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之眼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境內,撒哈拉之眼一經發現便轟動了全世界,是世界十大奇觀之一。 多年來撒哈拉之眼是怎麼形成的一直都是一個謎團,下面為你來揭秘撒哈拉之眼的謎團。
撒哈拉之眼,千年謎團終曝光
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又被稱為理查德構造(Richat Structure),它位於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亞中西部的環形構造,離瓦加杜古(Ouadane)首都不遠 ,地處欽圭提高原(Chinguetti Plateau)上的陶德利盆地(Taoudenni Basin)之中。 它是全球十大最壯觀的地質奇蹟之一,略微橢圓,在GM上量測其直徑為38-41公里,而整個眼睛卻長達340公里,即使在太空上也清晰可見。
沙漠中的“同心圓”
撒哈拉之眼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亞境內。 其實,它是一個巨大的同心圓。 “撒哈拉之眼”的中心十分平坦,四周是一些矮山丘,再遠處,便是漫漫黃沙了。 這個大圓圈太像一隻眼睛了!從衛星拍攝的照片來看,它一共分為3層:最中心的一個圓圈,像瞳孔,一側邊緣稍有破損;“瞳孔”的外圍,是一個更 大一些的圓圈,把中心的圓圈緊緊包圍起來,好像圓圓的眼珠;最外圍的那個大圈,當然是“眼瞼(jǐɑn)”了。 更絕的是,這個大圈的外沿還有絲絲縷縷的環狀物,彷彿是撒哈拉之眼的睫毛。
岩石層受到腐蝕形成巨大坑
地質學家通過大量勘探,認為這只撒哈拉之眼是地形抬升與侵蝕同時進行形成的。 原來,在撒哈拉的漫漫黃沙之下,是堅硬的岩石層。 數十萬年前,由於地質運動,沙漠下的岩石受到抬升,從沙土中露出頭。 岩石層露出地面後,在風吹、日曬、雨淋等作用下,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凹地。 由於岩石層的結構不盡一致,受到的侵蝕程度也不同。 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堅硬的岩石受侵蝕程度較輕,特別是一些硬度較高、不易受侵蝕的古生代石英岩基本保持了原貌。 而較軟的岩石則被嚴重侵蝕,形成大坑。 巧合的是,受侵蝕的岩石恰好組成了3個同心圓,於是這個奇異的撒哈拉之眼便出現了。
點擊下一頁查看撒哈拉之眼的具體位置
撒哈拉之眼的具體位置
撒哈拉之眼又被稱之為理查特結構,其實是一種地理結構,位於撒哈拉沙漠西部、毛里塔尼亞境內。
北緯:21度07分21.49秒
西經:11度23分54.92秒
這裡有一個的巨大同心圓的地形,人們稱其為撒哈拉之眼。 直徑有50公里,海拔高度約400米,如此之大的地質眼珠,全世界獨一無二。 整體相當平坦;看起來就像個菊石,從繞地球軌道才得見其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