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頭號玩家》中的科技

文章摘要: 電影中游戲公司的管理權應該是基於區塊鏈我們在《頭號玩家》電影裡看到遊戲裡的虛擬角色就是人手一個自拍無人機

​​《頭號玩家》是好萊塢第一部「新科幻」電影

科幻電影《頭號玩家》火了,公眾號各個角度的評論大都是CG,IP,導演,情感我玩遊戲的那些年等等。獨缺評論科幻創意的,斗膽補缺,聊聊《頭號玩家》的科技創意。sorry沒用科幻這個詞,因為片中的技術已經不是幻想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一年前看了《頭號玩家》原作小說,小說作者恩斯特·克萊恩也擔任了電影《頭號玩家》的排名第二位的編劇。參與了電影的編劇工作。小說僅僅提出了新穎的題材「VR」。在科幻層面其實沒什麼新創意。科幻這種型別的小說相對小眾,和科幻電影不同,科幻小說最看重的就是科幻理念的創新,重要性超過故事好看。所以這不是一部偉大的小說。

但斯皮爾伯格卻把這部2流的小說拍成了一部偉大的電影。從科技性和人性探討兩個層面昇華了這部小說。電影中的無人機,光場資料館,比如大反派在遊戲中混淆了虛擬和現實這樣的情節創意,這些都是原作小說中沒有的。

斯皮爾伯格還從哲學和人性上安排了「虛擬與現實的區別到底在哪裏」的思考,原作中死去的遊戲公司創始人哈利迪,在電影裡把整個意志轉移到虛擬世界復活了,這既是很棒的創意,也是很棒的哲學主題昇華。男主角帕西法爾原本會成為和創始人哈利迪一樣的人生糟糕沉溺虛擬世界的老頭。而他在成長後懂得爭取現實中的幸福。這些原作中都沒有。這是昇華。這也是優秀的科幻電影的一大特徵:對人生終極問題的思考。

好了下面談具體科技:主要談三樣,VR技術,無人機,光場。

電影中VR眼鏡(虛擬現實裝置),和VR眼鏡配套搭載的力反饋系統(電影那套能感應虛擬世界中的觸覺的服裝)在現實中真實存在,只是體驗還比較糟糕。很多朋友都在商場體驗過暈到吐的VR頭顯遊戲吧?還有AR眼鏡(增強現實裝置),VR與AR僅僅是視覺開放性不同。vr眼鏡屬於封閉視覺,VR遊戲屬於重度遊戲,比如電影中的綠洲遊戲,非常吃硬體,所以VR眼鏡一般都比較笨重。比如索尼出的用於PS4遊戲機的VR眼鏡。

電影當中的VR眼鏡也很笨重,這也是目前VR裝置研發的現實,但VR領域的未來設想是VR眼鏡將會是納米級並直接焊接在人類視覺神經上。外觀也就不可見了。

AR眼鏡就是即將到來的手機,比如鼎鼎大名的谷歌眼鏡,因為屬於移動平臺,所以設計上要求輕盈。AR將終結大屏化手機,因為手機的螢幕已經大到拿不住了。AR遊戲屬於輕度遊戲,其實就是手遊,大家可以在地鐵上玩的,AR遊戲也在逐漸火起來,比如頭兩年的寵物小精靈pokemon go雖然是手機平臺上的遊戲,但屬於標準AR遊戲。

現實中的力反饋手套

力反饋系統目前研發的各種混亂,電影中男主角用的跑步機,他姐夫用的力反潰手套,現實中都有,甚至有些系統很奇葩,比如日本就出了各種宅男專用隱祕部位力反饋系統,舉個算是文雅的例子有「美女喂糖力反饋機械臂」,其他各種不文雅力反饋的精彩大家自己腦補吧。

「美女喂糖吃」vr力反饋機械臂

重點來了,除了打遊戲,VR,AR有很多用處可能大家沒想過。比如增強人的五感。其實人的視力侷限性很大,美軍全球鷹無人機的攝像機可以在數千米高空識別地面上的恐怖分子的面部。而人眼卻幾十米都看不清啥了,咱們這些沉溺於微信朋友圈的人可能都無法看清馬路對面的招牌。不信你現在擡起眼睛看看遠處試一下?模糊不?:)

增強視覺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AR眼鏡,現在微軟AR眼鏡HoloLens就是採用外接攝像頭採集現實世界的光學資料,並和電腦製作的虛擬影像混合,達到增強現實的目的。沿這個思路出發,理論上通過外接攝像頭,AR眼鏡可以好像無人機一樣讓人實現望遠鏡千里眼,甚至像顯微鏡看細菌。再結合物聯網和大資料,則可以實現許多奇妙能力,比如看到紅外線,看到電磁波,看到WiFi 訊號等不可見波。淺顯一點的比如在街上看一眼飯店招牌就知道這家飯店評分怎麼樣,看一眼路人的衣服就知道價格品牌等等。也可以做到世界上再無陌生人,看到任何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和資料。當然這涉及到隱私問題,其實真實情況是在大資料不斷被挖掘和倒賣的今天,我們普通老百姓早已經沒有隱私了。看看你的手機軟體給你推送的各種專門針對你的特色銷售就知道了。淘寶和京東比你媽更瞭解你。

