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當內容升級為產品,傳統編輯部都經歷了怎樣的產品化變革?

內容產品化的核心依然是內容,對於主打內容產品化的媒體而言,內容的重要性不會下降,只會提升。 只不過,媒體開始“以產品的思維”來思考、經營“內容”。

如今,洋氣的媒體都叫自己產品工作室。 編輯部可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新鮮。

《紐約時報》開始做自己的“潮牌”周邊,《華盛頓郵報》在視頻市場動作頻頻,《衛報》居然開始嘗試小報思維,優化離線新聞和多終端斷點續讀。

海外媒體花式不斷,國內媒體也各有新意:南都傳媒為政府企業提供數據服務,《三聯生活周刊》玩起了付費音頻,《第一財經周刊》通過成立子品牌項目團隊,原生訂製、 數據服務花開兩朵……

同一個世界,同一種渠道焦慮,同一場絕地求生。

本期我們帶來海內外頂級媒體案例觀察,一起看看,未來之戰中,編輯部都經歷了怎樣的產品化變革?

一、生產新邏輯:三個問題

what & how & who

在往期文章《“去媒體化”浪潮之下,我們如何用產品思維審視付費內容? 》中,青年學者常寧認為: 媒體“內容產品化”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

內容產品化最為典型的例證,就是媒體開始對“內容付費”。

傳統上媒體的盈利模式是對讀者註意力資源的二次售賣。 在這個環節中,媒體是中介,溝通廣告主和受眾兩類客戶;媒體生產的內容也是中介,連接受眾注意力和廣告兩類資源。 這種模式下,內容不是產品,而是“工具”或者中介。 當媒體直接以內容向讀者收取費用時,媒體生產已然從內容成為了產品。

按照喻國明教授的定義: 媒介產品是一個更廣闊的概念,不僅包含了內容這一要素,還包括了載體、遊戲規則和場景等其他要素。

“這不像是純做媒體內容的時代了,我只要做好內容就可以了。我需要清晰的定位、了解對方的思維,需要在營銷上渠道上採取一些不一樣的打法。需要有產品 的框架、市場的框架思維。”

《第一財經周刊》執行總編輯趙嘉如此定義她認為的“內容產品化”。

1.怎麼樣的打法?

內容產品化的核心依然是內容。 對於主打內容產品化的媒體而言,內容的重要性不會下降,只會提升。 只不過,媒體開始“以產品的思維”來思考、經營“內容”。

被稱為“雜誌界神一樣存在”的Monocle的“內容產品化”之路,就是一條圍繞自身的核心內容的產品開發之路。 Monocle進軍廣播領域為用戶提供日播、周播的各類節目,涵蓋眾多細分主題。 這些廣播的片段也會被轉成播客,供用戶從網站和iTunes下載。

在談到自家為何涉足廣播市場,Monocle的編輯的回答Andrew Tuck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系統化的內容運營思維。 Tuck稱 :

“雜誌看起來往往是正經而嚴肅的,但是在收音機中,人們感到這些故事其實很有趣、溫暖且富有吸引力。當你聽到了電台節目,也就意味著你可能知道了我們的雜誌。“

媒體內容的產品化之路,可以看作圍繞內容這一核心要素,不斷地開拓、豐富自己的服務。

《三聯生活周刊》開發了付費音頻產品“中讀”,借助自身積累的讀者品牌和社會文藝資源,邀請眾多文化名人為用戶讀書;《第一財經周刊》借助互聯網發行類似MOOC形式的單行本讀物, 每期一個主題,為讀者帶來深度的沉浸式閱讀體驗。

媒體天然地具有社會信息數據收集的功能。 對於這些數據信息,在過去,媒體是沒有用好和用活的。 現在,媒體智庫化趨勢愈加明顯。 《第一財經周刊》執行總編輯趙嘉說:

“我們有時候開玩笑稱自己為’第一財經調研諮詢公司’。因為政府、企業看重的是你對你受眾人群的撬動能力。跟諮詢相比,你能做很深入的定性分析。這是 媒體人一個能力的延伸。”

周刊旗下的數據新聞品牌“新一線城市研究院”,連續多年生產著《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這一深度數據產品。

在產品化思維下,媒體生產的內容,不再是“用一次就扔”的昨日黃花;媒體掌握的資源,也不再是凝滯不動的歷史陳列。 媒體內容產品化,帶來了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內容產品,也幫助媒體在廣告收入之外開闢了巨大的變現空間。

