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網際網路的都知道,要想成功,必須得一手流量,一手變現。流量是活命的根本,但擁有了流量之後,如何讓流量更多的變成自己口袋中的真金白銀,可能更費腦筋。
就在這幾天,今日頭條和快手同時被有關部門處罰了,原因也是一樣。2018年3月31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和《東方時空》對短視訊平臺上存在的大量未成年孕婦現象做了報道,提到在“快手”找出了數以百計的未成年媽媽視訊,並追問短視訊的底線在哪裡,隨後的處罰就到了。
可以這樣說,快手需要的是流量,於是,各種各樣不符合公序良俗的東西就大行其道,這確實可以拉來很多無聊的使用者,然後就可以想著怎麼賺錢了。至於今日頭條,現在的流量顯然是不錯,愁的是讓這些流量的價值最大化,於是,不合適的廣告就出現了。當然,兩家的很多問題其實是一樣的,為了流量,為了廣告,什麼都可以忘記。
據說,今日頭條2017年的全年廣告收入已經達到了150億元,而2018年的激進目標是要達到450億以上,增長足足是三倍。這個450億的廣告收入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在2017年,中國所有電視臺的總廣告收入已經不足1000億。
如此高的廣告收入靠的是高流量的支撐。在2016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今日頭條創始人、執行長張一鳴曾透露,截止到當年10月底,今日頭條已經累計有6億的啟用使用者,1.4億活躍使用者。此外,根據今日頭條算數中心的資料,2016年今日頭條累積啟用使用者達到7億,滲透度、日新增使用者量等指標占據行業第一。
今日頭條的崛起是抓住了三低人群通過精準的演算法推薦給比較low的內容,這種模式成為其發展的關鍵點,那麼,今日頭條從廣告也自然要抓住這樣的目標人群的喜好,如果再稽核不嚴,問題就一定會出現。資料顯示,2016年今日頭條靠資訊流廣告收入達60億元,2017年增長至150億元,如此的擴張速度顯然會造成“蘿蔔快了不洗泥”的結果。
從原理上來看,今日頭條和快手們賴以生存的就是流量,內容生態本質也是完全依賴流量充裕,不管是今日頭條運營方還是內容主,目的也都是為了流量變現。所以,內容主為了最大化變現內容,就必須瘋狂也不擇手段地去吸引使用者點選,今日頭條的一些運營人員為了完成任務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結果當然就是為了變現而不斷出現標題黨、噱頭文章等等,至於一些視訊的內容,就更加不堪入目。
對此,如今的很多公司當然是將責任先推給了“演算法”,而且絕對是因為自己把關不嚴導致了演算法出錯,或者是演算法本身難以做到盡善盡美,所以才讓低俗大行其道。不過,這樣的解釋即便用詞華麗,也無法回答一個基本問題,作為運營方管理層的人們,他們自己就看不到這些不堪入目的推薦嗎?如果沒有輿論監督和有關方面的介入,是不是一萬年也發現不了。
這些“低俗傳播”現象的背後,是流量變現過程中,很多平臺對其演算法推薦和分發機制本身就刻意做不到位,也不想採取有力的措施來進行管理,因為,受益者是沒有動力干擾自己的收益的。
在2017年9月,人民網就曾連發3篇文章,批評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單純依靠演算法推薦的平臺價值觀缺失、走向媚俗化,過度追求“眼球新聞”。但是,只要流量崇拜還在,只要監管只是不疼不癢,這樣的批評與處罰也並不能徹底改變商業網站追求利益的本質,未來也很難有根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