研發中的微軟ar

電影中一個情節是反派摘下VR眼鏡的時候,以為自己回到現實,其實仍然在虛擬世界,這虛擬與現實混淆的概念。只要做虛假世界的題材,一定會遇到這個梗。比如《盜夢空間》中的識夢道具。

再談無人機:

片中對無人機的表現非常內行。一開始無人機在送外賣,這些外賣無人機其實都具有面部識別功能,可以被利用來尋人和控制人群。這真不是幻想,而是趨勢。現實中亞馬遜和奶茶京東都公佈了用無人機送外賣的計劃。而作為一個科技迷,我知道這絕不是爲了送外賣,而是收集大資料。

亞馬遜公佈的無人機快遞計劃

無人機,也包括無人車爲了識別路況搭載了各種各樣的環境感應系統,比如毫米波雷達,高解析度攝像頭等等,面部識別根本是小菜一碟。大家需要了解的其實是無人機的另外一個特性:資料的雲端共享。自動駕駛車輛為什麼不會相撞,因為全都共享同一個雲端資料。每輛車都像同一個人的四肢知道彼此的位置,可以相互配合。而一架無人機在送外賣途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輛車,都可以識別並把資料上傳雲端,分佈在整個城市的許多無人機同時上傳的資料使得雲端可以描繪出這個城市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在幹什麼的軌跡圖,這個城市基本上再無隱私。

未來城市無人機的數量可以與人口相當。現在很多公司都在研發隨身攜帶的自拍無人機,人手一個自拍無人機跟在頭頂,就好像現在人手一個手機攝像頭。我們在《頭號玩家》電影裡看到遊戲裡的虛擬角色就是人手一個自拍無人機。這是其他電影沒有表現過的,斯皮爾伯格注意到了無人機的發展趨勢,我再說一遍,這不是科幻而是正在發生的科技現實。

自拍無人機

無人機其實可以做更多有趣的情節,我們以為購買的無人機屬於自己,其實不是,它屬於服務提供商。大家都知道蘋果手機的降頻事件吧?蘋果公司可以偷偷對你的手機系統動手腳。你買的大佬逃到美國的X視電視可以任意更改開機廣告長度,在你打遊戲時任意彈出廣告。並且把你產生的全部大資料上傳到雲端去打包賣給第三方第四方第五方。理論上只要有必要,你買的無人機也可以隨時被服務商控制,做出許多你不希望它做的事情。比如上傳你的所有隱私。偵查你身邊所有有價值的資訊。他們一定會這麼幹。

在斯皮爾伯格這部電影當中,有一個和無人機有關的bug,就是主角們在逃亡的時候,壞人是用傳統的汽車來追擊的,實際上壞人可以操縱全城的無人機,而基於雲端大AI控制的無人機本身有著非常強大的群體協作能力,特別適合追擊逃亡者。無人機的個體可以搭載武器,比如機槍,震撼彈,可以制服較小目標。無人機也可以相互連線,形成更大的無人機群,比如十臺無人機相互咬合形成剛體的牆,封鎖主角逃亡的路。或者五十臺無人機相互連線形成剛體牢籠,直接把主角們罩住。

但追擊已經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未來將無處沒有無人機。無人機的群體用送外賣的名義也好,隨身自拍的名義也好,結果就是整個無人機群壓制在城市所有人口的頭頂。在無人機的未來,我們已經不再需要警察了。

電影當中也有活人意識匯入虛擬世界這個概念,故事當中死去的哈利迪,在結局處暗示我們,他已經把自己的意識匯入到了虛擬世界,哈利迪成為一個AI在虛擬世界當中繼續生活,這個理念也是非常前衛的一個理念。是腦機科學和AI屬性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

電影中的疊樓算是敗筆,這是原作小說的創意,視覺上還算過得去,但這不會成為未來建築的風格,哪怕是貧民窟的風格。因為現在有3D列印了,未來建築是基於3D列印技術的。3D列印技術的重要一點是不需要組裝,從裏到外都一次成型,無論多複雜的結構其實和最簡單的結構都是一樣的成本,就好像我們去影印社列印照片一樣,人家不會按照每張照片上有幾個人頭來收錢,而是按張算錢。那樣會誕生人類歷史從未見過的建築奇觀。比如蜂窩狀,生物體風格的內構等等。

