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文明史中,古人用他們傑出的智慧,不僅創造了先進的文化,還給後人留下了很多文物。作為文化的載體,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這也決定了它們的價值。
6.空靈之美,動感之妍——《喪亂貼》年代:原墨寶創作於東晉時期,現存世的為唐代雙勾填摹本 作者:王羲之收藏地:日本皇宮 流失原因:鑒真東渡時被帶到日本
簡介:在存世的中國古代書法墨跡中,最為珍貴的當屬「書聖」王羲之的真跡。而王羲之傳世的作品中,最精彩、最接近其書法原貌的,當首推日本皇宮這件唐代勾填本的《喪亂帖》。《喪亂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此帖創作之時,他的老家山東琅琊地區正處於一場戰亂之中。王羲之被迫離開北方,遷居南方。當他獲知祖墳遭毀,痛苦不安,便給朋友寫了一封短札,字體隨情感而變,由行入草,一氣呵成,這就是著名的《喪亂帖》。《喪亂帖》書法精鍊老道,技法成熟,是難得的精品。
回歸難題:在1892年國人得知王羲之尚有絕佳的摹本存世後,能親眼目睹《喪亂貼》便成為很多書法大家心中遙不可及的夢。像這樣通過早期文化交流到達日本的珍品,回歸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喪亂貼》能如此長久而完好的流傳至今,和日本皇室的精心保管不無關係。讓千年來已經屬於日本的收藏珍帖回歸,更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5.九龍寶劍,為乾隆帝的陪葬寶劍,其劍身略彎,劍柄很長,上面刻了9條龍。據傳,這九條龍並不是隨便刻上的,而是根據周易的九九歸一的寓意而雕刻而成,寓意天道輪迴。孫殿英挖掘清東陵後,將九龍寶劍具有極有,後為了避免被責罰,就將他送給了某人,從此就消失了,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4.世界最早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年代:1403—1408年類別:百科全書流失時間:1860-1900年收藏地:大英博物館、英國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倫敦大學東方語言學校等地,流失原因: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被英法聯軍搶奪,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被焚毀,所剩部分遭到各國列強的瓜分
《永樂大典》國寶價值:全書包括正文22877卷和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永樂大典》在書籍中可以稱得上是龐然巨著,每本相當於現在普通書籍的兩倍大小,全部用毛筆工楷書寫,總字數約3.7億字,體積達40多立方米。《永樂大典》的裝幀獨具一格,全書採用上等白宣紙書寫。書面硬裱,外用黃色絲織品包裹,顯得莊重大方。
《永樂大典》作為明初以前珍品秘籍集大成的曠世大典,比法國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書》還要早三百餘年。它是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見的大型書,是中國古代最成熟、最傑出的「百科全書」。因此,《永樂大典》不僅在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名聲顯赫,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回歸難題:幾十年來,海內外學者不辭艱辛,一直致力於《永樂大典》的回歸工作。複印卷宗雖然填補了我國《永樂大典》的一些空白,但是它們的原件現仍然收藏在國外,其中美國2卷、日本2卷、英國5卷、愛爾蘭8卷,國家更加關注的是文物實體的回歸,在《永樂大典》的回歸工作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傳國玉璽,取材於和氏璧,上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從秦朝開始,以後的皇帝都將它看作皇權的象徵,只要沒得到玉璽,就算是得到了整個天下,心裡總感覺得位不正,略顯底氣不足,也會被世人所瞧不起。隨著朝代的更迭,傳國玉璽多次易主,唐末年間徹底消失,從此杳無音訊。有人開玩笑說,若能有幸得到傳國玉璽,且不說富可敵國,至少能夠富甲一方。
2.中國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敦煌遺書,年代:從東漢起到元代,延續十多個朝代 發現時間:1900年 流失時間:1905—1929年 收藏地:俄羅斯12000件、英國13300件、法國5700件、日本1000件
莫高窟佛經簡介:敦煌的盛名來自莫高窟。莫高窟的含義大抵有兩種,一是說建造佛洞的人,在俗家弟子的修行中的修為是最高的。莫是「不可能、沒有」的意思,莫高窟就是說沒有人的修為比建造者更高了。二說即盛讚莫高窟建造水平極高,沒有水平更高的石窟了。
國寶價值:經過中外學者的研究,從中已經發現了許多世界第一。在自然科學方面,敦煌學家從遺書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最早的火槍等;在社會科學方面,科學工作者從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譜、最早的棋經、最早的舞台演出圖等。尤為珍貴的是,遺書中還保存了少量的中國的初期印刷品,為探討中國印刷術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實物佐證和歷史線索。例如,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雕版印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它是世界上第一份雕版印刷作品,它也是至今存世的中國早期印刷品實物中唯一的一份本身留有明確、完整的刻印年代的印品,現收藏在大不列顛圖書館。
季羨林曾說過:「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兩個,這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這段話精準地確定了敦煌地區在人類文化史上的顯要地位。敦煌遺書是中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國人民寶貴的文化財富。
敦煌遺書大部分流失海外,中國還能夠要回來嗎?中國一直希望流失在其他國家的敦煌遺書能回歸中國。經過海內外很多專家的努力,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流失海外的敦煌漢文文獻通過出版形式開始全面回歸,這也是敦煌民族文獻回歸的一種方式。出版的文獻只是敦煌遺書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希望更多敦煌遺書能早點「回家」,哪怕只是「回來看看」。
1.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屬於漢代的織錦,是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和田地區的一座古墓中發掘而出。據記載,該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其表面織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八個漢隸文字。剛一出土,就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且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古人對天文學深有研究,並認為歲星、太白星和辰星等五星很難聚合,一旦他們聚合,就是一種祥瑞之兆,中原王朝定當迎來前所無有的繁榮。《史記·天宮書》中這樣記載:「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科學家根據計算得出,在2040年9月9日的這一天,將會出現罕見的五星聚會天文奇觀,這預示著什麼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