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短視頻盛世之下,突圍的機會在哪?

隨著抖音、快手、土豆、微視們的輪番轟炸,短視頻已徹徹底底淪為了一個巨頭秀場。 既然巨頭扎堆,那中小平台還有機會嗎? 又該如何突圍?

短視頻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恐怕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是因為短視頻的大眾娛樂化特性? 還是短視頻像直播一樣抓到了那些時間足夠多的用戶? 這個問題怕是連快手這個中國最早的短視頻平台都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短視頻火了,比直播還要讓人上癮。

QuestMobile數據顯示:

2017年12月,短視頻App的用戶平均單日使用時長已經長達65.8分鐘。

比起絕大多數直播APP不到一小時的用戶單日使用時長,短視頻已經完胜。

在互聯網人口紅利消退的大環境下,短視頻這樣的“天之驕子”似乎顯得格格不入,但對尋找增值的資本來說卻彌足珍貴。 如今,抖音、快手、土豆、微視們的輪番轟炸,已經讓短視頻徹徹底底淪為了一個巨頭秀場。

秀歸秀,火藥味怎麼能少。

不論是產生危機感的騰訊不計代價復活微視,還是抖音、快手的貼身肉搏,前期下了血本的巨頭們總算是拉攏了不少用戶,甚至製造了獨具特色的圈層文化,比如抖 友、老鐵等等。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 如果不是巨頭們使勁砸錢,可能短視頻遠不會擁有現在的風光。

而大抵可以確定的一個事實就是:巨頭們手上的綜合型短視頻平台所創造的驚天影響力,已經奠定了中國短視頻生態的土壤基因。 簡單來說,巨頭花錢教育了市場,市場也給予了合理甚至遠超想像的回應。

但短視頻這個風口之下尚不存在所謂的“壟斷”效應,因為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不少獨立於巨頭之外的各類型垂直平台,比如動次、LIKE短視頻、咪吱傳媒等。 不過,說巨頭不想做大和說BAT不想賺錢一樣,既違背客觀事實,更沒人會信。 而且數據說不了謊,西瓜、快手、抖音的月活用戶已經超一億,且還在不斷增長。

如此看來,在這樣的短視頻盛世之下,短視頻又是一門巨頭生意? 中小平台突圍的機會有多大? 如果中小平台有機會突圍,那麼這個機會又是什麼?

一、短視頻的盛世隱憂

短視頻橫亙著許多財大氣粗的巨頭是不爭的事實,但同時這種充滿火藥味的戰場也存在著不少發展隱憂。

1.唯流量論

頭條系短視頻的崛起給了快手一個下馬威,也給騰訊敲響了警鐘。 從各方戰事升級以來,有關日活月活的比拼就層出不窮,巨頭們用錢砸出來的短視頻流量數據很華麗。

但問題在於:這種流量思維並不是萬能的。

  • 一方面,流量的粘性不穩定。 不論是對內容創作者,還是對普通的用戶而言,受變現和補貼吸引後,一時也造成了哪裡有補貼就往哪裡走的流量遷徙現象;
  • 另一方面,流量的價值釋放存在局限性。 用砸錢吸引流量是一種捷徑,但是在這樣的快餐戰略思維下,不見得每個單獨的用戶都為短視頻平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換言之就是用錢的效率存在不理想的狀況。

不過中小玩家們卻很少存在這個煩惱:

  • 一是他們往往在流量的獲取效率上很謹慎;
  • 二是他們在戰略上傾向於步步為營。

短視頻越向後發展,流量的穩定性必定愈發重要,所以中小玩家們在流量上的精耕細作也不失為一種對未來流量價值的投資。

2.內容低俗化、雷同化

快手、抖音觸碰內容紅線的案例還歷歷在目,短視頻和直播一樣,也有既定的底線,那就是低俗化。

對此,短視頻平台們要背鍋的一點在於: 內容生產預警機制的缺失,當平台過大且沒有意識到為內容生產把關時,這樣的問題必然會出現,而開放性和寬容性也無形中成了滋生低俗內容的溫床。