電影當中的遊戲創始人影像資料館的技術叫做光場技術,就是那個可以隨便移動視角的錄影,現實中這個技術有挺多研發方向的,有的是各個方向掃描貼圖然後虛擬空間3D建模。有的是用足夠多的攝像點完全採集現實空間的光線的。總之這也是真實存在的技術。現在光場相機也在研發換代。在未來,整個地球可以只錄一條光場錄影,內容是地表以上一千米內的所有光場內容,永遠錄下去,不斷上傳到雲端。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下載和自己有關的內容。你可追著自己看完自己的一生的長鏡頭,一秒鐘都不漏。

光場技術也被視為下一代VR,未來我們可以在光場中玩遊戲,就完全拋棄了物理VR眼鏡。

研發中的裸眼光場

在電影當中館長是哈利迪的搭檔(忘記叫什麼了)親自操作一個虛擬角色來執行的。這是個挺大的BUG,因為這種大量的搜尋響應的工作只能用ai來完成,一個人類操作者也許可以同時響應十個人的搜尋要求,但絕無可能同時響應全網數以萬計玩家的搜尋的要求,並且這件事兒沒有必要由人來幹,因為這是依靠龐大算力解決的事情,是ai的長項。

此片的一大技術失策:

這部精彩的幾乎討論了所有現在重要科技進步的電影,獨獨漏掉了一個堪稱最偉大的技術進步,那就是區塊鏈。

電影中游戲公司的管理難以想象地仍然是中心化的,中心化的公司管理有很多弊病,在電影當中已經看到了公司擁有者的不適當決策對公司和玩家的傷害。中心化的組織天然具有作惡本能,比如濫發遊戲中的貨幣,濫發遊戲當中的強大的道具。遊戲中大反派使用的「99級」神器,在中心化的公司管理下,假如是咱們的騰訊,完全可以隨意被增發。然後玩家手中的神器就會貶值。

你想想,綠洲遊戲中幾乎有著全世界所有人,人們在裏面競爭,交易,甚至工作,這樣比國家還大全球最大的社會組織,居然可以交到幾個小孩子手裏,讓他們隨便決策。這也太可怕了。

故事裏那個大反派的幫兇,就是一個以綠洲遊戲為生的人,他花了十年時間在遊戲裡打造一身裝備,可見這個遊戲中的資產對他的重要性。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再說說那個第六人工會,就是臉上寫著101的這一幫人,他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沒有違背遊戲的規則,哪怕是鑽了規則的空子。最後居然由主角來決定把屬於第六人工會的全部玩家踢出遊戲,無視規則,這都是中心化管理不公平的體現。

未來的大型遊戲將是去中心化管理。因為所有中心化的機構,無論是公司銀行還是政府,都有作惡的原始驅動力,政府會制定特權法律,會故意製造通脹,超發貨幣,公司會有剝削制度。而現在坊間討論特別熱的區塊鏈技術解決的就是中心化問題,基於區塊鏈的組織叫做去中心化組織。也就是說未來遊戲會是做在區塊鏈上的遊戲,遊戲的管理規則鎖在區塊鏈上不可篡改並由區塊鏈自動執行而非人治,包括貨幣系統,道具等級,數量都是鎖住的,任何人包括遊戲的開發者自己也不可篡改。這方面的發展非常快,2017年有第一個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加密貓遊戲,然後咱們的小米立刻臨摹了個加密兔。然後雖然不是遊戲吧,但網易出了星球,阿里出了麻吉寶。就在中國,就在當下,更多的區塊鏈專案在瘋狂研發中。區塊鏈公司組織更是滿地都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大勢已不可逆。很多極度中心化的公司和組織(比如銀行)也嚷嚷號稱做區塊鏈技術其實是「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目的是混淆視聽,用保留儘可能多的中心化特權的偽區塊鏈來佔據大眾注意力,先霸佔山頭再吃雞。

總之,電影中游戲公司的管理權應該是基於區塊鏈,屬於所有擁有遊戲代幣的玩家。我們看到遊戲中的每一個人都攢了很多遊戲中流動的積分幣,這就是代幣,遊戲的所有權屬於每一個擁有代幣的玩家。主角帕西法爾在擁有遊戲公司以後單方面決定把101社團趕出這個遊戲就是不適當的,因為這個決定應該是由所有持有代幣的玩家共同來決定的。

區塊鏈第一個產物:比特幣

《頭號玩家》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電影,概念設計,CG美學,故事,都有突破。然而這些其實都不算什麼,這部電影最偉大的突破是全新的題材,之前好萊塢科幻主流題材是宇宙旅行,人體超能,時間旅行這老三樣,是上個世紀阿波羅號登月,原子彈核輻射,相對論提出這三個事件帶來的文化反饋。而《頭號玩家》中VR,無人機,光場都是當下正在發生的科技。所以我說:這是科技的發展第一次超越了科幻。

而《頭號玩家》是好萊塢第一部「新科幻」電影。是一部劃時代的電影。​​​​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頭號玩家》中的科技