實;
另一件就是產能問題,“我當年認為小米每週搞‘耍猴式’的營銷,我還批評過雷軍。但是,經過近年專業人士的培訓後我才發現,很多時候一個企業在走到一定規模、能完全控制產能之前,這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羅永浩的前倨後恭,用的是成功者的常規套路,叫做“英雄欺人”。
晚清時期,左宗棠和郭嵩燾都是湘軍大佬,又是好基友,左因言獲罪,郭極力營救,郭遇到麻煩,左卻落井下石,二人因此交惡。左宗棠知道曲在自己,所以趁著榮歸故里的機會,特意跑到長沙向郭嵩燾道歉,可惜後者並不領情。
羅永浩向雷軍道歉,玩的就是左宗棠套路,大體邏輯是這樣的,大家都是成功人士,如今我降尊紆貴,主動示好,你如果不配合演一出將相和,是不是顯得心胸太狹窄了?然而雷軍和當年的郭嵩燾一樣並不賞臉。
道歉無效,羅永浩選擇變回“米粉”。
小米MIX釋出時,羅永浩在微博上給出了相當正面的積極評價,並且以“向小米致敬”收尾,這一次雷軍果然有了迴應,除了致謝,還表示“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公開讚揚一個同行,沒有胸懷是做不到的”。
這種互動圈內少見,手機大佬相互拆臺一向不遺餘力,周鴻禕扒過小米成本,雷軍說是造謠;餘承東說小米是期貨,雷軍反擊說是“昧著良心”,魅族說“價效比危險”,類似情況多如牛毛,但大家為什麼都對最愛噴的羅永浩假以詞色?
1、隨意性和不按常理出牌。
羅永浩的真實想法很難揣度,他就是個萬花筒,在道歉和致敬雷軍的同時,也喜歡不痛不癢的撩撥,比如王自如後來做客吳曉波頻道,之前擺出和解姿態的羅永浩就不忘@雷軍,來一句“那筆錢你投的真值了,到現在還在發揮作用”。
羅永浩最大的能力也是缺陷就在於,他永遠情緒化,做不到適可而止,但作為性情中人,他的隨性存在著充分的公眾諒解,所以變臉成本很低。
大佬一般愛惜羽毛,顧全大局,羅永浩剛好相反,錘子手機可以倒下,但他本人絕不可以倒在辯論臺上,所以友商寧願安撫而不是激怒羅永浩,也是看到了這種“與人鬥其樂無窮”性格的潛在風險。
以餘承東的大嘴,暗噴羅永浩也只敢不點名的吐槽:“真正能存活的一定不是隻有情懷的,而是具備創新能力的廠商。”
2、表面是友商,本質是大V。
羅永浩在微博上擁有將近1500萬粉絲,其他如餘承東也只有600多萬左右,貌似雷軍的1600可以匹敵,但敢把新品釋出會辦成3.7萬人大趴,還能賣出500萬元門票的,羅永浩絕對是第一個。
羅永浩成名已久,屬於老派文青,身兼勵志網紅、老師、作家、公知等多重標籤,能夠打透不同的傳播圈層。
所以對於同行而言,他表面是個友商,其實更像是一個大V,應對方式自然完全不同。
雷軍之前拋個金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羅永浩立即點贊,有人疑心雷軍用自己的大學背景刺激羅永浩,雷軍迴應得體,“上大學未必比初中畢業者牛X,我認識中國最牛X的幾個初中畢業生,老羅,蔡文勝、韓寒、黃章”。
既然羅永浩是商人、文青和工匠精神的多元共生體,何不給他想要的尊敬,以免他扔下CEO的身分,又變回砸冰箱的老羅。
當初的點膠糾紛中,雷軍可沒有這份耐心,微博直接喊話任正非,“某些人無節操的作法嚴重抹黑了華為無比寶貴的品牌,”簡直要砸餘承東的飯碗。
3、錘子手機正在喪失行業影響力。
現在來看,羅永浩對於銷量預期不高,2014年的T1賣了24萬臺,去年興奮公佈堅果Pro銷量突破100萬臺,也是錘子首款百萬級的單品。有訊息說錘子手機去年的出貨量是340萬臺,對比華為、小米、OV單月千萬臺的成績,確實有點拿不出手,說明錘子正陷入一個惡性迴圈,人們願意花錢給老羅的釋出會捧場,而購買產品是另一回事。
錘子手機的受眾精準但狹窄,在大眾市場上缺乏聲量,價格和利潤又做不到小富即安,所以羅永浩是典型的“關公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4、小聰明與大智慧。
從鳥巢釋出會現場來看,羅永浩對R1的市場前景並無多大信心,所以在鳥巢22時必須清場的要求下,將釋出會80%時間留給了號稱TNT工作站其實就是一體PC的革命新品。
這個產品充分反映了羅永浩的三觀。
羅永浩的思路應該是用R1+TNT組成一個聯動生態,從最高頻的辦公場景切入,用全新互動方式深度整合office三件套,最大限度的改善和提升工作效率。
想法很好,但羅氏創新一般都有副作用,這次是四個:
(1)上手門檻。
羅永浩可以把Touch&Talk忽悠成“次世代互動”或是其他什麼漂亮名頭,錘子手機也一向喜歡看起來實用、聰明、逗你玩細想卻又並無大用的功能,而且這些體驗的獲得需要明顯的學習成本,提升的效率卻很難量化。
(2)價格超前。
3499元的R1加上9000多元的TNT組成了一個可以做PPT的電腦,與2000元上網本的功能類似,這個前景還真是不錯。
(3)產品特性和使用場景模糊。
羅永浩從堅果Pro開始就追求細節體驗,錘子科技投入很多精力研發難以感知的微創新,但針對的場景很模糊,很難吸引人。
(4)定位野心太大。
按吳德周的說法,基於Smartisan os系統的TNT工作站支援安卓應用,平臺似乎也抱著開放心態,但以錘子的體量和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要從體驗入手與蘋果和微軟競爭系統生態,野心未免太大。
羅永浩一直認為“市場上有文藝的服裝、文藝的餐廳、文藝的酒店、文藝的交通工具,沒有文藝的手機”,但他終究不能把“工匠精神”和商業模式統一起來,用COO吳德周的說法就是“創新與銷量不匹配”。
錘子的市場表現決定了羅永浩不再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玩家,無論他怒懟還是致敬,友商都已經不Car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