另外就是同質化的弊病,通俗地說就是內容雷同,可替代性和可複制性強。

微視和抖音曾因為內容問題而針鋒相對,而根本問題還是在於短視頻內容生產沒有各自的獨特秘方,在絕大多數用戶沒有成為優秀的內容生產者前,娛樂化的生產初衷導致不少UGC 和PGC撞衫。

好在主流短視頻的內容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健康的,而且通過控制短視頻內容的生產機制,低俗化和雷同化的內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這對後入局的玩家們來說既是一個警醒 ,也是一個可以突圍的機遇。

3.護城河的缺失

在巴菲特的大腦中,企業護城河包括低成本生產模式、品牌力等。 放到如今的互聯網行業中,企業的護城河就是高基數的用戶、多元化的產品矩陣,以及強大的資本實力。

所以對巨頭們來說,無論南征北戰的路途多遙遠,糧草充足讓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但是短視頻如今的護城河又在哪? 拿巨頭們來說:流量是護城河嗎? 恐怕只有持續的補貼才是;無窮無盡的內容是護城河嗎? 恐怕要先剔除掉無效低質的內容才能明白一二。

這也就意味著: 短視頻從風口起勢到如今的這兩三年內,護城河還不夠明確,流量和活躍度的確給巨頭們披上了光鮮的外衣,但是作為一種消費產品,短視頻顯然還需要在模式、內容 等方面不斷打磨,才有可能能擁有堅固寬廣的長期護城河。

可以預見的是,正是因為護城河的缺失,新玩家們為了殺出一條血路,在入場前也必然會重視護城河的建設。 而目前短視頻的發展依然很強勢,這無疑會不斷增加護城河優勢在競爭場上的話語權,也會成為新玩家們的一劑強心針。

二、突圍巨頭的夾縫勇者

不止是短視頻有發展隱憂,直播也有“不盈利模式”陷阱,共享經濟也有“以假亂真的需求”陷阱,但不代表這些領域沒有可以操作的空間。 況且就短視頻來說,沒有什麼比鼎盛的時代更有說服力了。

機會只給有精心準備的人,從巨頭的排兵布陣中突圍也不是神話。 就像微信之外,也有陌陌、探探,京東、淘寶之外有拼多多、小紅書一般。

那麼短視頻行業的破繭勇者們又是如何規劃自己的突圍之路的呢?

1.從巨頭鞭長莫及之地切入

這裡可能存在一個悖論:巨頭有弱點嗎? 好在TMD從BAT突圍提供了一個解題方法,巨頭的弱點在於“業務龐大難以專注做好每一件事”。 基於這個弱點,我們來看突圍者們的第一個跳板——細分思維的差異化玩法。

我們分別從音樂、母嬰這兩個當下比較熱門的內容領域來解讀一下:

(1)音樂領域,以動次為例:

動次於2017年末誕生在短視頻風口之下,目前已經完成Pre-A輪融資。 為了進一步提高音樂短視頻的內容價值,從音樂領域切入短視頻的動次採用的是多格音樂視頻分軌的自由互動玩法,簡而言之就是短視頻由多個格子組成,每個格子內 的內容都是可以獨立生產的。

從動次內的音樂KOL來看,這一玩法的優勢在於可以天衣無縫地契合樂隊形式,既可以多個人同時生產一個短視頻,也可以一個人復制多個自己來生產一個短視頻。

(2)再看母嬰領域,以咪吱傳媒為例:

其定位於母嬰、家庭、泛女性領域的短視頻MCN平台,也有兩個關鍵詞:

  1. 內容的板塊性。 目前咪吱傳媒在母嬰方向的內容板塊有科普短視頻、親子遊戲以及母嬰孕育等,這也是針對母嬰各個階段所採取的的內容生產策略;
  2. 生態聯動。 咪吱傳媒通過母嬰切入到女性、家庭等領域。 由於母嬰目前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人口和消費能力都在上升階段,所以這樣的生態化佈局可以算是細分領域裡的擴張思維。