2.為了誰? 構建用戶生態的新需求

如果說媒體的內容(content)對應讀者(reader),那麼在內容產品化下,與產品對應的概念則是用戶。 如何將內容產品與用戶對接? 如何考慮、滿足用戶的需求? 如何與用戶建立穩定、親密的關係? 對用戶的關注,日益成為媒體的重點。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衛報》美國移動創新實驗室推出了全新的移動新聞閱讀格式“Smarticle”,這種包含了文本、視頻、圖表和社交媒體帖子等多內容的全新新聞 閱讀格式,能夠通過板塊分割實現“斷點閱讀”。 哈佛尼曼新聞實驗室針對這一實驗的用戶調查顯示,平均而言有92%的受訪者贊同“Smarticle”是“更聰明的新聞報導”。

2012年,《華盛頓郵報》設立用戶參與管理一職,由記者Ryan Kellett擔任。 他帶領5個人的團隊負責郵報的用戶關係維護,很快這個團隊就拓展到了30人。 團隊主要的工作是與社交媒體頻道合作、同用戶進行線上互動。 短短5年,在這一團隊加持下,華盛頓郵報獲得了一大批忠誠高質的訂閱用戶。 此外,《華盛頓郵報》還設立了“社交嵌套”小組,直接與編輯室不同部門的記者合作生產。

考慮到社交平台在用戶時間佔據上的情況,媒體正積極主動入局社交平台,嘗試圖片、視音頻等多種方式再拓內容分發新方式,刷出更多存在感。

《金融時報》加入Instagram,主打“與用戶的共鳴”,發揮信息圖表和“故事”欄目的內容優勢,提高其品牌曝光和用戶參與度。 NBC、CNN攜手Snapchat打造兩檔新聞節目,吸引忠誠度較低的社交平台用戶。

金融時報成INS新“網紅”

考略到國內用戶的消費習慣和需求特點,《第一財經周刊》推出了多元化的數字付費訂閱模式。 與國內媒體一般採取一年及以上的長期付費模式不同,《第一財經周刊》不僅為用戶提供了單月、半年、一年為周期的付費訂閱選擇,還提供了單篇收費模式。

收購併且重振《華盛頓郵報》的貝佐斯是用戶至上原則的堅定奉行者。

“如果你以競爭對手為中心,你就不得不等待你的競爭對手有所作為。如果你以用戶為中心,你就會更具有開拓性”。

目前,對於媒體而言:的確是用戶在哪裡,戰場就在哪裡;用戶需求在哪裡,滿足需求的慾望就在哪裡。

二、冰與火之歌:渠道製勝的天下

當內容升級為產品的時候,分銷方式一方面影響了獲客成本,另一方面決定了一家媒體能否擁有持續的市場擴張能力。 再談渠道為王,一點不過分。

《第一財經周刊》執行總編輯趙嘉在總結近年來,媒體生產全流程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時說:

“在整個產業鏈上,分發渠道變得更加重要。對於文字、視覺體驗方面的東西,保持原有的品質或者做一些提高都是可以的。但來自渠道的挑戰成為最大的環境變化。線下 線上的渠道競爭都變得更惡劣。”

對於那些內容不再是短板的媒體而言,渠道成為了他們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往期文章《路透社發布平台研究報告:”雙守門人時代”巨頭是天使or魔鬼? 》中,我們認為只有媒體對新聞進行把控的單一守門人時代已經遠去,傳媒業正進入由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共同把控的雙守門人時代。 前者決定哪些事件可以被報導,後者則影響著新聞的分發,且作用越來越大。

谷歌此前曾推出過“首次點擊免費”政策,要求付費訂閱媒體必須允許讀者可以免費閱讀至少三篇文章,否則媒體將被懲罰,難以在搜索中靠前。 隨後,《華爾街日報》拒絕這一政策以保護自身訂閱服務模式。 這一行為直接導致《華爾街日報》搜索流量暴跌94%。 雖然這一政策在2017年10月2日被終止,但是,平台對用戶流量、資訊分發強大的影響力,依然讓諸多媒體感到了“扼住自己命運喉嚨的竟是別人的手“。

2017年,Google和Facebook作為美國數字廣告的絕對贏家,一共拿下了整體市場份額的57%。 在中國,2017年數字廣告市場上BAT佔比達62%。 在平台獨大的市場格局下,傳統媒體紛紛進駐“大平台”尋求商業合作。

彭博傳媒集團CEOJustin Smith對此表示:

“對於媒體而言,一味地向平台輸出內容、甚至整體入駐,本身並不能帶來明朗的盈利模式。”