從動次和咪吱傳媒來看,從巨頭鞭長莫及的細分領域出發走差異化之路是可行的方法,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細分領域是否有高粘性的用戶,二是細 分領域是否有足夠的上升空間。

2.從創新社交玩法切入

這里以LIKE短視頻和動次為例:

(1)LIKE短視頻是出海成功的一個典例

它目前已經在超過202個國家實現了超2700萬的下載量。 在玩法上,LIKE給自己的定位是“魔法視頻自拍神器”,用戶拍攝短視頻可使用各種特效,比如最近推出的超能力特效採取了骨骼追踪、分類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

基於這樣的技術流玩法,LIKE短視頻成功以內容的新穎性帶動了用戶的社交慾望,比如用戶會利用相同的“魔法”進行PK。

(2)動次在社交上的用力方向是讓短視頻內容擁有更強的社交屬性

一般的短視頻更多的還是通過內容本身與粉絲產生互動,並帶動社交需求,但往往存在窗戶紙不能捅破的情況,讓社交的行為弱化且單向性弊病突出。

但動次的內容裂變玩法讓社交互動有了鍊式的關係結構,第一層是用戶在二次創作時與原生內容作者形成的社交關係;第二層是用戶在傳播自己生產的內容時, 通過挑戰、加入、取代等玩法讓短視頻內容創作具備了雙向互動性,從而擺脫了“無人社交”的被動性尷尬。

不論是LIKE短視頻的“技術流”思路,還是動次的“多格”和“裂變”玩法,都是通過內容創新來激活短視頻深層和多元的社交屬性。

事實上這是目前不少短視頻平台,甚至是一些巨頭不擅長的,或者說有所忽略的。 況且根據短視頻用戶的多樣化口味,有趣的玩法始終是一個可以深耕的點,好玩的東西永遠不會冷場,用戶也會保持很高的社交活躍度。

三、短視頻多樣化需求漸顯,突圍者前路光明

短視頻行業雖是巨頭環伺,但也並非沒有施展拳腳的空間。 從動次、咪吱傳媒、LIKE短視頻等來看,他們目前的模式和發展現狀已經說明了一定的問題。 縱觀輝煌的互聯網歷史,巨頭可能會一手遮天,但創新的種子一直在各種土壤下發芽。

一個對中小平台比較好的消息就是:他們正在通過這種差異化的嘗試為自己的護城河藍圖添磚加瓦。 正如動次做音樂,咪吱傳媒做母嬰一樣,我們的確看到了用戶不同的需求。

可以說,用戶對短視頻細分需求的不斷清晰使得這些平台擁有了更大的突圍可能。

這些中小平台的突圍,一定意義上也告訴了我們:巨頭不是可怕的看門人,他們或許面目猙獰,但真正決定出路寬窄的還是自己。 況且短視頻這片土壤還在不斷向外擴展,中小平台仍然有機會擁有自己的一方水土。

從現在這個節點出發,我們可以想像這些突圍者的未來之路:

  • 一方面,從市場環境出發,短視頻紅利的不斷釋放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即使是佛係發展,也能蹭到一些流量紅利;
  • 另一方面,從平台自身出發,在細分領域做到極致或許比較遠,但是有所突破成為這一領域的獨角獸也不是不可能,這也是最好的結果。

雖然短視頻格局的最終結果距離我們可能還很遠,但重點在於當下這些突圍者們已經為短視頻生態作出了貢獻,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短視頻才不至於在巨頭扎堆的競技場中 變得高度相似,而是五彩斑斕。

我們也希望,他們在充滿隱憂的短視頻盛世下,做持久的破繭勇者,為短視頻的多樣性生態作出應有的貢獻。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 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短視頻盛世之下,突圍的機會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