在媒體與大平台謀求合作時,與平台調性、風格的矛盾,平台內容上的嚴重同質化,對媒體品牌都產生過負面影響。 Smith對媒體渠道合作的建議是,與亞馬遜、Twitter等這樣’沉睡的巨人”合作,獲取更好的合作條件。

“彭博傳媒和Twitter正在以一種平等的方式實現共同變現,兩邊的銷售團隊也可以一起討論工作。”

《第一財經周刊》在線上線下的渠道拓展上多力並發。 作為一份傳統紙媒出身的雜誌,近年來實體線下渠道面臨嚴重的收縮。

“並不是大家不願意讀了,而是買不到了”。

周刊執行總編輯趙嘉說道。 在傳統發行渠道失效的情況下,周刊正計劃通過與物流公司合作,打造全國包郵的自主發行渠道。

“在線上,我們在亞馬遜做過單本售賣,但是後期亞馬遜調整了單本雜誌售賣的政策,我們就不太依賴了”。

今年,一財周刊在移動零售服務平台有贊上開設了零售服務,為讀者提供單本購買、快遞遞送的服務,同時也在周刊APP上提供單篇付費的方式,為讀者提供多種的閱讀 、購買渠道。

“紙刊傳統渠道收縮之後,我們一直在尋找新的渠道。”

三、是媒體,更要玩轉品牌

彭博傳媒CEOJustin Smith說:

“品牌就是一切”。

從內容到產品的觀念轉變,帶來了媒體對產品重要區別標誌——品牌的更多關注。

媒體打造品牌,開發衍生系列周邊產品已經有了眾多案例。 借助品牌光環,媒體的跨界活動風生水起。

雜誌《mono.kultur》推出了自己的女裝品牌Mono—Gramm,因襲雜誌深入讀者的成熟個性形象,其女裝品牌一上市便捕獲了不少芳心;《Mmonocle》開始與各個品牌開發聯名商品,在它 旗下,還有24小時播放的廣播電台和咖啡雜誌便利店。 如同迪士尼一般,媒體正在把自己的品牌貼滿內容王國。

紐約時報原生廣告品牌工作室

《紐約時報》建立了自身品牌的線上商店,售賣“周邊”產品。 這些價格不菲的周邊包括售價65美元的雨傘、55美元的衛衣等。 除此之外紐約時報還出售一些基本款產品,比如打包售賣的文章,精選的圖片集等。 紐約時報如此稱呼自己:

“我們不僅是一份報紙,更是一個承載人們生活方式的品牌。”

相比於以往簡單的硬廣類商業合作,媒體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形態正前所未有地豐富。 媒體品牌與其他企業品牌之間的Co—branding合作,體現了一種更互惠共贏的合作方式。 媒體與企業之間基於品牌調性吸引、品牌價值契合而達成的合作,對於雙方品牌的建設維護都有著積極影響。

時尚雜誌《amagazione curated by》在去年春季與Gucci攜手,在北京、香港、台北舉辦了三城藝術展,開啟了自身品牌“定向創意營銷”的變現模式。 通過Co-branding合作,《amagazione curated by》將雜誌平面內容以三維形式在線下展示,Gucci 也將自身品牌設計理念傳遞給了更多人。

《第一財經周刊》和優衣庫的Co—branding合作吸引了巨大關注。 雙方聯合發布了《中國新中產生活品質報告》。 據周刊市場總監林仲旻介紹:

借助一財全平台的龐大用戶基礎,“這份的報告內容紮實、生動,才獲得了很大的傳播力”。 這種Co-branding合作,“(企業)不是為了追求sales”。

這種基於媒體品牌和企業品牌調性相近的合作,對媒體品牌和合作方品牌都帶來了價值提升。

而在最新的一期雜誌中,周刊攜手生活方式品牌美克美家,發起了“中國軟裝意識變遷趨勢洞察報告”研究,是《第一財經周刊》對co—branding的再一次實踐。

“周刊通過十年的演進,正朝著做一個媒體品牌做一個媒體產品的方式運營。不僅僅是做一本雜誌,或者做一篇原創內容,而是做一個具有鮮明調性的媒體品牌和 產品。”

趙嘉說。

傳統編輯部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已經走遠,在競爭升維的群雄逐鹿中,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的確不是“好內容”絕對製勝“壞內容”的時代,而是好產品能夠制勝 壞產品的時代。

未來遙遠,卻又指日可期。 如果現在不上路,迦南之地何時能達?

 

作者:騰訊傳媒,微信公眾號:全媒派 (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0協議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當內容升級為產品,傳統編輯部都經歷了怎樣的產品化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